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及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242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及防断裂结构,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相交连接;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侧端;防断裂结构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相交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柔性电路板结构主要由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及防断裂结构组成,而借由该防断裂结构,可提高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韧性,有效防止该柔性电路板结构在遇到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锂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的
,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及具有该柔性电路板结构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的成品锂电池主要由电芯、保护板和FPC组成,其中,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即为柔性印刷电路板。而现有的锂电池的FPC结构,其大多会延伸出另一端以作连接连接器,而且该延伸出的另一端会与原来的一端呈垂直弯折,但是,此种FPC结构在遇到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大大影响FPC结构的使用寿命,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FPC结构在遇到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相交连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侧端;及防断裂结构,所述防断裂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相交连接处。具体地,所述防断裂结构为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相交连接处内侧的迂曲过渡段。进一步地,所述迂曲过渡段为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结构的半径为0.7-1.0mm。优选地,所述迂曲过渡段为U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迂曲过渡段为波浪形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为垂直相交连接。本技术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柔性电路板结构主要由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及防断裂结构组成,而借由该防断裂结构,可提高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韧性,有效防止该柔性电路板结构在遇到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本技术的锂电池,包括保护板、电芯、以及上述的柔性电路板结构,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保护板内,所述柔性电路板结构设于所述保护板内并与所述电芯电连接。由于本技术的锂电池配置有上述的柔性电路板结构,那么,在将该锂电池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如手机,即使该手机在做震动、滚筒、跌落等实验,该柔性电路板结构可借由其防断裂结构而避免在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出现折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下面对本技术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的实施例一进行阐述。本实施例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100,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0、第二柔性电路板20、连接器30及防断裂结构40,下面对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100的各部件作进一步说明书:第一柔性电路板10为呈条状结构;第二柔性电路板20呈条状结构,其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相交连接,一般地,第二柔性电路板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的相交夹角为80-120度,而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柔性电路板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为垂直相交连接,以利于柔性电路板结构100的布局设置;连接器30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0的侧端,具体为,连接器30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0的下端;防断裂结构40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的相交连接处。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结构100主要由第一柔性电路板10、第二柔性电路板20、连接器30及防断裂结构40组成,而借由该防断裂结构40,可提高第二柔性电路板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之间的连接韧性,有效防止该柔性电路板结构100在遇到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请参阅图,本实施例的防断裂结构40为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0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的相交连接处内侧的迂曲过渡段40a。其中,为了简化设置及便于加工,该迂曲过渡段40a为弧形结构,而且,当弧形结构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会借由其弧形的特征将作用力向两端缓冲,由此,可避免因作用力集中一点而导致柔性电路板结构100自该点断裂延伸。另外,为了既使到弧形结构达到所需功能要求又快速加工生产,该弧形结构的半径为0.7-1.0mm,优选地,该弧形结构的半径为0.75mm。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实施例二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大同小异,具体可参阅实施例一的内容,此处不作详述,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中,迂曲过渡段40a为弧形结构;而在实施例二中,该迂曲过渡段40a为U形结构,而借由该U形结构,同样地,于U形结构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会借由其U形结构的特征将作用力向两端缓冲,由此,可避免因作用力集中一点而导致柔性电路板结构100自该点断裂延伸。实施例三:请参阅图3,实施例三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大同小异,具体可参阅实施例一的内容,此处不作详述,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中,迂曲过渡段40a为弧形结构;而在实施例三中,该迂曲过渡段40a为波浪形结构,而借由该波浪形结构,同样地,于波浪形结构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会借由其波浪形结构的特征将作用力向两端缓冲,由此,可避免因作用力集中一点而导致柔性电路板结构100自该点断裂延伸。锂电池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下面对本技术的锂电池的最佳实施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的锂电池,其包括保护板、电芯、以及上述的柔性电路板结构100,电芯设于保护板内,柔性电路板结构100设于保护板内并与电芯电连接。由于本实施例的锂电池配置有上述的柔性电路板结构100,那么,在将该锂电池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如手机,即使该手机在做震动、滚筒、跌落等实验,该柔性电路板结构100可借由其防断裂结构40而避免在震动、颤动、跌落等情况下出现折断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电路板; 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相交连接;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侧端;及 防断裂结构,所述防断裂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相交连接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断裂结构为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相交连接处内侧的迂曲过渡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迂曲过渡段为弧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的半径为0.7-1.0_。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迂曲过渡段为U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迂曲过渡段为波浪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适于锂电池的柔性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相交连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侧端;及防断裂结构,所述防断裂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相交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生费维群刘志光师奋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特利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