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441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的应对海底底质的变化,解决锚系抓力不足问题的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锚缆,其特征是,所述主锚缆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副锚缆,所述副锚缆连接锚或串列锚组,所述串列锚组通过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缓冲器,缓冲器连接三角眼板,三角眼板通过两个锚缆连接锚组成,所述锚依次连接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在海底底质差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的增加锚的数量以增大抓力来解决锚系抓力不足的问题。在需要提供同等锚泊力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小单锚的重量,方便锚系的布置与回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上浮体锚泊定位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一缆多锚的锚泊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海上浮体的定位技术中锚泊定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通常一根锚 缆上只布置有一个锚,但是当海底底质不明或者对所需锚泊力估计偏小时, 将会出现锚泊力不足问题,为了能够在对现有锚泊系统变动最小的前提下使 锚泊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锚泊力,可以在一根锚缆上布置两个甚至多个锚, 这样也有利于减少锚泊系统所覆盖的水域,可以在有限的水域内实现锚泊定 位。在美国海军的海上救援作业、栈桥码头系统以及国外海上钻井平台的锚 泊系统中, 一缆多锚的组合使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现有的一缆两锚技 术由主锚和辅助锚组成,其连接技术是辅助锚通过锚杆顶端的眼板(图1)或者锚冠眼板(图2)与主锚相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当辅助锚与主锚锚杆顶端眼板连接时,抛锚时锚缆有可能会缠住铰接锚锚爪。 当辅助锚与主锚锚冠眼板连接时,辅助锚的拉力将导致主锚旋转、起出,如 果主锚为铰接的锚爪,则此锚爪将随后与锚杆平行,主锚将不能再次埋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组合锚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应对海底底质的变化,解决锚系4爪力不足问题的海上浮 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本技术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包括主锚缆,其特征是,所述主锚缆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副锚缆,所述副锚 缆连接锚或串列锚组,所述串列锚组通过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緩冲器, 緩冲器连接三角眼板,三角眼板通过两个锚缆连接锚组成,所述锚依次连接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本技术所述主锚缆通过依次连接的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緩冲 器。所述副锚缆通过开式索节与连接板连接。所述锚、起锚缆、浮漂缆和浮 漂之间分别通过卸扣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在海底底质差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方^更的增加锚的数量以增大 抓力来解决锚系抓力不足的问题。(2 )在需要提供同等锚泊力的前提下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小单锚的 重量,方便锚系的布置与回收。(3 )解决了锚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所有的锚均能顺利入土提供设计抓力。(4) 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锚系,减小锚泊系统所覆盖的水域。(5) 与一缆一锚相比大大的节省了锚缆,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辅助锚与主锚锚杆顶端眼板连接示意图; 图2是辅助锚与主锚锚冠眼板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个锚); 图4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4个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3所示,主锚缆1依次连接緩沖器4、连接板5,主锚缆通过依次连 接的闭式索节2和转环卸扣3连接緩冲器4;所述连接板5连接两个副锚缆7, 所述副锚缆7连接锚8,副锚缆通过开式索节6与连接板5连接;所述锚依 次连接起锚缆9、浮漂缆10和浮漂11,锚、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之间分别 通过卸扣12连接。主锚缆一端与浮体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闭式索节与转环卸扣 相连,转环卸扣与三角眼板之间通过緩冲器连接,三角眼板上接有两根副锚 缆,每根锚缆上接有一个DELTA锚,锚上接有起锚缆,起锚缆与浮漂缆相连, 浮漂缆的末端连有浮漂。锚产生的抓力经副锚缆、三角眼板、緩沖器、转环卸扣传递到主锚缆,由主锚缆最后传递到浮体上,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用 于起锚。如果两个锚仍不能满足要求可以布置更多的锚,即主锚缆依次连接闭式索节2、转环卸扣3和连接板5,通过连接板5通过副锚缆7连接串列锚组, 所述串列锚组由闭式索节2和转环卸扣3连接緩冲器4,緩沖器4连接连接 板5 (即三角眼板),连接板5通过两个锚缆17连接锚组成,锚缆17通过开 式索节6与连接板5,连接这样锚的数量可以增加到4个,如图4所示,以 此类推。串列的两段锚缆(副锚缆)长度比例为2: 1,长副锚缆位于主锚缆 的延长线上,短副锚缆与主锚缆成一定夹角(推荐30度左右)。在上述例子中,拖曳锚选用DELTA锚,其抓持效率高,稳定性好,拖动 距离短。锚缆采用钢丝绳,这样可以减轻重量。緩沖器可以有效地减少波浪 引起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缆绳断裂,同时也可以起到重块的作 用控制锚缆的状态。三角眼板的使用解决了现有串列式组合锚系中两锚相互 干扰的问题,使两锚都能顺利入土提供设计抓力。因此应用此种锚系可以筒 单、有效的解决锚系抓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在需要提供同样大小锚泊力前提 下,应用本锚系可以将抓力分担到两个锚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单锚的重 量,方便锚系的布置于回收,与 一缆一锚相比节省了锚缆提高了经济性。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 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 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 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包括主锚缆,其特征是,所述主锚缆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副锚缆,所述副锚缆连接锚或串列锚组,所述串列锚组通过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缓冲器,缓冲器连接三角眼板,三角眼板通过两个锚缆连接锚组成,所述锚依次连接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所述主锚缆通过依次连接的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緩沖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副锚缆通过开式索节与连接板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锚、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之间分别通过卸扣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的应对海底底质的变化,解决锚系抓力不足问题的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本技术包括主锚缆,其特征是,所述主锚缆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副锚缆,所述副锚缆连接锚或串列锚组,所述串列锚组通过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缓冲器,缓冲器连接三角眼板,三角眼板通过两个锚缆连接锚组成,所述锚依次连接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在海底底质差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方便的增加锚的数量以增大抓力来解决锚系抓力不足的问题。在需要提供同等锚泊力的前提下,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小单锚的重量,方便锚系的布置与回收。文档编号B63B21/34GK201143979SQ200720099299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宁 丁, 莉 刘, 雄 寇, 张长林, 王广东, 谭振东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浮体一缆多锚锚泊装置,包括主锚缆,其特征是,所述主锚缆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副锚缆,所述副锚缆连接锚或串列锚组,所述串列锚组通过闭式索节和转环卸扣连接缓冲器,缓冲器连接三角眼板,三角眼板通过两个锚缆连接锚组成,所述锚依次连接起锚缆、浮漂缆和浮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东丁宁寇雄张长林谭振东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