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英良专利>正文

耐波动浮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44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耐波动浮筒,其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本体上周面各角落设置弧槽,以及本体四周面各顶边设置弧槽,本体各角落及四周各面设置上下层次的突耳,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具有高度差,以及四周面所设置的突耳形成上下叠置的二片形状,于各突耳中皆设有迫紧孔,各本体间的连接,是以相对位置的突耳叠置,而使迫紧孔相对,并以一迫紧栓插入相对的迫紧孔中加以接合,借此设计,可形成上下层次的突耳连接接点,而能达到稳固接合本体,达到较佳耐波动性能的优异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耐波动浮筒,尤指一种可稳固连接本体,而具有较佳耐波动性能的浮筒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按,已知浮筒结构可浮在水面上进行连结而能增加水面活动空间,先前技术所揭示的浮筒结构,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260135号“浮筒新结构(一)”、第259076号“浮筒新结构(二)”、第260135号“浮筒新结构(三)”、第287513号“浮筒环状结构”,其基本的形状特征,是如图4所示,主要是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30,本体30外的四个顶角设成一凹槽32,在各凹槽32下方设一突耳31,并于突耳31上设一迫紧孔311,配合参看图5及图6所示,各个本体30的突耳31可相互叠置,而可以迫紧栓40插入相对的迫紧孔311中加以连接;上述浮筒结构的缺点在于,各本体40仅以四个顶角的突耳31叠置及插设迫紧栓40,对于水面波动的不定向推力及拉力的连结强度较差,当水面波动时,容易造成本体30不稳定,加上本体30的碰撞推挤,将使本体30会以突耳31及迫紧栓40的接触点为支点而侧向变形扩张,并且,水面波动的不定向推力及拉力,容易造成突耳31断裂,或者将使叠置的突耳31对于迫紧栓40形成剪力作用,而容易造成迫紧栓40断裂,亦即,公知浮筒的连接结构不稳定且易于损坏,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波动浮筒”,而在本体各顶角上设置突耳,并于本体四周抵靠面上设置突耳,其突耳形成上下层次的接触连接,可增加本体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分散波浪摇摆施予突耳的力量,可达到较佳的耐波动效果,为本技术设计的主要目的。为达成上述目的的结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耐波动浮筒”,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本体上周面各角落设置弧槽,以及本体四周面各顶边设置弧槽,本体各角落及四周各面设置上下层次的突耳,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具有高度差,以及四周面所设置的突耳形成上下叠置的二片形状,于各突耳中皆设有迫紧孔,各本体间的连接,是以相对位置的突耳叠置,而使迫紧孔相对,并以一迫紧栓插入相对的迫紧孔中加以接合。借此设计,可使本体间的连接接点形成上下层次的组合,而让水面波动的能量可分散于各连接接点,以增加稳定性及耐波性,可达到稳固连接而更具耐波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组成耐波动浮筒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组成耐波动浮筒的侧视图。图4常用浮筒的立体图。图5常用浮筒连接的俯视图。图6常用浮筒连接的侧视图。10本体 11突耳111迫紧孔 12突耳121迫紧孔 13突耳131迫紧孔 14突耳141迫紧孔 15凹槽16弧槽 17弧槽20迫紧栓 30本体31突耳 311迫紧孔32凹槽 40迫紧栓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看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中,本技术“耐波动浮筒”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10,于本体10上周面各角落设置弧槽16,且于本体10四周面各顶边设置弧槽17,于本体10各角落及四周各面设置上下层次的突耳11、12、13、14,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11、12、13、14具有高度差,又,四周面所设置的突耳13、14可形成上下叠置的二片形状;上述各突耳11、12、13、14皆设有迫紧孔111、121、131、141,而由于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11、12、13、14具有高度差,所以各本体10间的连接,在本体10靠合时,可以相对位置的突耳交错叠置使迫紧孔形成相对,再以一迫紧栓20插入相对的迫紧孔中加以接合,而能架构出所需要的浮筒面积设置于水面上。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各本体10接合,其相对位置的突耳11、12、13、14的交错叠置,以及迫紧栓20的插设,可使本体10各角落及各周面的连接接点形成上下层次的组合,而让水面波动的推力可分散于各连接接点处,其中,本技术在本体10各角落所增加的突耳12可加强水平抵抗力,在本体10各周面上所增设的上下层次的突耳13、14又形成上下叠置的二片形状,因此,水面波浪的摆动力量,可分散于增加的突耳12、13、14,故可达到增加耐波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耐波动浮筒”,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及耐波动效果,优于公知浮筒结构,具新颖性及进步性要件,爰依法俱文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耐波动浮筒,其特征是,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本体上周面各角落设置弧槽,以及本体四周面各顶边设置弧槽,本体各角落及四周各面设置上下层次的突耳,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具有高度差,于各突耳中皆设有迫紧孔,各本体间的连接,是以相对位置的突耳叠置使迫紧孔相对,并以一迫紧栓插入相对的迫紧孔中加以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波动浮筒,其特征是,本体四周面所设置的突耳可形成上下叠置的二片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耐波动浮筒,其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本体上周面各角落设置弧槽,以及本体四周面各顶边设置弧槽,本体各角落及四周各面设置上下层次的突耳,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具有高度差,以及四周面所设置的突耳形成上下叠置的二片形状,于各突耳中皆设有迫紧孔,各本体间的连接,是以相对位置的突耳叠置,而使迫紧孔相对,并以一迫紧栓插入相对的迫紧孔中加以接合,借此设计,可形成上下层次的突耳连接接点,而能达到稳固接合本体,达到较佳耐波动性能的优异效果。文档编号B63B22/18GK2685227SQ20042000149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许英良 申请人:许英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波动浮筒,其特征是,具有中空密封的本体,本体上周面各角落设置弧槽,以及本体四周面各顶边设置弧槽,本体各角落及四周各面设置上下层次的突耳,各角落及各面的突耳具有高度差,于各突耳中皆设有迫紧孔,各本体间的连接,是以相对位置的突耳叠置使迫紧孔相对,并以一迫紧栓插入相对的迫紧孔中加以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英良
申请(专利权)人:许英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