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现在人们学游泳或洗海澡使用的救生圈缺点是架胳膊,影响游泳时胳膊和手在水中的摆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不影响手和胳膊在水中摆动的救生助游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左右两边设气囊1,每边设一至数个气囊,每个气囊上都有气门嘴2,两边的气囊中间用长短可调的连接带3连接。用法可以将连接带的中间搭在脖子上,连接带两端伸向腋下,两边的气囊伸向腋后,也可将连接带直接系在胸前。为了防止上岸行走时气囊掉到胸前,可在左右两边的气囊之间另设长短可调的连接绳4,在上岸后将两边的气囊拴连在背后。本技术的优点是游泳时只有连接带在腋下,不架胳膊,不影响胳膊和手在水中摆动,对人们学习游泳会有很大帮助。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囊;2、气门嘴;3、连接带;4、连接绳。实施例首先制作气囊1,每个气囊上都设有气门嘴2,将左右两边的气囊用长短可调的连接带3连接起来,每边可以设一个气囊,也可以将气囊制得小些,每边设几个气囊;在两边的气囊之间另设一连接绳4。权利要求1.双侧气囊救生助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边设气囊,每边设一至数个气囊,每个气囊上都有气门嘴 ...
【技术保护点】
双侧气囊救生助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边设气囊[1],每边设一至数个气囊,每个气囊上都有气门嘴[2],两边的气囊中间用长短可调的连接带[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