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03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管夹,所述双管夹包括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其中,所述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以距离可调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管夹中两个管夹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从而大大提高了通用性,能够减少双管夹的种类,由此降低供应链的备货工作量,减少生产现场的安装时间,提高装配质量,降低售后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管夹。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线束与其它管状零件间的连接采用固定距离的双管夹。若安装距离变化,则需要更换一个双管夹。从而,导致双管夹种类繁多,在不同使用场合使用不同距离的双管夹,增加了供应链的备货工作量,影响生产现场的安装时间,且有装错的风险,此外增加了售后维护的成本。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管夹,所述双管夹包括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以距离可调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管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可调节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在锁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变化,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相对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卡槽;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以可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在其卡接位置,所述卡销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所述卡槽内,阻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脱出位置,所述卡销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所述卡槽脱出,允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相对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卡槽以等间距方式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沿一弧线延伸,所述卡槽沿所述弧线等间距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邻接第一连接部,以引导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卡销以可弹性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枢接部,所述枢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部和转动部连接,所述驱动部和转动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卡销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上,在所述驱动部由外力驱动而相对于枢接部转动时,所述转动部随所述驱动部一起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卡销从其卡接位置运动至脱出位置。优选地,所述卡销与所述枢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驱动部的远端与所述枢接部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左右对称结构,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左右对称结构,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卡销。优选地,所述卡销的末端具有倒角,以便于插入所述卡槽。本专利技术的双管夹中两个管夹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大大提高了双管夹的通用性。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双管夹的种类,在不同使用场合可以使用同一双管夹,由此降低供应链的备货工作量、减少生产现场的安装时间,提高装配质量,降低售后维护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管夹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双管夹在短距离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双管夹在长距离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和图5是图1所示双管夹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附图标记:100第一管夹212枢接部110第一连接部213驱动部111连接主体213a驱动部的远端112卡齿214转动部113卡槽215卡销120第一夹持部220第二夹持部200第二管夹300管210第二连接部211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管夹包括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且所述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以距离可调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此种双管夹中两个管夹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大大提高了双管夹的通用性。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双管夹的种类,在不同使用场合可以使用同一双管夹,由此降低供应链的备货工作量、减少生产现场的安装时间,提高装配质量,降低售后维护的成本。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管夹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所示的双管夹包括以距离可调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双管夹的短距离使用状态参见图2,此时两个管夹之间的距离为a;长距离使用状态参见图3,此时两个管夹之间的距离为b。如图2-6所示,第一管夹100包括第一夹持部120和与第一夹持部1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0。第一夹持部120用于夹持管线或线束,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二管夹200连接。第二管夹200包括第二夹持部220和与第二夹持部22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0。第二夹持部220用于夹持另一管线或另一线束,第二连接部210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210以可调节方式连接至第一连接部110,由此调节第一管夹100与第二管夹200之间的距离,即调节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22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实际使用情况下管线与线束之间的距离。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10能够在锁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转换或变化。具体地,第二连接部210能够在锁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弹性变形,其中,锁止状态为自由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第二连接部210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210和第一连接部110不能够相对运动。在所述释放状态,第二连接部210和第一连接部110能够相对运动,即沿着中心轴线方向相对滑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实现距离可调式连接。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管夹上设置有引导槽与安装孔。第二管夹上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限位孔。在使用时,第二管夹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夹的引导槽内,且能够在引导槽内滑动。通过选择连接部上的限位孔与第一管夹上的安装孔对准,并以螺纹连接件进行连接,来实现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距离可调连接。回到图示实施例,参见图6,第一连接部110为左右对称结构,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卡槽113。可以理解的是,卡槽113与卡齿112交替设置,且在第一连接部110的连接主体1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利的是,卡槽113在连接主体111上以等间距设置。第一连接部110部分地套接在第二连接内,两者能够相对滑动(参见图6)。如图所示,连接主体111沿一弧线延伸,从而卡槽113沿所述弧线等间距分布。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管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管夹,包括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以距离可调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夹,包括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00)和第二管夹(200)以距离可调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管夹(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所述第二管夹(200)包括第二连接部(21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设置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卡槽(113);第二连接部(210)上设置有卡销(215),所述卡销(215)以运动方式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10)上,在其卡接位置,所述卡销(215)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的所述卡槽(113)内,阻止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其脱出位置,所述卡销(215)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的所述卡槽(113)脱出,允许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之间的相对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0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第一夹持部(120),所述第二管夹(20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10)的第二夹持部(22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10)以可调节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0),所述第二连接部(210)能够在锁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变化,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第二连接部(2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固定连接,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第二连接部(2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之间能够相对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部(12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0)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的卡槽(113)以等间距方式设置。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清韩守宁沈徐辉冯若纳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