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正时改变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5641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气正时改变装置包括由前侧外壳构件(22)及后侧外壳构件(21)构成的外壳转子(20)、叶片转子(30)、将叶片转子相对于外壳转子朝一个方向旋转施力的施力弹簧(40),施力弹簧(40)具有线圈部(41)、相对于线圈部设置在径向外侧的第一端部(42)以及相对于线圈部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第二端部(43),前侧外壳构件(22)在内壁面具有供第一端部卡定的第一卡定凹部(22f),叶片转子(30)在前端侧具有对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纳的收容凹部(35),并在与开口部(22c)面对的区域具有供第二端部卡定的第二卡定凹部(36)。藉此,能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等的同时,降低滑动区域中的磨损及摩擦力,从而能提高组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运转状况改变内燃机的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间(配气正时)的。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配气正时改变装置,已知有如下结构,其包括外壳转子(驱动侧旋转体)、叶片转子(从动侧旋转体)、扭转线圈状的扭簧以及锁定机构(锁定片及弹簧)等,其中,上述外壳转子与曲柄轴同步地进行旋转,上述叶片转子与凸轮轴同步地旋转,并且收容在外壳转子内以将该收容室分为延迟角度室(日文:遅角室)和提前角度室(日文:進角室),上述叶片转子能相对于外壳转子相对地旋转规定的动作角度(最大提前角度位置和最大延迟角度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上述扭簧组装于外壳转子与叶片转子之间,使叶片转子朝向提前角度侧旋转并施力,上述锁定机构在发动机停止时及启动时将叶片转子相对于外壳转子锁定在规定位置,并且能利用液压解除其锁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等)。在上述装置中,由于外壳转子是由覆盖叶片转子的外周区域的圆筒构件、与圆筒构件的后侧结合的后侧盖构件以及与圆筒构件的前侧结合的前侧盖构件构成的一分为三的结构(日文:三分割構造),因此,部件数增多,相应地增加了组装工时数,导致成本的增加等。此外,扭簧是配置在装置的内部的、叶片转子与外壳转子之间的收容空间,并且其一端部卡定于叶片转子、其另一端部卡定于外壳转子的构件,但当进行装置组装的时候,由于在将扭簧夹入到叶片转子与前侧盖构件之间而将前侧盖构件与圆筒构件旋紧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目视确认扭簧(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因此,不容易在使扭簧的一端部卡定于叶片转子且使另一端部卡定于外壳转子(前侧盖构件)的同时将前侧盖构件组装到圆筒构件,此外,从结构的简化等观点考虑,在采用将圆筒构件及前侧盖构件一体地形成的一分为二的结构(日文:二分割構造)的外壳转子的情况下,扭簧的组装会变得更加困难。此外,作为另一配气正时改变装置,已知有如下结构,其包括外壳转子(外壳)、叶片转子、扭转线圈状的辅助弹簧、对辅助弹簧进行保持的圆筒状的轴套、以及锁定机构(锁定销及弹簧等)等,其中,上述外壳转子与曲柄轴同步地进行旋转,上述叶片转子与凸轮轴同步地旋转,并且收容在外壳转子内以将该收容室分为延迟角度室(日文:遅角室)和提前角度室(日文:進角室),上述叶片转子能相对于外壳转子相对地旋转规定的动作角度(最大提前角度位置和最大延迟角度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上述辅助弹簧使叶片转子朝向提前角度侧旋转并施力,上述锁定机构在发动机停止时及启动时将叶片转子相对于外壳转子锁定在最大提前角度位置,并且能利用液压解除其锁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等)O在上述装置中,由于外壳转子是由对叶片转子进行收容的有底圆筒状的前侧外壳构件、以覆盖前侧外壳构件的后方侧的开口的方式与前侧外壳构件结合的平板状的后侧外壳构件构成的一分为二的结构,因此,虽然能实现外壳转子的结构的简化等,但辅助弹簧是通过将其线圈部(回卷部)经由前侧外壳构件的开口部收容在与叶片转子嵌合的轴套的内部,并使该辅助弹簧的一端部与轴套的嵌合孔及叶片转子的嵌合孔嵌合且使另一端部卡定于突出设置在外壳转子的外侧前表面的固定销,来进行组装的。因而,虽然辅助弹簧能在目视确认其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同时进行组装,但由于辅助弹簧的另一端部配置在从外壳转子朝前方突出的位置处,因此,使得凸轮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从叶片转子的中心到另一端部的距离变长,因而,因辅助弹簧的施力而使叶片转子(相对于旋转轴线)易于倾翻(翻倒),叶片转子的倾翻(翻倒)会导致轴承部的磨损、摩擦力的增加等,存在引起性能变差等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在外壳转子的外侧前表面设置有用于对辅助弹簧的另一端部进行卡定的固定销,装置整体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变大,而无法应对小型化的要求。另外,需要对辅助弹簧的线圈部进行收容的圆筒状的套筒、设于外壳转子的固定销等,存在辅助弹簧所附带的部件增加,且导致结构的复杂化、高成本化等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 - 208498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 - 1857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 - 1801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实现结构简化、部件数减少、装置小型化(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薄型化)、低成本化等的同时防止叶片转子的倾翻等,来降低滑动区域处的磨损及摩擦力,从而能保证所期望的功能,并且能容易地进行组装。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配气正时改变装置包括:外壳转子,该外壳转子与曲柄轴的旋转连动,从而在凸轮轴的旋转轴线上进行旋转;叶片转子,该叶片转子以能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在外壳转子的收容室,从而将收容室一分为二成提前角度室和延迟角度室,并且叶片转子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扭转线圈状的施力弹簧,该施力弹簧将叶片转子相对于外壳转子朝一个方向旋转施力,外壳转子由有底圆筒状的前侧外壳构件及后侧外壳构件构成,其中,前侧外壳构件具有供将叶片转子旋紧于凸轮轴的螺栓从前侧穿过的开口部,后侧外壳构件与前侧外壳构件结合,通过对提前角度室及延迟角度室中的液压进行控制,来改变利用凸轮轴驱动开闭的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间,其特征是,上述施力弹簧具有线圈部、相对于线圈部设置在径向外侧的第一端部以及相对于线圈部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第二端部,上述前侧外壳构件在与叶片转子相对的内壁面上具有第一卡定凹部,该第一卡定凹部对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进行收纳,并供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卡定,上述叶片转子在与前侧外壳构件的内壁面相对的前端侧具有收容凹部和第二卡定凹部,其中,上述收容凹部对施力弹簧的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纳,上述第二卡定凹部在与开口部面对的区域对施力弹簧的第二端部进行收纳,并供施力弹簧的第二端部卡定。根据上述结构,作为外壳转子,在采用由有底圆筒状的前侧外壳构件及后侧外壳构件构成的一分为二的结构中,当进行装置的组装时,在使第一端部卡定于前侧外壳构件的第一卡定凹部并将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收容凹部的同时夹入施力弹簧,从而将施力弹簧及叶片转子嵌入前侧外壳构件,在能经由开口部目视确认的状态下,使第二端部卡定于叶片转子的第二卡定凹部,从而能在将施力弹簧收容于外壳转子的内部的同时容易地进行组装。此外,由于采用一分为二的结构作为外壳转子,并且将施力弹簧收容在外壳转子的内部,因此,能在凸轮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将从叶片转子的中心到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的距离设定得较短,因此,能防止因施力弹簧的施力引起的叶片转子的(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翻(翻倒),并能降低叶片转子的滑动区域中的磨损及摩擦力,从而能保证所期望的功能。另外,不需要现有这样的固定销及轴套等部件,从而能实现结构的简化、部件数的减少、装置的小型化(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薄型化)、低成本化等。在上述结构中,能采用如下结构:前侧外壳构件在与叶片转子相对的内壁面具有对与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相连的线圈部进行收容的收容凹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外壳转子的内壁面设置对与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相连的线圈部进行收容的收容凹部,从而能防止组装时的施力弹簧的位置偏移,能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使装置薄型化。在上述结构中,能采用如下结构: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形成为沿与凸轮轴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伸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气正时改变装置,包括:外壳转子,该外壳转子与曲柄轴的旋转连动,从而在凸轮轴的旋转轴线上进行旋转;叶片转子,该叶片转子以能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在所述外壳转子的收容室,从而将所述收容室一分为二成提前角度室和延迟角度室,并且所述叶片转子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扭转线圈状的施力弹簧,该施力弹簧将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子朝一个方向旋转施力,所述外壳转子由有底圆筒状的前侧外壳构件及后侧外壳构件构成,其中,所述前侧外壳构件具有供将所述叶片转子旋紧于凸轮轴的螺栓从前侧穿过的开口部,所述后侧外壳构件与所述前侧外壳构件结合,通过对所述提前角度室及延迟角度室中的液压进行控制,来改变利用凸轮轴驱动开闭的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弹簧具有线圈部、相对于所述线圈部设置在径向外侧的第一端部以及相对于所述线圈部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第二端部,所述前侧外壳构件在与所述叶片转子相对的内壁面上具有第一卡定凹部,该第一卡定凹部对所述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进行收纳,并供所述施力弹簧的第一端部卡定,所述叶片转子在与所述前侧外壳构件的内壁面相对的前端侧具有收容凹部和第二卡定凹部,其中,所述收容凹部对所述施力弹簧的线圈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纳,所述第二卡定凹部在与所述开口部面对的区域对所述施力弹簧的第二端部进行收纳,并供所述施力弹簧的第二端部卡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弘二中西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