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裂轻质墙板,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面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面板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在面板的一端套设连接龙骨并形成突出的榫头,在面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头形状大小匹配的榫槽。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墙板拼接、连接强度高、防开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修用的防开裂轻质墙板。
技术介绍
轻质墙板具有质轻、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已广泛使用于需轻质隔断的建筑及装饰工程中。其结构是两块面板之间填充轻质混凝土。而目前市面上的轻质墙板一般存在着轻质材料的使用率低,易开裂,耐冲击力差等缺点,尤其是轻质墙板的接缝开裂是困扰该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这是由于墙板对接方式一般是由轻质混凝土形成的榫头与榫槽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连接,实际的连接部位较小,且缺少刚性固定,使得墙板间的连接强度较低,容易引起接缝不同程度的开裂,既影响美观,又让人们担心墙板垮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墙板间连接强度的防开裂的轻质墙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开裂轻质墙板,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面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面板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在面板的一端套设连接龙骨并形成突出的榫头,在面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头形状大小匹配的榫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龙骨为C型龙骨或U型龙骨,其本体套设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端部,该端部的内侧部分无间隙地与两侧面板复合连接,外侧部分突出面板外部形成榫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榫槽对应的两侧面板上设有内外相通的沉孔,相应地,所述榫头对应的连接龙骨上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连接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榫槽由两侧面板和凹陷于面板中的轻质混凝土层的端面围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榫槽内嵌入开口朝外的U型龙骨,所述U型龙骨内侧与所述榫头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内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加强龙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龙骨为C型龙骨或U型龙骨。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防开裂轻质墙板,通过在墙板一端形成一突出的榫头,在另一端形成一榫槽,从而便于墙板的拼接使用,易于施工操作,不用填充混凝土,不产生建筑垃圾,缩短施工周期;同时,由于榫头外层是由连接龙骨包裹,使轻质混凝土层的榫头部位构成一复合层结构,有效提高了榫头的结构强度和耐冲击力;(2)墙板对接后,利用螺钉依次通过面板上的沉孔、连接龙骨上的安装孔钉入轻质混凝土层内部,以将两对接墙板进行钢性固定,防止墙板对接处变形,避免产生裂缝;(3)由于轻质混凝土层内设置有加强龙骨,提高了墙板自身的承压能力和抗冲击力,防止墙板变形和开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防开裂轻质墙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防开裂轻质墙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B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一种防开裂轻质墙板,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面板1、以及填充在所述面板I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层2,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在面板I的一端套设连接龙骨3并形成突出的榫头4,在面板I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头4形状大小匹配的榫槽5。其中,所述连接龙骨3优选采用C型龙骨或U型龙骨,其本体套设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的端部,该端部的内侧部分无间隙地与两侧面板I复合连接,外侧部分突出面板I外部形成榫头4。所述榫槽5由两侧面板I和凹陷于面板I中的轻质混凝土层2的端面围成。两墙板对接时,通过榫头4与榫槽5之间配合,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墙板的拼接,施工操作简单,无需在墙板对接处填充混凝土,不产生建筑垃圾,缩短施工周期;同时,由于榫头4外层是由连接龙骨3包裹,使轻质混凝土层2的榫头4部位构成一复合层结构,有效提高了榫头4的结构强度和耐冲击力。更佳地,所述榫槽5对应的两侧面板I上设有内外相通的沉孔51,相应地,所述榫头4对应的连接龙骨3上设有与所述沉孔51连通的连接孔41。墙板对接后,利用螺钉7依次通过面板I上的沉孔51、连接龙骨3上的连接孔41钉入轻质混凝土层2内部,以将两对接墙板进行钢性固定,防止墙板对接处变形,避免产生裂缝。更佳地,所述榫槽5内嵌入开口朝外的U型龙骨8,所述U型龙骨8内侧与所述榫头4配合。该U型龙骨8能够加强榫槽5的两侧面板强度,从而提高榫槽5与榫头4之间的连接强度。更佳地,为了提高墙板自身的承压能力和抗冲击力,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内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加强龙骨6,从而进一步地防止墙板变形和开裂。所述加强龙骨6优选为C型龙骨或U型龙骨。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面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面板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在面板的一端套设连接龙骨并形成突出的榫头,在面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头形状大小匹配的榫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龙骨为C型龙骨或U型龙骨,其本体套设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端部,该端部的内侧部分无间隙地与两侧面板复合连接,外侧部分突出面板外部形成榫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对应的两侧面板上设有内外相通的沉孔,相应地,所述榫头对应的连接龙骨上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由两侧面板和凹陷于面板中的轻质混凝土层的端面围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内嵌入开口朝外的U型龙骨,所述U型龙骨内侧与所述榫头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内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加强龙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龙骨为C型龙骨或U型龙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裂轻质墙板,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面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面板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在面板的一端套设连接龙骨并形成突出的榫头,在面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头形状大小匹配的榫槽。采用本技术,具有便于墙板拼接、连接强度高、防开裂等优点。【IPC分类】E04C2/30, E04C2/04, E04C2/38【公开号】CN204626768【申请号】CN201520147207【专利技术人】高守岗 【申请人】高守岗【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开裂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面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面板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在面板的一端套设连接龙骨并形成突出的榫头,在面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榫头形状大小匹配的榫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守岗,
申请(专利权)人:高守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