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中空ZnFe2O4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与人类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的矛盾以及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导致目前全球变暖、疾病肆虐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促使人们寻求清洁环保的替代能源。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和循环稳定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大量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锂离子电池极有可能替代石油成为动力汽车的动力源。负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获得高性能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关键。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多使用碳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锂枝晶”的形成,容易造成电池短路引发爆炸,且石墨类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因此寻找安全性能更好、比容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新型负极材料,已成为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焦点。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可以综合运用各单一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活性,有效调控电池的工作电压和可逆容量,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极具潜力的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ZnFe2O4以多种储锂机制 ...
【技术保护点】
锂离子电池中空ZnFe2O4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中空ZnFe2O4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制备糖颗粒:将糖溶于水中,并磁力搅拌混匀,得到浓度为0.5mol/L~2.0mol/L均相混合糖溶液,然后在温度为180℃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糖颗粒;二、制备碳微球:将糖颗粒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1℃/min~3℃/min从室温升温至500℃,然后在氮气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5℃/min~10℃/min从温度为500℃升温至700℃~1200℃,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到碳微球;三、制备碳微球悬浊液:将碳微球加入蒸馏水中,并磁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离子电池中空ZnFe2O4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中空ZnFe2O4纳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制备糖颗粒:将糖溶于水中,并磁力搅拌混匀,得到浓度为0.5mol/L~2.0mol/L均相混合糖溶液,然后在温度为180℃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糖颗粒;步骤一中所述的糖为葡萄糖或蔗糖;二、制备碳微球:将糖颗粒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1℃/min~3℃/min从室温升温至500℃,然后在氮气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5℃/min~10℃/min从温度为500℃升温至700℃~1200℃,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到碳微球;三、制备碳微球悬浊液:将碳微球加入蒸馏水中,并磁力搅拌2h~4h,得到碳微球悬浊液;步骤三中所述的碳微球的质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g:(20mL~30mL);四、制备锌-铁混合溶液:将锌源化合物和铁源化合物依次加入溶剂中,搅拌至锌源化合物和铁源化合物完全溶解,得到锌-铁混合溶液;步骤四中所述的锌-铁混合溶液中Zn2+与Fe3+的摩尔比为1:2;步骤四中所述的锌源化合物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g:(120mL~180mL);五、制备锌-铁-乙二醇-尿素混合溶液:向锌-铁混合溶液中加入乙二醇和尿素,并磁力搅拌2h~4h,得到锌-铁-乙二醇-尿素混合溶液;步骤五中所述的锌-铁混合溶液中锌源化合物的质量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g:(200mL~250mL);步骤五中所述的锌-铁混合溶液中锌源化合物与尿素的质量比为1:(4~5);六、制备共混物:将碳微球悬浊液与锌-铁-乙二醇-尿素混合溶液混合,并磁力搅拌混匀,得到共混物;步骤六中所述的碳微球悬浊液与锌-铁-乙二醇-尿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丽霞,方涛,陈立钢,王明,刘光跃,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