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346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所述喷头结构包含有喷头体(1),所述喷头体(1)中心设置有油道,所述喷头体(1)的一端通过喷头盖(2)压合有垫片(3),所述垫片(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与喷头体(1)的油道相连通,所述垫片(3)上设置有一扇形豁口(3.2),且该扇形豁口(3.2)与中心孔(3.1)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喷涂均匀且喷头喷涂效果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轮胎压路机上对其轮胎面进行油液喷淋作业的喷头结构,属于轮胎压路机

技术介绍
轮胎压路机具有良好的柔性压实性能,其压实质量好,而且不会破坏被压实的骨料,是沥青路面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压实设备;在运用轮胎压路机压实沥青路面时,为了防止因沥青粘在轮胎胎面上从而对路面造成破坏,需要在轮胎表面进行油液涂覆操作;为此,“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1010169793.1的中国专利“轮胎式压路机及其喷油系统”;“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在期刊“工程机械”第42卷上刊登了名为“轮胎压路机自动喷油系统”的署名文章,其均是为了解决上述油液涂覆问题而研发的自动化喷油系统,但是上面两种喷油系统中的喷头结构,均采用了传统的洒水喷头;其设计结构大体如附图4所示,由管夹101、喷头体102、压盖103和喷嘴104组成;上述喷头结构是针对水这种介质设计的,由于油的粘度大于水的粘度,用这种喷头喷出的油液通常以柱状射出,达不到对轮胎胎面均匀涂抹的目的;同时由于油的内阻较大,管道内的压力也就很大,喷嘴的出油口直径会由于高压的冲击使得出油口直径很快变大,造成喷出的油液扩散趋势更差,因而使得喷涂效果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喷涂均匀且喷头喷涂效果一致性好的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所述喷头结构包含有喷头体,所述喷头体中心设置有油道,所述喷头体的一端通过喷头盖压合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该中心孔与喷头体的油道相连通,所述垫片上设置有一扇形豁口,且该扇形豁口与中心孔相连通。本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所述扇形豁口的中心线与中心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垫片的中心孔的中心线与轮胎的距离为D,所述扇形豁口的扇形角为α,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为L (胎面宽度与经扇形豁口喷出的油膜宽度相一致),其符合L=2D X tan ( α /2)。本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方法,高压油液经喷头体的油道进入垫片的扇形豁口内形成高压油液,随后通过扇形豁口向外以扇形面喷出,在喷出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减小,油液随着密度减小形成雾状均匀喷洒在轮胎胎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各零件制作容易;一旦出现喷头因油液脏污堵塞扇形区或损坏垫片,可松掉螺钉清理或更换垫片;同时本技术对油品的粘度适应面广,对不同粘度的油液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实现喷油雾化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得其喷涂更为均匀,并且上述结构不易损坏,从而使得在整个喷涂过程中,喷涂效果的一致性好;另外,本技术在喷头体和喷头盖之间加装扇形垫片后,以形成的高压扇形油膜向外喷出,并通过调整扇形豁口的扇形角以及其与轮胎胎面的距离来对油膜宽度进行调节,使得其与轮胎胎面的宽度相一致,保证了喷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的垫片喷涂效果示意图。图4为常规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喷头体1、喷头盖2、垫片3、螺钉4 ;中心孔3.1、扇形豁口 3.2 ;管夹101、喷头体102、压盖103、喷嘴10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及其喷油方法,所述喷头结构包含有喷头体I,所述喷头体I中心设置有油道,所述喷头体I的一端通过喷头盖2压合有垫片3,所述喷头盖2上的螺钉4穿过垫片3钉入喷头体I内,从而使得喷头体1、垫片3和喷头盖2依次紧紧压合在一起,所述垫片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与喷头体I的油道相连通,所述垫片3上设置有一扇形豁口 3.2,且该扇形豁口3.2与中心孔3.1相连通(优选的,上述扇形豁口 3.2的中心线与中心孔3.1的中心线相重合),从而使得油液经油道、垫片3的中心孔3.1和扇形豁口 3.2向压路机轮胎面进行喷淋;当油液在高压作用下离开扇形豁口 3.2时其形状继续保持喷出前的扇形面,而厚度方向由于外界压力的迅速减小使扇形面的厚度迅速变大,使油液密度减小而成为雾状;且喷涂在轮胎胎面上的油膜宽度与喷头到轮胎胎面的距离及扇形角大小相关联;上述垫片3的中心孔3.1的中心线与轮胎的距离为D,上述扇形豁口 3.2的扇形角为α,那么此时喷淋到轮胎胎面上的油膜的宽度L=2DXtan ( α /2),该油膜宽度即为轮胎的胎面宽度;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方法,高压油液经喷头体I的油道进入垫片3的扇形豁口 3.2内形成高压油液,随后通过扇形豁口 3.2向外以扇形面喷出,在喷出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减小,油液随着密度减小形成雾状均匀喷洒在轮胎胎面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结构包含有喷头体(1),所述喷头体(I)中心设置有油道,所述喷头体(I)的一端通过喷头盖(2)压合有垫片(3),所述垫片(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与喷头体(I)的油道相连通,所述垫片(3)上设置有一扇形豁口(3.2),且该扇形豁口(3.2)与中心孔(3.1)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豁口(3.2)的中心线与中心孔(3.1)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垫片(3)的中心孔(3.1)的中心线与轮胎的距离为D,所述扇形豁口(3.2)的扇形角为α,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为L,其符合L=2D X tan ( α /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所述喷头结构包含有喷头体(1),所述喷头体(1)中心设置有油道,所述喷头体(1)的一端通过喷头盖(2)压合有垫片(3),所述垫片(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与喷头体(1)的油道相连通,所述垫片(3)上设置有一扇形豁口(3.2),且该扇形豁口(3.2)与中心孔(3.1)相连通。本技术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喷涂均匀且喷头喷涂效果一致性好。【IPC分类】B05B15/00, B05B1/04【公开号】CN204620235【申请号】CN201520229418【专利技术人】徐益道, 吴小丰, 李文帅 【申请人】柳工无锡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压路机轮胎面喷油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结构包含有喷头体(1),所述喷头体(1)中心设置有油道,所述喷头体(1)的一端通过喷头盖(2)压合有垫片(3),所述垫片(3)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与喷头体(1)的油道相连通,所述垫片(3)上设置有一扇形豁口(3.2),且该扇形豁口(3.2)与中心孔(3.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益道吴小丰李文帅
申请(专利权)人:柳工无锡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