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井内油页岩层燃烧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9868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井内油页岩层燃烧加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50-800℃的加热范围。包括地面监测与控制系统、井内燃烧与尾气逆流换热系统、外加流体注入管和外部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时,燃料经过燃烧器套管在密封的燃烧腔体内燃烧,不与井下的外界地层环境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作为加热体对井下地层进行直接加热,也可在井下加热外加的流体介质再对地层进行渗透传热传质,可实现对地层进行热气体开采、过热蒸汽开采、近/超临界流体开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油页岩储层中的有机质进行原位转化与开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内油页岩层燃烧加热系统,具体为一种井内燃烧加热器。
技术介绍
对于油页岩储层中的有机质进行原位转化与开采,又被称为地下干馏工艺,即直接对地下的油页岩进行干馏,从而使油气通过生产井直接从地下导出至地面上。根据加热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传导加热(电加热、燃烧加热)、流体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目前采取电加热方式的技术最典型的就是壳牌公司的ICP技术,这项技术采用垂直钻井法,将电加热器经钻孔放置到油页岩矿层内,利用热传导作用加热油页岩层,将油页岩中的干酪根转化为高品质的油气产物,然后运用传统的采油方法将这些油气产物抽至地面。此项技术能够在表面较小的地面上生成较多原油和天然气。采取原位燃烧加热技术的主要有:美国埃克森美孚提出采用注入烃类物质作为循环流体的地下加热方式;通用电气公司提出利用燃料和氧气燃烧器加热导管和空气在地下燃烧器的加热方式。采用流体对流加热方式的原位转化技术有太原理工大学的对流加热技术,其利用高温烃类气体对油页岩层进行加热,该技术需要先对岩层进行压裂,然后将烃类气体加热到400~70(TC后注入到油页岩矿层,通过对流换热方式对油页岩层加热。热解产生油气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内油页岩层燃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监测与控制系统(1)、井内燃烧与尾气逆流换热系统(2)、外加流体注入管(6)和外部套管(7);井内燃烧与尾气逆流换热系统(2)包括燃烧器(3)、尾气逆流换热套管组件(4)、集水与抽水系统(5);燃烧器(3)包括点火器(18)、火焰探测电极(19)、燃料与空气/氧气套管(25)、燃烧器喷嘴(28)和混合燃烧腔(29);尾气逆流换热套管组件(4)包括有尾气回流换热套管(31)、下孔板32、上孔板33、湍流换热装置(30)和尾气回收管(16),湍流换热装置(30)包括有多孔介质填充物(34)、静态混合器(36)、换热盘管(39)、催化床(35);集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友宏邓孙华何里郭威李强刘宝昌马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