【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专利技术是一种实现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偏航控制的齿轮传动装置,其原理是能够产生上 下两旋翼的转速差,进而实现直升机偏航控制。适合应用于小型无人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或双 旋翼遥控直升机模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偏航控制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桨距差动实现,即通过变距 拉杆机构使上下两副旋翼的桨距产生差异(上下旋翼的桨距一个增大一个减小),从而产生扭 矩差,驱动机身旋转达到偏航的目的;另一种是双电机转速差动方式,常用于小型共轴模型 直升机,该方式使用两台电动机各驱动一副旋翼,采用电子调速电路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转速, 实现两副旋翼的转速差动,从而产生扭矩差,实现偏航。桨距差动方式多用于大型有人驾驶 的共轴直升机,由于其变距拉杆机构的结构复杂,不便于在微小型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上 采用。双电机转速差动方式不能用于非电动直升机或单发动机直升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在微小型共轴直升机旋翼轴上增加差动变距拉杆机构导致结构过于复杂,并且 克服现有双电机转速差动方式不能用于非电动直升机或单发动机直升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 了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将单一动力输入分配给上下两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转速差动装置,其特征是:将单一动力输入分为两股,分别按相同的传动比驱动两个并列安装的结构相同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两个行星减速器的行星轮盘作为输出分别驱动旋翼内轴和外轴,传动路线包含换向环节,使旋翼内轴和外轴旋转方向相反,两个行星减速器的内齿轮可转动并且联动,并由转速差动指令的执行机构驱动,当不需要旋翼转速差动时,两个内齿轮静止,当需要旋翼转速差动时,两个内齿轮同步、同转速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