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华专利>正文

秸秆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05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秸秆打捆机,它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拾取装置、传送装置和打捆装置,传送装置包括弧形的传送板,位于传送板上套置多条环形的传送单元。位于传送板的上方设置有扶持装置;打捆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前后滑动设置一个支架,支架的左右方向设置一个传送带。传送板的底端设置有秸秆对齐装置,秸秆对齐装置包括支座,支座上可转动设置一个滚筒,滚筒上设置一排刮条,每个刮条的端部可滑动在滚筒内部的空腔内;空腔内设置一个条形板,条形板上设置多个可供刮齿穿过的通孔,每个刮条上套置一个压缩弹簧,滚筒上螺纹连接一个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使农作物根部对齐,自动打捆和可将打捆后的农作物竖直放置的特点。打捆后的农作物竖直放置的特点。打捆后的农作物竖直放置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打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打捆机。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或水稻等农作物在进行收获时,为了减小收获成本,一般通过人工或者用手持式的收割机将小麦或水稻收割,收割后的小麦或者水稻被平铺在地里,之后再统一进行人工打捆,人工打捆不仅效率低而且作业强度大,非常浪费劳动力,农作物打捆后需要竖直放置,避免农作物的谷穗接触地面变得潮湿,有谷穗的一端在顶端,这样可以对作物进行晾晒,方便后期的脱粒。另外,收割完平铺在地里的小麦或者水稻根部参差不齐,农作物秸秆打完捆竖直放置时,很容易歪倒。因此人工打捆时需要先将秸秆捋一下,最好使农作物的根部平齐,这样作物竖直放置时不容易倾斜或歪倒。因此设计一款可使农作物根部对齐,自动打捆和可将打捆后的农作物竖直放置的秸秆打捆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使农作物根部对齐,自动打捆和可将打捆后的农作物竖直放置的秸秆打捆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秸秆打捆机,它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拾取装置、传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拾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前端底部的多个拾取齿,位于所述拾取齿的上方可转动设置一根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拾取爪;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弧形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固定在所述拾取齿的后端,所述传送板的前端呈水平设置,后端竖直设置;位于所述传送板上套置多条环形的传送单元,每个所述传送单元上固定有扒爪;位于所述传送板的上方设置有扶持装置;
[0006]所述打捆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前后滑动设置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左右方向设置一个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套置在竖直设置的托辊上,其中一个所述托辊的顶端设置一个齿轮,对应的在所述框架上前后设置一个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检测支架滑到后端的行程开关;所述支架的后侧连接一个初始状态使所述支架滑到所述框架前端的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第一推板;所述框架的左侧设置一个可前后滑动的第二推板;位于所述第二推板的左侧设置一个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推板的后侧设置一个打捆器,位于所述打捆器的后侧设置有落料口;
[0007]所述传送板的底端设置有秸秆对齐装置,所述秸秆对齐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可转动设置一个滚筒,所述滚筒上设置一排刮条,每个所述刮条的端部可滑动在所述滚筒内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置一个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上设置多个可供所述刮齿穿过的通孔,每个所述刮条上套置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条形板和所述刮条上设置的挡块上;所述滚筒上螺纹连接一个螺栓,所述螺栓的内侧端与所述条形板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单元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对应的在所述传送板上设置有可滑动在所述卡槽内的卡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单元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板前端和后端的转轴,所述转杆和所述转轴的端部分别连接一个传送带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扶持带为环形,所述扶持带的两端分别套置在所述架体上设置的扶持带轮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后侧固定一个固定板,所述支架的后端固定多根滑杆,多根所述滑杆的后端穿过所述固定板;每根所述滑杆上套置一个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固定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推板驱动机构均为气缸。
[0013]进一步的,多个所述侧板的顶端均为向外张开的弧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板的后侧设置多个凸起,所述传送带上设置多个摩擦条,每个所述摩擦条上设置多个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凸起对应的开口,多个所述开口呈环形。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设置拾取齿和拾取爪可将秸秆拾取到传送装置上。通过设置传送装置,秸秆在弧形的传送板上传送时,先由水平状态,最终变成竖直状态。在传送的过程中秸秆的底端会贴紧传送板的底端,使大部分的秸秆底端保持平齐,通过在传送板的底端设置对齐装置,秸秆再被传送过程中受到刮板的刮蹭,秸秆底端已经紧贴传送板的保持不动,底端还没紧贴传送板的秸秆向下运动,最终秸秆的底端紧贴传送板。通过在每个刮杆上套置一个压缩弹簧,可实现自由收缩,同时可通过旋拧螺栓,实现刮秆的最大伸出长度。通过在落料口上设置多个侧板,当成捆的秸秆滑动到落料口时,会自动下落,通过在侧板的顶端设置成向外张开的弧形,可避免蹭掉秸秆顶端的谷穗。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传送装置);
[0018]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架体);
[0021]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送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传送装置)
[0023]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传送装置)
[0024]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秸秆对齐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传送板和传送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架体1、连接孔11、立板12、倾斜连杆13、水平连杆14、拾取装置2、拾取齿21、转杆22、拾取爪221、转杆驱动机构222、转杆带轮223、传送装置3、传送板31、卡块311、传送单元32、扒爪321、卡槽322、带轮323、传送单元驱动机构33、转轴331、传送带轮332、扶持装置34、扶持带341、扶持带轮3411、打捆装置4、框架41、齿条411、固定板412、底板413、立柱414、封堵板415、支架42、传送带421、摩擦条4211、开口4212、托辊422、齿轮423、复位弹簧
424、滑杆425、第一推板43、第一推板驱动机构431、凸起432、第二推板44、第二推板驱动机构441、挡板442、打捆器45、主体部分451、引绳杆452、卷筒453、落料口5、侧板51、秸秆对齐装置6、支座61、滚筒62、螺栓621、刮条63、挡块631、橡胶套632、条形板64、压缩弹簧65、对齐轮带6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9]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的秸秆打捆机,包括架体1,如附图1所示,架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两个立板12,当然使用时,两个立板12之间可通过平行四杆机构连接,并且两个立板12之间铰接连接一个液压杆用于实现前端立板12的升降。架体1上设置有连接孔11,使用时,可通过连接孔11将架体1固定在拖拉机的前端,当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拖拉机的前端。
[0030]架体1上设置有拾取装置2、传送装置3和打捆装置4,拾取装置2包括设置在架体1前端底部的多个拾取齿21,如附图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拾取装置、传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拾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前端底部的多个拾取齿,位于所述拾取齿的上方可转动设置一根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拾取爪;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弧形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固定在所述拾取齿的后端,所述传送板的前端呈水平设置,后端竖直设置;位于所述传送板上套置多条环形的传送单元,每个所述传送单元上固定有扒爪;位于所述传送板的上方设置有扶持装置;所述打捆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前后滑动设置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左右方向设置一个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套置在竖直设置的托辊上,其中一个所述托辊的顶端设置一个齿轮,对应的在所述框架上前后设置一个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检测支架滑到后端的行程开关;所述支架的后侧连接一个初始状态使所述支架滑到所述框架前端的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第一推板;所述框架的左侧设置一个可前后滑动的第二推板;位于所述第二推板的左侧设置一个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推板的后侧设置一个打捆器,位于所述打捆器的后侧设置有落料口;所述传送板的底端设置有秸秆对齐装置,所述秸秆对齐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可转动设置一个滚筒,所述滚筒上设置一排刮条,每个所述刮条的端部可滑动在所述滚筒内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置一个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上设置多个可供所述刮齿穿过的通孔,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