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家兵专利>正文

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31731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叶灸剂及其制备方法。艾叶灸剂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艾叶,麝香,阳起石,荜菝,酸藤果,唐古特铁线莲,丁香,肉桂,菖蒲,安石榴籽,草玉梅,鸡蛋参,乳香,刺参,贯众,鹿茸,大花红景天,黑沉香,琥珀,翡翠,冬虫夏草,干姜,密生菠罗花,诃子,百里香杜鹃,喜马拉雅紫茉莉,紫苏,荆芥,五加皮,骨碎补,豨莶草,没药,合欢花。其制备方法为:将除艾叶和麝香外的其它所有原料磨粉后与艾叶混合蒸81h以上;再粉碎吸附药的艾叶,后与麝香混合搓成灸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对已发症状的多种疾病有疗效,而且可以治未病,提高人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制备方法药物利用度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艾叶灸剂是将艾叶捣、碾成绒状,或另加其它药料捻制成卷烟状或其它形状,供熏 灼穴位等患病部位的外用剂型。现有的艾叶灸剂大部分只有物理的温热刺激作用,并无化 学药效作用。仅有少部分艾叶灸剂有化学药效作用,但是其药效只能针对已经出现病症的 疾病,而对即将出现病症的疾病没有预防作用,即不能治未病。 黄帝内经记载: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所谓治未病是指假使见到肝的疾病,就 应明白肝邪一定会传到脾部,所以要先充实脾气,不要使脾受到肝邪,因此说治未病。中工 只知治己病,见到肝的病,不知互相传变的道理,但只一心治肝所以说只知治己病。 中国医学除了对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乃至各种疾病有多种预防法外,还把预防贯 穿在摄生保健、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等整个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病先防,既病防 变,病后防复的三级分层预防体系。 1、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疾病发生之前所进行的预防,即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和手 段,提高人体素质,增进人体健康,以防止或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未病先防理论包括保 养正气,慎避外邪等。 2、既病防变是指在人体疾病发生后,由于体内正邪相争力量的消长,病情总是处 在不断变化之中。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和已经萌发的先兆症候,采取 各种有效措施,以阻止或逆转病情的发展,促使疾病朝痊愈方向转化,称之为既病防变。它 包括救起萌芽,阻止传变,预防伤残的三个方面。 3、病后防复,疾病证侯基本解除到完全康复(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劳动能力 一如常人)这一段时间,属于康复期。此时掌握祛邪务尽,防止复发,和谐体用等预防原则。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叶灸剂,所述的艾叶灸剂由艾叶和其它三十二 味药材配伍形成,其可以治未病,提高人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感冒、急性菌痢、高血 压、高血脂、低血压、肺心病、心衰、痛经等有显著疗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湿痹症、 中风偏瘫、腰腿痛、肘劳、漏肩风、面瘫、胃病、腹痛、泄泻、咳嗽、瘘证、心悸、胎位不正、寒盛 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关节疼痛、肌肤不仁、呼吸不畅有防治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艾叶灸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艾叶充分 吸附药效成分,具有药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叶灸剂,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按重量计,艾叶3-30份,麝香0. 5-1. 5份,阳 起石4-8份,荜菝1. 5-4. 5份,酸藤果1-3份,唐古特铁线莲1. 5-4. 5份,丁香0. 5-2. 5份, 肉桂I. 5-4. 5份,菖蒲6-12份,安石植子4-8份,草玉梅I. 5-4. 5份,鸡蛋参I. 5-4. 5份,乳 香4-8份,刺参1. 5-4. 5份,贯众4-8份,鹿茸6-12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 琥珀1-3份,翡翠1-3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3份,诃子1. 5-4. 5 份,百里香杜1_3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3份,紫苏1-3份,荆芥1. 5-4. 5份,五加皮1-3 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3份,没药1. 5-4. 5份,合欢花1. 5-4. 5份。 上述艾叶灸剂由艾叶和其它三十二味药材配伍形成,其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 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淤散结、拔毒泻热、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等功效,对于内科疾病、骨伤 科疾病、妇科及儿科疾病以及各种痛症、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常 灸命门、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和反射区可以强身保健,还可以治疗五脏六腑衰竭 之症,性功能或退,治疗癌症(肿瘤)一期、二期的并发症。 统计上述艾叶灸剂的临床疗效如下:灸命门、肾腧穴、肺腧穴可预防流感、腮腺炎。 治疗流感34例,全部获效。灸命门穴、关元穴,治疗急性菌痢45例,经1-4次治疗,全部治 愈。灸命门、肾腧穴、肺腧穴、涌泉穴三个疗程,每七次为一个疗程,对1、2期高血压疗效较 好,且稳定。先灸腰阳关穴,再灸命门、脾腧穴、百会,每天一次,治疗117例体质型低血压, 症状均全消失,患者血压均上升16-25毫米汞柱,13例随访3年无复发。年龄在20-40,人 数1500名,均存在长期的健康危险因素(高血脂,失眠,肥胖,吸烟,喝酒,熬夜),用本专利技术 的灸剂进行艾灸,所灸部位为神阙穴,足三里穴,肺腧穴,腰阳关穴,经过2个月的调理,都 回复正常。 由此可见,上述灸剂不仅对已发症状的多种疾病有疗效,而且可以治未病,提高人 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另外,上述艾叶灸剂采用不同的施灸方法时主要针对的疾病不同,具体为: -、温和灸法主要用于腰腿痛,风寒湿痹,肘劳,漏肩风,面瘫,胃病,腹痛,泄泻,咳 嗽,哮喘,心悸,胎位不正等多种慢性病的防治,还常用于保健灸。 温和灸的方法为:将灸剂放入温灸盒中,将温灸盒放置在需要防治的部位,点燃灸 剂。因温度的承受度因人而异,温和灸时要自己去调节灸剂的高度。 二、疤痕灸疗法主要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湿痹症,中 风偏瘫的防治。各种癌症的延年益寿的康复保健灸。 疤痕灸疗法:在施灸部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红药水或紫药水做出标 记。再用大蒜汁或凡士林等涂于施灸部位,以增加其粘附和刺激作用(不涂也可)。将灸剂 置于穴位上点燃,若患者无法忍受疼痛可以局部麻醉后施灸。建议操作时间:每隔15天至 一个月1次,以受术者承受为度。 三、温针灸主要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可缓解关节疼痛,肌肤不仁等。 温针灸的方法为:在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 l-2cm艾药条施灸,或在针柄上捏上一小团艾药绒,点燃施灸直至艾药条或艾药绒烧完为 止,使火势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防治的目的。 上述灸剂的禁忌人群为: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者 慎用。灸疗期不可以洗澡;所灸部位若有水泡,待到结痂脱落后且皮肤完好后才能接触水, 不可以吃生冷冰冻食品,包括凉性食物和中药材,全身上下不能吹冷凉风,脚心不能受凉 (要穿棉质布鞋),做到清心寡欲。上述灸剂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此时可采 用以下方法处理。 晕灸时立即停止艾灸,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领口,给予温白糖水(糖 尿病者慎用)或温开水,闭目休息即可。对于猝倒神昏者,可以针刺水沟,十宣,中冲,涌泉, 百会,气海,内关,关元,太冲,合谷等穴以急救。 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的,若艾火势力过强,施灸过重,皮肤易发生水泡。如 果水泡较大用消毒针刺破后消毒,防治感染,数日内可痊愈。一个月内局部可能留有色素沉 着。 在上述的各种施灸过程中,从事艾灸灸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国家考核鉴定取得 卫生(中医药)行业健康服务技师技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优选地,艾叶3-30份,麝香0. 5-1份,阳起石4-6份,荜菝1. 5-3份,酸藤果1-3份, 唐古特铁线莲1. 5-3份,丁香0. 5-2份,肉桂1. 5-3份,菖蒲6-10份,安石榴子4-6份,草玉 梅1. 5-4. 5份,鸡蛋参1. 5-4. 5份,乳香4-8份,刺参1. 5-4. 5份,贯众4-6份,鹿茸6-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艾叶灸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按重量计,艾叶3‑30份,麝香0.5‑1.5份,阳起石4‑8份,荜菝1.5‑4.5份,酸藤果1‑3份,唐古特铁线莲1.5‑4.5份,丁香0.5‑2.5份,肉桂1.5‑4.5份,菖蒲6‑12份,安石榴子4‑8份,草玉梅1.5‑4.5份,鸡蛋参1.5‑4.5份,乳香4‑8份,刺参1.5‑4.5份,贯众4‑8份,鹿茸6‑12份,大花红景天4‑8份,黑沉香3‑6份,琥珀1‑3份,翡翠1‑3份,冬虫夏草4‑8份,干姜7‑13份,密生菠罗花1‑3份,诃子1.5‑4.5份,百里香杜鹃1‑3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3份,紫苏1‑3份,荆芥1.5‑4.5份,五加皮1‑3份,骨碎补4‑8份,豨莶草1‑3份,没药1.5‑4.5份,合欢花1.5‑4.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家兵曹青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