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2241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热烟气系统,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在所述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中还设置有连接在汽轮发电机的输出端上的稳压电源输出系统,该稳压电源输出系统包括温度报警电路、稳压电源电路以及与该稳压电源电路相连接的蓄电池或用电设备;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又由稳压电路与电源电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对产品的内部运行电路进行了增改,以避免电压波动过高导致的蓄电池或用电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厂烧结余热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仅次于炼铁工序,位居第二。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近50%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烧结余热发电是钢铁厂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烧结机非脱硫烟管内烟气含硫量较低,烟气温度在300°C以上;冷却机可回收废气温度在200?500°C。现有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中,烧结机烟气系统需设置诱导风机抽取烟气,运行成本较高、故障率高;环冷机一、二段热废气只设置单一的废气管,造成密封罩内压力不均匀,形成局部负压区,大量的冷空气漏入密封罩,降低了烟气温度,且烟气温度波动较大,导致余热发电系统运行不稳定,实际发电量只有原设计发电量的60%?70%。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充分利用烧结机烟气、环冷机废气余热,提高余热发电系统的稳定性是改进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关键。针对现有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需设置诱导风机抽取烟气,运行成本较高、故障率高,以及余热发电方法中余热发电运行不稳定,热显利用率不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旨在提供一种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方法,在不影响烧结工序正常生产、保证烧结品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烧结机尾部非脱硫烟管的烟气、冷却机废气余热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且采用烧结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引出不设诱导风机,环冷机一、二段密封罩内热废气引出方式和部分循环利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烧结机烟气和环冷机废气余热,减少设备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另外,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对产品的内部运行电路进行了增改,以避免电压波动过高导致的蓄电池或用电设备损坏。还能对电路运行的温度进行监测,以避免产品在高温中运行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热烟气系统,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所述烧结机热烟气系统包括设置在烧结机尾部的多根热烟气引出管,设置在热烟气引出管另一端并与其连通的尾部热烟气汇管,设置在热烟气引出管上且靠近尾部热烟气汇管一端的热烟气引出管阀,设置在尾部热烟气汇管端部的主抽风机,以及设置在热烟气引出管上的热烟气支管与热烟气支管阀;其中,热烟气支管的另一端通过烟气进口与烟气余热锅炉连通,烟气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通过余热锅炉尾部烟道与尾部热烟气汇管连通;所述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环冷机上的一段密封罩与二段密封罩,分别同时设置在一段密封罩与二段密封罩上的密封罩烟囱与密封罩烟囱阀,设置在一段密封罩与二段密封罩内并将密封罩分隔成2?3段的分隔板,设置在一段密封罩与二段密封罩上的至少一根一段热废气支管与至少一根二段热废气支管,以及设置在一段热废气支管与二段热废气支管上的热废气支管阀;其中,一段热废气支管与二段热废气支管的另一端分别经过一段热废气汇管、二段热废气汇管与废气余热锅炉废气进口连通,废气余热锅炉的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相连,引风机还通过管道连接有烟囱和循环风机,该管道上设有与烟囱对应的烟囱阀和循环风机阀,该循环风机还与环冷机的进风管相连;所述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包括位于废气余热锅炉顶部的中压过热器,与该中压过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的汽轮机;位于废气余热锅炉上部的低压过热器,位于烟气余热锅炉上部的过热器,与该低压过热器和过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汇集联箱,补汽口通过管道与汇集联箱相连的汽轮机,设置在汽轮机一侧的汽轮发电机,连在汽轮机的排汽口的凝汽器,与凝汽器经管道相连的凝结水泵,与位于废气余热锅炉尾部且进口与凝结水泵相连的凝结水加热器,与凝结水加热器的出口与相连且位于废气余热锅炉一侧的除氧器兼低压汽包,与该除氧器兼低压汽包连通且设置在废气余热锅炉中部的低压蒸发器,以及进口与该除氧器兼低压汽包的上端相连且设置在废气余热锅炉上部的低压过热器;其中,除氧器兼低压汽包下端通过管道经给水泵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减压阀与烟气余热锅炉下部的省煤器的进口连通,该烟气余热锅炉的省煤器的出口与烟气余热锅炉一侧的低压汽包相连,该低压汽包与烟气余热锅炉中部的蒸发器连通,该低压汽包还与烟气余热锅炉上部的过热器的进口连通;另一路与废气余热锅炉下部的省煤器的进口相连,该废气余热锅炉的省煤器的出口与位于废气余热锅炉一侧的中压汽包连通,该中压汽包与废气余热锅炉上部的中压蒸发器连通,该中压汽包还与位于废气余热锅炉顶部的中压过热器进口相连,在所述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中还设置有连接在汽轮发电机的输出端上的稳压电源输出系统,该稳压电源输出系统包括温度报警电路、稳压电源电路以及与该稳压电源电路相连接的蓄电池或用电设备;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又由稳压电路与电源电路组成;所述温度报警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放大芯片IC1,时基电路芯片IC2,一端与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相连接的热敏电阻RT1,一端与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串接在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与Vcc-引脚之间的电阻R11,一端与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相连接、另一端经滑动变阻器R2后与放大芯片IC1的Vcc-引脚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8,一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感L1,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6,P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4后与放大芯片IC1的OFFSET引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5,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Discharge引脚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Discharge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egger引脚相连接的电阻R18,正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egger引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0,正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Controlvoltage引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3,正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Output引脚相连接、负极经喇叭P后与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1,正极与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9后与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2,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9组成;其中,放大芯片IC1的Vcc+引脚直接与输入端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接地、且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与放大芯片IC1的PFFSET引脚相连接、且该三极管VT5的基极接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Reset引脚相连接,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egger引脚与该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hreshold引脚相连接,时基电路芯片IC2的GND引脚接地,时基电路芯片IC2的Vcc引脚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稳压电源电路的报警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热烟气系统,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在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中设置有废气余热锅炉(8);所述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包括位于废气余热锅炉(8)顶部的中压过热器(21),与该中压过热器(21)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的汽轮机(17);位于废气余热锅炉(8)上部的低压过热器(22),位于烟气余热锅炉(3)上部的过热器(23),与该低压过热器(22)和过热器(23)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汇集联箱(16),补汽口通过管道与汇集联箱(16)相连的汽轮机(17),设置在汽轮机(17)一侧的汽轮发电机(18),连在汽轮机(17)的排汽口的凝汽器(19),与凝汽器(19)经管道相连的凝结水泵(20),与位于废气余热锅炉(8)尾部且进口与凝结水泵(20)相连的凝结水加热器(36),与凝结水加热器(36)的出口与相连且位于废气余热锅炉(8)一侧的除氧器兼低压汽包(12),与该除氧器兼低压汽包(12)连通且设置在废气余热锅炉(8)中部的低压蒸发器(25),以及进口与该除氧器兼低压汽包(12)的上端相连且设置在废气余热锅炉(8)上部的低压过热器(22);其中,除氧器兼低压汽包(12)下端通过管道经给水泵(14)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减压阀(15)与烟气余热锅炉(3)下部的省煤器(39)的进口连通,该烟气余热锅炉(3)的省煤器(39)的出口与烟气余热锅炉(3)一侧的低压汽包(40)相连,该低压汽包(40)与烟气余热锅炉(3)中部的蒸发器(37)连通,该低压汽包(40)还与烟气余热锅炉(3)上部的过热器(23)的进口连通;另一路与废气余热锅炉(8)下部的省煤器(38)的进口相连,该废气余热锅炉(8)的省煤器(38)的出口与位于废气余热锅炉(8)一侧的中压汽包(13)连通,该中压汽包(13)与废气余热锅炉(8)上部的中压蒸发器(24)连通,该中压汽包(13)还与位于废气余热锅炉(8)顶部的中压过热器(21)进口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烧结余热发电热力系统中还设置有连接在汽轮发电机(18)的输出端上的稳压电源输出系统,该稳压电源输出系统包括温度报警电路、稳压电源电路以及与该稳压电源电路相连接的蓄电池或用电设备;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又由稳压电路与电源电路组成;所述温度报警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放大芯片IC1,时基电路芯片IC2,一端与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相连接的热敏电阻RT1,一端与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串接在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与Vcc‑引脚之间的电阻R11,一端与放大芯片IC1的IN‑引脚相连接、另一端经滑动变阻器R2后与放大芯片IC1的Vcc‑引脚相连接的电阻R13,正极与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8,一端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感L1,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6,P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4后与放大芯片IC1的OFFSET引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5,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Discharge引脚相连接的电阻R17,一端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Discharge引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egger引脚相连接的电阻R18,正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egger引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0,正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Control voltage引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3,正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Output引脚相连接、负极经喇叭P后与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1,正极与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9后与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2,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9组成;其中,放大芯片IC1的Vcc+引脚直接与输入端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接地、且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与放大芯片IC1的PFFSET引脚相连接、且该三极管VT5的基极接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时基电路芯片IC2的Reset引脚相连接,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egger引脚与该时基电路芯片IC2的Threshold引脚相连接,时基电路芯片IC2的GND引脚接地,时基电路芯片IC2的Vcc引脚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