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华专利>正文

水上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585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救生装置,包括软梯,其特征在于:增设主动牙盘轮、从动牙盘轮、支撑臂、底座和提升装置,其中主动牙盘轮安装在底座上,从动牙盘轮轴安装在支撑臂的端部,两者经软梯传动连接,提升装置为两组,每组均包括绞轮、立臂、滑轮和绳索,其中立臂和绞轮均固定在底座上,滑轮固定在立臂的顶部,绳索绕过滑轮其一端接支撑臂,另一端卷绕在的绞轮上,支撑臂对应与立臂铰接并经销孔配合插销定位。当有救生目标、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转动绞轮松开卷绕的绳索,支撑臂将架起的软梯伸向水面或遇险船只,旋转主动牙盘轮进而带动软梯转动,抓住软梯的落水人员就会随着软梯的转动拉上船来,实现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救生装置,属于水中救生设备
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立臂可设计成活动式,包括滑轮支架和基座支架,其中基座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滑轮支架轴安装在基座支架上,两者经插销、基座支架上的销孔与滑轮支架上的多个插销孔配合固定定位,滑轮固定在滑轮支架的顶部,支撑臂对应与基座支架铰接并经销孔配合插销定位。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环绕滑轮支架与基座支架连接的轴,基座支架上设置有一个销孔,滑轮支架上等半径设置有多个与销孔对应的插销孔,球头插销插装在销孔及对应的插销孔中,这样通过改变与销孔对应的插销孔,即可改变滑轮支架与基座支架的倾斜角度,降低立臂的高度,此方案适合与大型救生装置。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软梯由若干横梁与多条纵向绳索串接并构成封闭的圆圈而成,每根横梁包括外管、套装在外管内其端部设置有内螺纹的两根内管和与内螺纹配合的螺栓,其中外管、内管上对应绳索设置有多个通孔,绳索自通孔中穿过,螺栓分别经外管的两端部与内管端部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支撑臂为两条安装在主动牙盘轮前方、两基座支架下端的钢管臂,钢管臂上设置有吊环对应与绳索连接,其底部横向设置有滚子托梯轴,钢管臂的末端固定一支架,支架的中心开有孔与从动牙盘轮的传动轴活动连接,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直径大于从动牙盘轮的半圆型腿,当支撑臂比较长时,也可采用多节由钢丝绳绞轮总成控制能伸缩的支撑臂。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在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加强板,在两两邻接的加强板之间设置有纵向的托梯篦子,当支撑臂采用由钢丝绳绞轮总成控制能伸缩的支撑臂时,托梯篦子相应设计成可伸缩的托梯篦子。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主动牙盘轮、从动牙盘轮均为多个牙盘、之间以钢管连接固定而成,牙盘上环绕传动轴均匀开有多个等同的减重孔,其中主动牙盘轮的传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其上还设置有带销孔的定位板,定位板上的销孔与减重孔能重合对应,从动牙盘轮的传动轴安装在支撑臂末端的支架上,主动牙盘轮、从动牙盘轮上的齿间距均与软梯上的横梁间距对应,由转动的牙盘控制并带动软梯运转。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底座由两层钢板构成,其中上层钢板分别与轴承座支架、绞轮、基座支架的底部固定联接,下层钢板与船体甲板连接,上、下两层钢板经中心轴连接,且在下层钢板环绕中心轴设置有环形燕尾槽,安装在环形燕尾槽内的紧固螺栓穿过上层钢板与螺母配合固定联接,这样软梯、主动牙盘轮、从动牙盘轮、支撑臂和提升装置就会围绕底座的中心轴改变方向,便于将软梯伸向救助对象。其工作原理为无救生目标时,拔出支撑臂对应与立臂定位的插销,转动绞轮卷绕绳索,将探入水中的支撑臂拉起到一定高度后将绞轮定位,整个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当有救生目标、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反方向转动绞轮松开卷绕的绳索,进而放下支撑臂,使其端部的从动牙盘轮及部分软梯探入水中,落水人员抓住软梯上的横梁,船上人员旋转主动牙盘轮,拨动软梯环绕着主动牙盘轮、从动牙盘轮转动,落水人员就会随着软梯的转动拉上船来,实现救助;倘若是遇险船只,也可以控制支撑臂探入到遇险船只上,进行救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工作性能优良。现有的救生设备只有救生艇、橡皮筏一类具备一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而这些机械化和自动化主要是指设备的驱动,要救人还得靠手拉手才行,而这种救人方式也只能在较小的风浪中进行,风浪一大这些救生艇、橡皮筏自身都难保,难以实现救助。本装置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即使是大风浪,当救生船到达救生现场后,即可放下支撑臂及软梯伸入水中一定深度,驶向落水人员,落水人员就会抓住运转不停的软梯传送上船来,实现救助;2、效率高。在大风浪中,如有客船游轮遇险且落水人员较多,现有的救生设备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而采用本装置情形就大不一样每节横梁同时可供几个人抓握,装有本装置的救生船接近这些遇险船只,伸出支撑臂及软梯并悬停在遇险船只的甲板上,遇险船只上的人员爬上旋转的软梯即可被传送到救生船上,而不必担心船只相撞;对于落水人员,只要放下支撑臂及软梯,软梯旋转几个周期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将他们救起。当本救生装置为小型时,立臂采用一体式、支撑臂3采用单节钢管臂即可,与其对应托梯篦子24也无需伸缩,结构更为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水上救生装置,包括软梯(4),其特征在于增设主动牙盘轮(1)、从动牙盘轮(2)、支撑臂(3)、底座和提升装置,其中主动牙盘轮(1)安装在底座上,从动牙盘轮(2)轴安装在支撑臂(3)的端部,两者经软梯(4)传动连接,提升装置为两组,每组均包括绞轮(5)、立臂、滑轮(6)和绳索(7),其中立臂和绞轮(5)均固定在底座上,滑轮(6)固定在立臂的顶部,绳索(7)绕过滑轮(6)其一端接支撑臂(3),另一端卷绕在的绞轮(5)上,支撑臂(3)对应与立臂铰接并经销孔(8)配合插销(9)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立臂包括滑轮支架(10)和基座支架(11),其中基座支架(11)固定在底座上,滑轮支架(10)经轴(13)安装在基座支架(11)上,两者经插销(9)、基座支架(11)上的销孔(8)与滑轮支架(10)上的多个插销孔(12)配合固定定位,滑轮(6)固定在滑轮支架(10)的顶部,支撑臂(3)对应与基座支架(11)铰接并经销孔(8)配合插销(9)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软梯(4)由若干横梁(14)与多条纵向绳索(7)串接并构成封闭的圆圈而成,每根横梁(14)包括外管(15)、套装在外管(15)内其端部设置有内螺纹的两根内管(16)和与内螺纹配合的螺栓(17),其中外管(15)、内管(16)上对应绳索(7)设置有多个通孔(18),绳索(7)自通孔(18)中穿过,螺栓(17)分别经外管(15)的两端部与内管(16)端部的内螺纹配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臂(3)为两条安装在主动牙盘轮(1)前方、两基座支架(11)下端的钢管臂,钢管臂上设置有吊环(19)对应与绳索(7)连接,其底部横向设置有滚子托梯轴(20),钢管臂的末端固定一支架(21),支架(21)的中心开有孔与从动牙盘轮(2)的传动轴(26)活动连接,支架(21)的底部设置有直径大于从动牙盘轮(2)的半圆型腿(2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臂(3)为两条多节由钢丝绳绞轮总成(39)控制可伸缩的支撑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臂(3)之间设置有加强板(23),在两两邻接的加强板(23)之间设置有纵向的托梯篦子(2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梯篦子(24)为可伸缩的托梯篦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牙盘轮(1)、从动牙盘轮(2)均为多个牙盘、之间以钢管(25)连接固定而成,牙盘上环绕传动轴(26)均匀开有多个等同的减重孔(27),其中主动牙盘轮(1)的传动轴(26)安装在轴承座(28)上,轴承座(28)固定在底座上,其上还设置有带销孔(8)的定位板(30),定位板(30)上的销孔(8)与减重孔(27)能重合对应,从动牙盘轮(2)的传动轴(26)安装在支撑臂(3)末端的支架(21)上,主动牙盘轮(1)、从动牙盘轮(2)上的齿间距均与软梯(4)上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包括软梯(4),其特征在于:增设主动牙盘轮(1)、从动牙盘轮(2)、支撑臂(3)、底座和提升装置,其中主动牙盘轮(1)安装在底座上,从动牙盘轮(2)轴安装在支撑臂(3)的端部,两者经软梯(4)传动连接,提升装置为两组,每组均包括绞轮(5)、立臂、滑轮(6)和绳索(7),其中立臂和绞轮(5)均固定在底座上,滑轮(6)固定在立臂的顶部,绳索(7)绕过滑轮(6)其一端接支撑臂(3),另一端卷绕在的绞轮(5)上,支撑臂(3)对应与立臂铰接并经销孔(8)配合插销(9)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