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256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包括加压泵、密封壳体、三通管和单向阀,所述加压泵、三通管和单向阀均安装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上密封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内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内,所述进气管的内端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开口与加压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三开口与密封壳体内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气口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出气管的内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采样气体在密封壳体中憋气现象的出现,并最大限度保障被检测气体可靠地回收与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压泵
,尤其涉及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在有毒、有害、有污染气体的在线监测
,通常需要遵循无泄漏、无污染原则,因此,为了防止监测气体泄漏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往往需要通过加压泵将取样气体压回设备本体中。目前,已经有许多厂家生产了微型加压泵,但都存在气体泄漏的功能缺陷,在有毒、有害气体在线监测中,不能够直接应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可靠、密封好、不泄露的加压泵密封装置,以保障被监测气体可靠的回收与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它可以保证加压泵的密封性和可靠性,保证被监测气体的有效回收与利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压泵,该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三通管和单向阀,所述加压泵、三通管和单向阀均安装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上密封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内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内,所述进气管的内端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开口与加压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三开口与密封壳体内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气口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出气管的内端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壳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密封安装在下壳体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压泵通过泵固定架安装在下壳体内。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泵固定架与下壳体之间安装有减震橡胶。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通过玻璃密封接头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将加压泵放置在密封壳体内,以保证整个加压泵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启动加压泵,采样气体从进气管进入,经三通管、加压泵、单向阀、出气管流出,部分采样气体通过三通管的第三开口进入密封壳体,由于加压泵自身的泄露,部分吸入加压泵的采样气体也会进入密封壳体,加压泵不断工作,密封壳体内部的采样气体不断被吸入加压泵内,并通过单向阀、出气管流出,可以最大限度保障采样气体可靠的回收与利用,同时,还能保证在加压过程中,将密封壳体中的采样气体抽出,有效防止密封壳体发生憋气现象。【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维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图中:1_密封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密封腔、3-进气管、4-出气管、5-接线口、6-散热槽、7-泵固定架、8-减震橡胶、9-单向阀、10-三通管、11-加压泵、12-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压泵11、密封壳体1、三通管10和单向阀9,加压泵11、三通管10和单向阀9均安装在密封壳体I内,密封壳体I上密封安装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4,进气管3和出气管4的外端均位于密封壳体I外,进气管3和出气管4的内端均位于密封壳体I内,进气管3的内端与三通管10的第一开口连接,三通管10的第二开口与加压泵11的进气口连接,三通管10的第三开口与密封壳体I内形成的密封腔103连通,加压泵11的出气口与单向阀9连接,单向阀9与出气管4的内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密封壳体I包括密封连接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气管3和出气管4密封安装在下壳体102 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加压泵11通过泵固定架7安装在下壳体102 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泵固定架7与下壳体102之间安装有减震橡胶8。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所示,上壳体10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6,散热槽6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壳体102上设有接线口 5,接线口 5通过玻璃密封接头进行密封。将本专利技术应用到多通道六氟化硫绝缘电气设备在线采样监测系统中,如图2-图5所示,将加压泵11通过泵固定架7固定于下壳体102中,减震橡胶8安装固定于泵固定架7与下壳体102之间,用于减少加压泵11在启动及工作中的振动对整个密封壳体的冲击。加压泵11的进气口与三通管10连接,加压泵11的出气口与单向阀9连接,三通管10和单向阀9分别与进气管3和出气管4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密闭气管,可根据需要选择铜管或不锈钢管。将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彼此对装,形成整体的密封壳体1,密封壳体I内形成密封腔103,三通管10的第三开口直接与密封腔103连通。下壳体102上设有接线口 5,接线口 5采用在下壳体上安装玻璃密封接头的方式进行密封,以防止气体泄漏,电线通过接线口与加压泵的供电口连接,实现向加压泵供电。在上壳体101的顶部加工散热槽6,以增大散热面积,同时在散热槽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扇12,以增加气体的流动,提高散热性能,以保证加压泵的工作温度。工作时,通过加压泵将六氟化硫气体从进气管吸入,部分气体通过三通管的第三接口进入密封壳体内,由于加压泵自身的泄露,部分吸入加压泵的六氟化硫也会进入密封壳体。加压泵不断工作,壳体内部的六氟化硫气体被不断吸入泵体,并从密封壳体的出气管送回监测本体中,避免了壳体内采样气体的憋气发生。单向阀安装在加压泵与出气管之间,用于防止泵停止工作时抽出的气体返回,也最大限度保证了本体中被监测气体的浓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壳体对整个加压泵进行密封,以及三通管和单向阀在加压泵进出气口的共同作用,有效避免了采样气体在密封壳体中憋气现象的出现,并最大限度保障被检测气体可靠的回收与利用,实现了微型加压泵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三通管和单向阀,所述加压泵、三通管和单向阀均安装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上密封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内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内,所述进气管的内端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开口与加压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三开口与密封壳体内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气口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出气管的内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密封安装在下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通过泵固定架安装在下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固定架与下壳体之间安装有减震橡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压泵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压泵,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三通管和单向阀,所述加压泵、三通管和单向阀均安装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上密封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外,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内端均位于密封壳体内,所述进气管的内端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开口与加压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三开口与密封壳体内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气口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出气管的内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学征谭辉蔡全福龚龙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