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7171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目前还没有根据机械零件的尺寸大小对机械零件进行分类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进料腔,其特点是:还包括提升腔、螺旋叶片、旋转轴、从动齿轮、出料腔、加热腔、主动齿轮、带有电机轴的电机、至少两根出料管、以及数量和出料管相等的集料腔,提升腔的下部和进料腔连通,旋转轴转动安装在提升腔中,螺旋叶片固定在旋转轴上,出料腔呈倾斜状结构,出料腔的高度沿出料方向逐渐降低,出料腔的入口和提升腔的上部连通,所有出料管均安装在出料腔的底部,出料管按照管径从小到大沿出料腔的出料方向依次排列,每根出料管的出口均设有一个集料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尺寸大小对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并予以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能够根据机械零件的尺寸大小对机械零件进行自动分类,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拆分的单个制件,是机械的基本单元。为了制造机器,需要使用大量不同的零件,这些零件大部分被混合在一起,不便于工作人员取用,需要进行分类。现有的分类方式大都采用人工分类,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可能出现差错。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分类方式,在送料的同时利用设备对机械零件进行自动分类,在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分类的正确性,目前还没有根据机械零件的尺寸大小对机械零件进行分类的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以便更好地针对机械零件进行分类,并予以输送,改善机械零件自动分类和输送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包括进料腔,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提升腔、螺旋叶片、旋转轴、从动齿轮、出料腔、加热腔、主动齿轮、带有电机轴的电机、至少两根出料管、以及数量和出料管相等的集料腔,所述提升腔的下部和进料腔连通,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在提升腔中,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旋转轴的上端,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出料腔呈倾斜状结构,该出料腔的高度沿出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出料腔的入口和提升腔的上部连通,所述加热腔设置在出料腔的顶部,所有出料管均安装在出料腔的底部,出料管的入口与出料腔连通,出料管按照管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沿出料腔的出料方向依次排列,每根出料管的出口均设置有一个集料腔。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斜台,所述下料斜台设置在进料腔的底部,该下料斜台和螺旋叶片配合。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还包括电源接口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加热腔中,所述电源接口通过电源线与加热管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还包括进尘腔、抽风机和吸尘管,所述进尘腔和提升腔之间设置有多个进尘孔,所述进尘腔通过进尘孔和提升腔连通,所述抽风机和吸尘管连接,所述吸尘管和进尘腔连通。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出料管包括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沿出料腔的出料方向依次排列,该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的管径依次增大,所述集料腔包括第一集料腔、第二集料腔和第三集料腔,该第一集料腔、第二集料腔和第三集料腔分别位于第一出料管的出口、第二出料管的出口和第三出料管的出口。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提升腔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独特,能够有效地根据机械零件的尺寸大小对机械零件进行自动分类,同时便于送料,从而有助于机械零件根据尺寸大小分类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和安装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_进料腔,2-提升腔,3-螺旋叶片,4-旋转轴,5-从动齿轮,6_轴承,7-加热管,8-出料腔,9-加热腔,10-第一出料管,11-电源接口,12-第二出料管,13-进尘腔,14-第三出料管,15-第三集料腔,16-第二集料腔,17-下料斜台,18-第一集料腔,19-抽风机,20-吸尘管,21-电机,22-主动齿轮,23-电机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包括进料腔1、提升腔2、螺旋叶片3、旋转轴4、从动齿轮5、轴承6、加热管7、出料腔8、加热腔9、第一出料管10、电源接口 11、第二出料管12、进尘腔13、第三出料管14、第三集料腔15、第二集料腔16、下料斜台17、第一集料腔18、抽风机19、吸尘管20、主动齿轮22和带有电机轴23的电机21。本实施例中进料腔I的底部设置有下料斜台17,进料腔I的右侧连接有提升腔2,提升腔2的下部和进料腔I连通,提升腔2的左侧上部设置有电机21,电机21上连接有电机轴23,电机轴23的上部连接有主动齿轮22。提升腔2的顶部设置有轴承6,旋转轴4穿过轴承6转动连接在提升腔2的内部,即提升腔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4,旋转轴4能够在转动提升腔2中旋转,旋转轴4的外壁面设置有螺旋叶片3,下料斜台17和螺旋叶片3配合,待分类的机械零件倒到下料斜台17上后,机械零件沿下料斜台17下滑,然后能够被螺旋叶片3抬升。旋转轴4的上部连接有从动齿轮5,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5相啮合。从动齿轮5通常固定在旋转轴4的上端。本实施例中提升腔2的右侧设置有抽风机19,抽风机19的上部连接有吸尘管20,吸尘管20的左侧连接有进尘腔13。提升腔2的右侧上部连接有出料腔8,即出料腔8的入口和提升腔2的上部连通,出料腔8呈倾斜状结构,该出料腔8的高度位置沿出料方向逐渐降低。本实施例中的进尘腔13位于提升腔2的左侧,在进尘腔13和提升腔2之间设置有多个进尘孔,进尘腔13通过进尘孔和提升腔2连通,抽风机19和吸尘管20连接,吸尘管20和进尘腔13连通。本实施例中出料腔8的顶部设置有加热腔9,加热腔9的左侧设置有电源接口 11,加热腔9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热管7,电源接口 11上设置有电源线与加热管7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出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分类送料装置,包括进料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腔、螺旋叶片、旋转轴、从动齿轮、出料腔、加热腔、主动齿轮、带有电机轴的电机、至少两根出料管、以及数量和出料管相等的集料腔,所述提升腔的下部和进料腔连通,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在提升腔中,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旋转轴的上端,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出料腔呈倾斜状结构,该出料腔的高度沿出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出料腔的入口和提升腔的上部连通,所述加热腔设置在出料腔的顶部,所有出料管均安装在出料腔的底部,出料管的入口与出料腔连通,出料管按照管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沿出料腔的出料方向依次排列,每根出料管的出口均设置有一个集料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吴浩亮叶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