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现有的水上救生装置一般采用救生圈和救生衣,这两种救生装置的共同缺点是体积大,携带不便,在使用之前需预先充气,采用泡沫板制做的救生衣虽然不需预先充气,但体积较大,穿在身上非常的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微型水上救生器,该救生器不需予先充气,只需携带在身上或装在衣袋内,一旦入水,该救生器可自动产生气体将气囊充气,达到救生的效果。本技术水上救生器由以下各部分组成,一个圆形底盖,底盖的内侧有四根筋与盖端成为一体,筋的另一端由开孔的圆片将四根筋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一个开有孔的圆柱形外筒和开有一个孔的圆柱形内筒,内筒套在外筒内并可在其中滑动,一个十字顶架固定在内筒上,一个用于过滤的护网粘在外筒的开孔上,一个用于装填碳化钙的容器与外筒密封连接并把孔包含在其中,容器底部开孔与气囊连接,圆柱形的泥柱置于圆片上和筋的中间,泥柱与底盖之间是压缩弹簧。本技术的另一种形式的控制机构如附图5所示,在底盖上开孔,孔中扦入推杆,推杆18上开孔并镶入拉杆,推杆中还镶有由顶杆、外壳和弹簧组成的弹性机构。本技术微型水上救生器在入水后,水由外筒的开孔和内开孔进入筒内 ...
【技术保护点】
微型水上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救生器由以下各部分组成,一个圆形底盖[1],底盖的内侧有四根筋[12]与盖端成为一体,筋的另一端由开孔的圆片[6]将四根筋1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一个开有孔[13]、[14]的圆柱形外筒[2]和开有一个孔的圆柱形内筒[3]、内筒[3]套在外筒[2]内并可在其中滑动,一个十字顶架[4]固定在内筒[3]上,一个用于过滤的护网[7]粘在外筒[2]的开孔[14]上,一个用于装填碳化钙的容器[8]与外筒[2]密封连接并把孔[14]包含在其中,容器[8]底部开孔,孔与气囊[9]连接,圆柱形的泥柱[5]置于圆片[6]上和筋[12]的中间,泥柱[5]和底盖[1]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