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905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气系统的冷却装置,它由热井(1)、大气冷凝器(2)、底座(3)、给水泵组(4)、电气控制箱(5)组成,具有结构紧凑、容易安装、通用性强等优点,另外,该装置具有独立功能,可由专业厂在车间内进行生产和试验,对于缩短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周期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蒸气系统的冷却装置,特别是用于冷却大型船舶蒸气系统中的冷凝水或多余蒸气的冷却装置。船上主、辅机运转所需要的燃料(重油、燃料油)需要进行加热,以改善油料的流动性能及雾化性能。这部分任务由蒸气来承担,另外,蒸气还为蒸气动力机械提供气源。蒸气由锅炉产生,经过需要加热的地方后,变成气水混合冷凝水,如果给水泵组输送这种冷凝水,会产生气蚀现象,给泵组造成损害。因此,必须将冷凝水冷却至适当的温度;另外,当锅炉产生的蒸气大于蒸气的需求量时,要将多余的蒸气冷却成水,这部分任务由大气冷凝器承担。由于泄漏等原因,蒸气经过需要加热的地方后,可能带有油污、杂质,在重新输送进锅炉前,要进行除油、过滤处理,这部分任务由热井承担。为节约能源,热井中的热水要输送进锅炉,这部分任务由给水泵组承担。一直以来,大气冷凝器、热井、给水泵组等冷却船上蒸气系统中冷凝水或多余蒸气的主要设备是在船上才进行安装的。由于船上地方窄、机器非常多,有些设备需要进行高空作业,使得安装上述设备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另外,不同的船舶,不同的船东对设备的要求不一样,使得上述设备的结构复杂化和需求多样化,一艘船舶的上述设备不能为另一艘船舶利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周期。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集成化的冷却装置,以使其在船上能方便安装,通用性强,对缩短船舶的建造周期有积极作用。本技术由热井、大气冷凝器、底座、给水泵组及电气控制箱集成化而成。给水泵组和热井安装在底座上,给水泵组在热井的侧面,电气控制箱装在高于给水泵组便于操作的地方,大气冷凝器安装在热井上。本装置包括了蒸气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它是利用成组技术的思想,按照造船生产过程中的相似性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单元中的零部件集成化为具有复杂结构及功能独立的装置。上述的装置可以用于锅炉容量在900~2500公斤/小时的各种船舶,避免了一条船要设计一次的缺点,从而缩短了船舶的设计周期。一直以来,大气冷凝器、热井、给水泵组、电气控制箱等组成所述装置的主要设备是在船上散装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另外,所述设备的调试要等到整个蒸气系统安装完整后才能调试。而本装置可以在船厂以外的专业厂在车间内进行批量生产、调试,实现高空作业地面做,外场作业车间做,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安装及调试时间,从而缩短船舶的建造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冷却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所述冷却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所述冷却装置中热井的主视图;图4为所述冷却装置中热井的俯视图。实施例一如图1、图2,底座3由角钢制成,其上装有热井1和给水泵组4,给水泵组4安装在热井1的侧面,根据不同蒸气系统的要求,给水泵组可以由二台泵或者四台泵组成,电气控制箱5安装在高于给水泵组便于操纵的地方,大气冷凝器2安装在热井的上方。锅炉来的多余蒸气经多余蒸气进口阀13或冷凝水经凝水回水阀10进入大气冷凝器,冷却后的冷凝水经管子和截止阀进入热井,热井净化后的水经管路和截止阀后由给水泵组打入锅炉;热井中的残水经泄放管路泄放,热井中的水位过高时,水经溢流管路排放出去;冷却水经管路和截止阀进入大气冷凝器,冷却后的水经管路和截止阀排出。实施例二冷却装置的主要对外接口设有二个,这二个接口布置在互相垂直的两个面上,而且是在底座3的下面。所述的主要接口包括冷却水出口6、6A,冷却水进口7、7A,热井补水进口8、8A,热井溢流口9、9A,给水进口11、11A,热井泄放口12、12A。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这样,所述装置的安装位置基本不受船上地方的限制,解决了船上设备多、而地方窄小的矛盾,便于安装。实施例三如图3、图4,在热井里面装有冷却水管14,当大气冷凝器冷却效果不好时,由冷却水管进一步冷却。其他与实施二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蒸气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装置由热井(1),大气冷凝器(2),底座(3),给水泵组(4)及电气控制箱(5)集成化而成,给水泵组(4)和热井(1)安装在底座(3)上,给水泵组(4)在热井(1)的侧面,电气控制箱(5)装在高于给水泵组(4)易于操纵的地方,大气冷凝器(2)安装在热井(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在热井(1)下面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各装有一冷却水出口(6)、(6A),一个冷却水进口(7)、(7A),一个热井补水进口(8)、(8A),一个热井溢流口(9)、(9A),一个给水进口(11)、(11A),一个热井泄放口(12)、(12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热井(1)里面装有冷却水管(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气系统的冷却装置,它由热井(1)、大气冷凝器(2)、底座(3)、给水泵组(4)、电气控制箱(5)组成,具有结构紧凑、容易安装、通用性强等优点,另外,该装置具有独立功能,可由专业厂在车间内进行生产和试验,对于缩短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周期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B63H21/10GK2328584SQ9720911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顾桃芳, 孟招娣 申请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蒸气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装置由热井(1),大气冷凝器(2),底座(3),给水泵组(4)及电气控制箱(5)集成化而成,给水泵组(4)和热井(1)安装在底座(3)上,给水泵组(4)在热井(1)的侧面,电气控制箱(5)装在高于给水泵组(4)易于操纵的地方,大气冷凝器(2)安装在热井(1)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桃芳孟招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