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救生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765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救生跳伞,它包括背包和伞体,所述伞体为常见的全自动开合的折叠式晴雨伞,伞体的伞杆底端固定在所述背包顶部,所述伞面与伞体支撑骨交接的每个顶点处固定有拉绳,在所述伞杆底部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周边分布有多个圆柱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圆柱孔后被集中固定缠绕在背包内部的辊轴上;在背包内部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启动伞杆中的开关按钮,从而打开和收折伞体的伞面,还可释放和收回缠绕在辊轴上的拉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启动按钮位于所述背包的肩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层救生跳伞,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应急救生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层救生跳伞。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步伐,人们纷纷涌向城市,高层、超高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然而,与之配套的消防救生措施和消防救生器具还相当匮乏,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十分困难,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公知的高楼救生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疏散楼梯,逐级而下,但它费时费力,尤其是在烟火封道时,人们无法从正常渠道逃生;二是利用云梯车或曲臂高喷车,然而云梯车和曲臂高喷车难以达到待救援楼层的高度,导致救援困难,此外,100米以上的云梯车造价昂贵、体积大、行动缓慢,尤其是在道路狭窄,车流量大的城市,不能及时到达救援地点;三是直升机,但直升机会受到粉尘、热气流、浓烟等多方面的限制。中国专利CN102068765A公开了一种高层救生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飞行背包将施救人员迅速送到目标楼层;帮助被困人员穿戴降落伞,并帮助他们脱离险境,打开降落伞;地面救援人员铺好充气气囊,帮助降落,避免人员受伤。然而,该方法需要施救人员的辅助,并且被困人员降落时容易落在充气气囊之外,受到伤害。如何有效减小高楼火灾的人员伤亡,主要还在自救。高层救生跳伞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现有的高层救生跳伞需要专门训练,尤其是低空跳伞,滞空时间短,未经训练的人很难有条不紊的做好各项技术动作,极其容易出现失误引发意外。此外,城市高层建筑林立,建筑物之间的气流十分紊乱,在突发事件时盲目跳伞,容易被紊乱气流干扰,造成偏离方向、撞击建筑物、降落伞绳缠绕、甚至无法开伞的各种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高层救生跳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救生跳伞,包括背包和伞体,所述伞体为常见的全自动开合的折叠式晴雨伞,伞体的伞杆底端固定在所述背包顶部,所述伞面与伞体支撑骨交接的每个顶点处固定有拉绳,在所述伞杆底部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周边分布有多个圆柱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圆柱孔后被集中固定缠绕在背包内部的辊轴上;在背包内部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启动伞杆中的开关按钮,从而打开和收折伞体的伞面,还可释放和收回缠绕在辊轴上的拉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启动按钮位于所述背包的肩带上。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孔在圆台中呈漏斗状分布,其与所述辊轴之间的拉绳上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的尺寸大于所述圆柱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辊轴轴线所在的横截面为“工”型。进一步地,在所述背包靠近人体一侧设置有弹性保护膜,该保护膜的面积大于所述伞面压缩折叠后在所述背包靠近人体一侧的投影面积或大于人体头部在所述背包靠近人体一侧的投影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背包底部固定有可充气气囊。进一步地,在所述背包内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控制鼓风机给所述气囊充气;或者所述背包内设置有装有压缩气体的容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述装有压缩气体的容器给所述气囊快速充气;或者在所述气囊中装有固态碳酸氢钠,在背包内设置有装有稀盐酸的容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述装有稀盐酸的容器打开并将所述稀盐酸灌入所述气囊中。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充气前处于压缩状态,充气后呈“J”型。进一步地,所述背包两侧的底部各铰接有一块“J”型气囊搁置板,当气囊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气囊搁置板将气囊收纳于其中,当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搁置板向两侧转动,向下释放气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层救生跳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要启动肩带上的启动按钮,就可由跳伞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控制伞的开合、拉绳的收放以及气囊的充气等操作,因而跳伞人员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即可快速掌握使用要领。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伞体为常见的全自动开合的折叠式晴雨伞,故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伞面打不开的风险。在伞面与伞体支撑骨交接的每个顶点处固定有拉绳,可有效防止伞面被气流吹翻转。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拉绳的收放,可以有效避免拉绳纠缠打结的风险。在使用结束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快速收拢,可有效防止伞面覆盖压住跳伞人员,避免跳伞人员发生窒息的风险。在背包底部设置的气囊,可以进一步防止跳伞人员摔伤,不需要在楼下安排专员铺设充气气囊,也可有效避免跳伞人员落到充气气囊之外而受伤。所述气囊在充气后呈“L”型,可以将人体完全托住,从而进一步增加高楼就生跳伞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仅张开伞面时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未使用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仅张开伞面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同时张开伞面和打开气囊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落地时收回伞面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高层救生跳伞,包括背包2和伞体3,如图1所示。伞体3为常见的全自动开合的折叠式晴雨伞,例如专利CN104757758B、CN201750757U、CN201640771U、CN201188939Y、CN2798673Y等专利中介绍的一键式自动开合折叠晴雨伞。故在本专利技术中,不详细介绍伞体3的自动开合折叠结构。伞体3的伞杆32底端固定在背包2顶部,伞面34与伞体3支撑骨31交接的每个顶点处固定有拉绳33,用于防止伞面34被气流吹翻转,如图2所示。在伞杆32底部安装有圆台26,圆台26的周边分布有多个圆柱孔28,拉绳33穿过圆柱孔28后被集中固定缠绕在背包2内部的辊轴27上,如图3所示。圆柱孔28在圆台26中呈漏斗状分布,其与辊轴27之间的拉绳33上设置有阻挡片36,阻挡片36的尺寸大于圆柱孔28的直径。采用漏斗状分布的圆柱孔28,对拉绳33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使拉绳33的收放更自如。当伞面34展开时,辊轴27释放拉绳33,直到阻挡片36位于圆柱孔28下方,从而有效降低拉绳33对辊轴27的作用力,使本专利技术的高层救生伞更结实耐用。优选地,辊轴27轴线所在的横截面为“工”型,便于缠绕收纳拉绳33。进一步地,在背包2靠近人体1一侧设置有弹性保护膜6,该保护膜6的面积大于伞面34压缩折叠后在背包2靠近人体1一侧的投影面积或大于人体1头部在背包2靠近人体1一侧的投影面积。由于弹性保护膜6具有弹性,故即使伞体3敲向人体1也不会使人体1受伤。在背包2内部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22,智能控制系统22可以启动伞杆32中的开关按钮35,从而打开和收折伞体3的伞面34,还可释放和收回缠绕在辊轴27上的拉绳33,智能控制系统22的启动按钮5位于背包2的肩带21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背包2底部固定有可充气气囊4。可充气气囊4的充气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在背包2内设置有鼓风机23,智能控制系统22控制鼓风机23给气囊4充气;二是在背包2内设置有装有压缩气体的容器23,智能控制系统22控制装有压缩气体的容器23给气囊4快速充气;三是在气囊4中装有固态碳酸氢钠,在背包2内设置有装有稀盐酸的容器23,智能控制系统22控制装有稀盐酸的容器23打开并将稀盐酸灌入气囊4中。其中,第一种方式充气速度慢,容易扰乱跳伞周围的气流,但其成本低、结构简单;第二种方式充气速度快,但成本高、结构复杂,压缩气体要占据背包2较大的体积;第三种方式充气速度快、成本低、结构简单、占据背包2的体积小,还不会扰乱跳伞周围的气流,故是本专利技术最优的方式,也是本专利技术人首次提出在跳伞过程中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层救生跳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救生跳伞,包括背包和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体为常见的全自动开合的折叠式晴雨伞,伞体的伞杆底端固定在所述背包顶部,所述伞面与伞体支撑骨交接的每个顶点处固定有拉绳,在所述伞杆底部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周边分布有多个圆柱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圆柱孔后被集中固定缠绕在背包内部的辊轴上;在背包内部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启动伞杆中的开关按钮,从而打开和收折伞体的伞面,还可释放和收回缠绕在辊轴上的拉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启动按钮位于所述背包的肩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救生跳伞,包括背包和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体为常见的全自动开合的折叠式晴雨伞,伞体的伞杆底端固定在所述背包顶部,所述伞面与伞体支撑骨交接的每个顶点处固定有拉绳,在所述伞杆底部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周边分布有多个圆柱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圆柱孔后被集中固定缠绕在背包内部的辊轴上;在背包内部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启动伞杆中的开关按钮,从而打开和收折伞体的伞面,还可释放和收回缠绕在辊轴上的拉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启动按钮位于所述背包的肩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救生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孔在圆台中呈漏斗状分布,其与所述辊轴之间的拉绳上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的尺寸大于所述圆柱孔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救生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轴线所在的横截面为“工”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救生跳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包靠近人体一侧设置有弹性保护膜,该保护膜的面积大于所述伞面压缩折叠后在所述背包靠近人体一侧的投影面积或大于人体头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