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弯曲式深松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871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弯曲式深松犁,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前部设有固定座(5)和犁,所述犁为一板状体,犁的上部为犁柱(1),犁柱(1)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下部为犁体(15),犁体(15)为自由端,所述犁体(15)上设有深松板(11),深松板(11)为板状体,且与犁体(15)部分贴合固定,深松板(11)的尺寸比犁体(15)大,所述犁体(15)与深松板(11)的下部设有深松齿(13),深松齿(13)的前部设有深松齿尖(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犁体轻便,工作阻力小,深松作业时犁体不易变形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弯曲式深松犁,特别适合于对农田进行保护性深松作业。
技术介绍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同时,新疆也是干旱地区,降雨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农业为灌溉类型农业,农业用水的80%以上靠灌溉完成。在农业机耕作业中使用铧式犁翻耕土壤,种植休闲阶段地表裸露的耕作方式,长期以来是我国北方旱地传统农业采取的主要耕作方式。翻耕作业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是长期翻耕的耕作方式使作业区土壤在种植休闲阶段失去植被保护,导致地表水土流失加剧,成为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因此,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多年实施保护性耕作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壤变硬,容重增大,严重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和其对水分、养料的吸收,作物产量普遍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垦区之一,由于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各种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土壤被车轮压实,近年来实施免耕播种,加之化肥、废旧地膜污染,多数耕地有效耕层仅为20cm左右,20cm以下是一层厚度为8?12cm,容重超过1.5g/cm3,硬度为普通耕层3倍的坚实犁底层。坚硬的犁底层阻碍了植株的根系发育和灌溉水分的渗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土壤的保墒。试验研宄表明,只有通过深松机具深松作业,才能彻底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减小植株根系穿透阻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作物根系生态条件,增加作物产量。使用性能优良的深松犁疏松土壤,加深耕深而不翻转土壤,使地表继续保持植被覆盖,减轻土壤风蚀与水蚀,增加雨水的渗透能力,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深松作业能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蓄水保墒性能;通过深松作业能调节土壤耕层的固、液、气三相比例,对旱地作物的抗旱增产具有很好的效果。传统翻耕作业存在动土量大,对地表土壤破坏较大,会将地底的生土层翻至地表,不利于水土保墒。同时,深松机具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犁体沉重,工作阻力大,深松作业时犁体结构经常会受到损坏,犁体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犁体轻便,工作阻力小,深松作业时犁体不易变形的弯曲式深松犁。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前部设有固定座(5)和犁,所述犁为一板状体,犁的上部为犁柱(1),犁柱(I)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下部为犁体(15),犁体(15)为自由端,所述犁体(15)上设有深松板(11),深松板(11)为板状体,且与犁体(15)部分贴合固定,深松板(11)的尺寸比犁体(15)大,所述犁体(15)与深松板(11)的下部设有深松齿(13),深松齿(13)的前部设有深松齿尖(12)。实际使用时:该型犁所进行的深松作业是一种只疏松耕作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保护性抗旱耕作方式,并且该犁采用优质钢板切割、冲压制作,取代了传统的铸铁浇铸件,既简化了犁体结构和制造工艺,又减轻了深松犁整体重量。实际使用时耕深可达50cm,可有效对耕作土壤进行彻底深松。犁柱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几何曲线,又起到了主犁壁的作用。深松板、深松齿和深松齿尖等损耗件,可方便快捷地安装拆卸。进行深松作业时犁耕阻力较小,既进行了深松作业又减小了功率消耗。上述犁体(15)呈弧形。上述牵引架分为上牵引板(7)和下牵引板⑶。上述机架(2)后部设有碎土机构,所述碎土机构包含碎土棍转轴(9)和设置在碎土棍转轴(9)两端的固定盘(14),两固定盘(14)之间设有碎土棍(4) ο实际使用时:由于机架(2)后部设有碎土机构,在实际作业时可对深松作业之后地表进行碎土、整形。实际使用时:犁耕深度超过犁底层或土壤自然形成的粘盘层分布深度,可以达到40?50cm左右。经过深松作业之后疏松土壤,加厚活土层,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便于吸收新疆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从而提高地温。与传统的翻耕作业相比:打破了犁底层,形成耕层的“海绵区”,吸收了新疆地区稀少而宝贵的降雨;尽量减小耕作土壤表面扰动,使地表继续保持植被覆盖,防止田间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扩大了作物根系生活的区域,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与现有同类设备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犁体轻便,工作阻力小,深松作业时犁体不易变形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不:I是犁柱,2是机架,3是支架,4是碎土棍,5是固定座,6是牵引架,7是上牵引板,8是下牵引板,9是碎土棍转轴,10是碎土棍轴承支座,11是株松板,12是株松齿尖,13是株松齿,14是固定盘,15是舉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3,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⑵,机架⑵上设有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前部设有固定座(5)和犁,所述犁为一板状体,犁的上部为犁柱(1),犁柱(I)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下部为犁体(15),犁体(15)为自由端,所述犁体(15)上设有深松板(11),深松板(11)为板状体,且与犁体(15)部分贴合固定,深松板(11)的尺寸比犁体(15)大,所述犁体(15)与深松板(11)的下部设有深松齿(13),深松齿(13)的前部设有深松齿尖(12)。实际使用时:该型犁所进行的深松作业是一种只疏松耕作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保护性抗旱耕作方式,并且该犁采用优质钢板切割、冲压制作,取代了传统的铸铁浇铸件,既简化了犁体结构和制造工艺,又减轻了深松犁整体重量。实际使用时耕深可达50cm,可有效对耕作土壤进行彻底深松。犁柱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几何曲线,又起到了主犁壁的作用。深松板、深松齿和深松齿尖等损耗件,可方便快捷地安装拆卸。进行深松作业时犁耕阻力较小,既进行了深松作业又减小了功率消耗。上述犁体(15)呈弧形。上述机架(2)后部设有碎土机构,所述碎土机构包含碎土辊转轴(9)和设置在碎土棍转轴(9)两端的固定盘(14),两固定盘(14)之间设有碎土棍(4) ο实际使用时:由于机架(2)后部设有碎土机构,在实际作业时可对深松作业之后地表进行碎土、整形。实际使用时:犁耕深度超过犁底层或土壤自然形成的粘盘层分布深度,可以达到40?50cm左右。经过深松作业之后疏松土壤,加厚活土层,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便于吸收新疆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从而提高地温。与传统的翻耕作业相比:打破了犁底层,形成耕层的“海绵区”,吸收了新疆地区稀少而宝贵的降雨;尽量减小耕作土壤表面扰动,使地表继续保持植被覆盖,防止田间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扩大了作物根系生活的区域,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主权项】1.一种新型弯曲式深松犁,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前部设有固定座(5)和犁,所述犁为一板状体,犁的上部为犁柱(1),犁柱(I)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下部为犁体(15),犁体(15)为自由端,所述犁体(15)上设有深松板(11),深松板(11)为板状体,且与犁体(15)部分贴合固定,深松板(11)的尺寸比犁体(15)大,所述犁体(15)与深松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弯曲式深松犁,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机架(2)的前部设有固定座(5)和犁,所述犁为一板状体,犁的上部为犁柱(1),犁柱(1)与固定座(5)固定连接,下部为犁体(15),犁体(15)为自由端,所述犁体(15)上设有深松板(11),深松板(11)为板状体,且与犁体(15)部分贴合固定,深松板(11)的尺寸比犁体(15)大,所述犁体(15)与深松板(11)的下部设有深松齿(13),深松齿(13)的前部设有深松齿尖(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云何兴村秦朝民贾立波郑炫李帆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