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政伦专利>正文

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44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是改良传统以树脂与玻璃纤维为原料,直接成型的作法,而使鳍形舵内设有由数多个中空框体所组成的蜂巢洞组,于此蜂巢洞组前后各设以盖体,令其封闭各中空框体的前后贯穿处,使成空气室般,再于盖体外以覆以树脂与玻璃纤维成型,藉此,可达到成本低、制作简便,质轻、冲浪浮力佳,不易沉落的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针对传统中浪板用以导行的鳍形舵,制作费工、质量重,增加了冲浪板的下引重力,所加以研发而成,可降低成本,及制作简便、浮力佳又质轻的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人类本身即具有好奇、摹仿与思考创造的能力,而思考创作的能力就是一般动物所不及之处,这也是人类之所以能管理万物原因之一,就连娱乐也是人类思考创作的一部份。如冲浪运动,原源自于南太平洋法属玻里尼西里(俗称大溪地)当地的娱乐,后来引进夏威夷并不断成长茁壮,蔚为风潮,直到了1960年以后,因为冲浪板结构与制作有了良好的改进,所以冲浪运动的发展也相对地跟着发达了起来。原于二十世纪初传到美国,受到欢迎之后又传入了澳洲、南美大陆,甚至世界各地。现在,几乎各国都承认了冲浪是一个正式的运动项目。冲浪是一项考验身体平衡感和瞬间反应能力的水上活动,凭借海浪前进的动力,以及冲浪板踩在浪上的浮力穿梭水上,而此冲浪板就是从事此项运动的必需品。此项运动是首先藉由一段段海浪之间最微弱的地区划板出海,然后趁着外海起始的一波浪峰,顺势划水加速,就到达波顶之际,瞬间踩板而立,靠着双脚的灵活移动以及身体俯仰建立平衡,便可在浪里自由来去。一般的冲浪板依其体型及使用者需要,大致分为长板、短板(又称技术板)、枪板(GUN BOARD),但其基本结构不变,如图1所示,于冲浪板本体10前部11呈微上翘之势,主要是容易为冲浪前导,可将海浪顺引进本体10而使上浮,而于本体10尾端下部设有三个鳍形舵20,如图2,每一个鳍形舵20上方设有凸榫21,以用于固定在冲浪板本体10预定位置;此鳍形舵20的目的是使本体10具有方向稳定性,若无此鳍形舵20,于冲浪时,冲浪板就容易受到海浪的影响而左右飘浮不定,它就像船舵的功能一样。因此,该鳍形舵是冲浪板不可或缺的主要单元,若没有其存在,则冲浪板将失去其平衡、方向、浮动的效果,而鳍形舵的材质及其重量也会影响到冲浪板的浮动及操作的稳定性。目前业界为使其更具有质轻又具经济效益的特点,都摒除木质而改用由树脂及玻璃纤维制成的鳍形舵。然而此种设计,虽然可节省制作成本、减轻重量,但仍然无法避免具有相当的质重,于冲浪时,因人立于冲浪板上,因鳍形舵的重量,常令冲浪板后端易于先下沉,而无法令冲浪者在海浪上维持较久的冲浪时间,且这也使冲浪板无法真正合乎质轻、浮动的正面意义,这便是目前业界极欲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的设计目的,是提供制作节省成本,简便、质轻、浮动力强的鳍形舵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其重点在于,是于鳍形舵内设有由数多个中空框体所组成的蜂巢洞组,于蜂巢洞组前后设有盖套,以黏固物包覆并成型。该盖体设于蜂巢洞组与黏固物之间。该黏固物为树脂与玻璃纤维,或其它具有坚轫质轻的材料。本技术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是于其内设有由多数个中空框体所组成的蜂巢洞组,藉此降低重量,也利用其中空框体所造成犹如气囊功效,而达到不易下沉及促增浮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冲浪板的结构;图2为鳍形舵的外观实施例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示实施例;图4为本技术的蜂巢洞组与盖体的分解实施例图;图5为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号说明10本体23树脂 11前部24玻璃纤维20鳍形舵 31蜂巢洞组21凸榫32盖体22黏固物 311 中空框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所以具备降低成本、简单方便,可增加冲浪板的浮动力不易下沉,而延长冲浪板浮动于浪潮之上的时间,使更具有进步性的特点。如图3~5所示,于鳍形舵20内设有由多数个中空框体311所组成的蜂巢洞组31,于此蜂巢洞组31前后皆设有盖体32将各个中空框体311盖合,形成类似气囊状,再于盖体32外铺上黏固物22,将整个蜂巢洞组31及盖体32包覆于内成型。其中,图中所示的蜂巢空组31中空框体311实施例为六角状,事实上可依设计为四方型、圆形或其它具有中空框的形体。另外,设于蜂巢洞组31上的盖体32,主要是将黏固物22与蜂巢洞组31隔开,使在铺上黏固物22时,方不致落入中空框体311内,因此该盖体32在与蜂巢洞组31结合时,可为黏固密合或非固合状。而该黏固物22可为传统鳍形舵原料的树脂23及玻璃纤维24,或其它具有坚轫质轻的材质。借着蜂巢洞组31的设计,不仅较目前全以树脂及玻璃纤维制成的鳍形舵20的重量来的轻,而且制作上简单也可降低成本,可增加冲浪板于浪潮上的浮动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切确已符合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具备新型专利积极要件,于是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以上所举为本技术的可行实施范例,不局限于本专利,故凡不超出本创作精神所作的任何改变或等效替换的结果,皆应属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是于鳍形舵内设有由数多个中空框体所组成的蜂巢洞组,于蜂巢洞组前后设有盖套,以黏固物包覆并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设于蜂巢洞组与黏固物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黏固物为树脂与玻璃纤维,或其它具有坚轫质轻的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是改良传统以树脂与玻璃纤维为原料,直接成型的作法,而使鳍形舵内设有由数多个中空框体所组成的蜂巢洞组,于此蜂巢洞组前后各设以盖体,令其封闭各中空框体的前后贯穿处,使成空气室般,再于盖体外以覆以树脂与玻璃纤维成型,藉此,可达到成本低、制作简便,质轻、冲浪浮力佳,不易沉落的功效。文档编号B63B35/79GK2875943SQ20052013342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吕政伦 申请人:吕政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浪板鳍形舵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是于鳍形舵内设有由数多个中空框体所组成的蜂巢洞组,于蜂巢洞组前后设有盖套,以黏固物包覆并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政伦
申请(专利权)人:吕政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