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蓬松型皮胶原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0804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蓬松型皮胶原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医用纯化猪真皮为原料,在维持猪皮胶原纤维三维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将其经反复碱膨胀、酸膨胀,使猪皮胶原纤维得到适度的分离和松散,再经碳化二亚胺改性、冻干、回湿、机械蓬松、灭菌等工艺,最终制备得到了一种棉絮状的蓬松型皮胶原止血材料。该材料完整地保留了天然猪皮胶原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与普通胶原材料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蓬松型皮胶原的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更优,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等生物学性能,又具备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的功能,可用于创伤修复中的快速有效止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等优良生物学性能的蓬松型皮胶原的止血材料的制备,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在大部分的外科和创伤手术中,会伴随着创面的大量出血,从而使患者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制备得到快速有效的止血材料一直是医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在手术及创伤修复应用过程中还是以四头带、止血带和绷带等传统止血材料为主,此类传统型的材料止血效果差,消耗大,且不便于保存。近年来,随着对新型快速可吸收止血材料研究的增加,皮胶原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及可降解性等优良生物学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皮胶原作为一种生物学性能良好的医用材料,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降解性且无毒副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创口的复合;另一方面,皮胶原特有的微孔结构使得胶原基材料具有很好的渗透性,有利于生物因子的生长扩散;其良好的粘附性,可以诱导并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但卫华,李志强,廖隆理,等.皮胶原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皮革化工,2004,21(5):24-29)]。而对于皮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蓬松型皮胶原止血材料,是一种棉絮状的新型止血材料,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絮状物,棉花状,无肉眼可见的杂物和变色;(2)重金属含量:≤10μg/g(m/m);(3)脂质体:≤1%(m/m);(4)羟脯氨酸含量:不小于总蛋白含量的9%(m∕m);(5)细胞毒性: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1级;(6)止血时间:20~60s。

【技术特征摘要】
1.蓬松型皮胶原止血材料,是一种棉絮状的新型止血材料,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絮状物,棉花状,无肉眼可见的杂物和变色;
(2)重金属含量:≤10μg/g(m/m);
(3)脂质体:≤1%(m/m);
(4)羟脯氨酸含量:不小于总蛋白含量的9%(m∕m);
(5)细胞毒性: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1级;
(6)止血时间:20~60s。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蓬松型皮胶原止血材料,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医用纯化猪真皮前处理: 取医用纯化猪真皮,将其剪成5~20mm×5~20mm的规则小块,接着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3~5次,再用pH为7.5 的Tris-NaCl缓冲溶液浸泡2~4h;倾去缓冲液,用超纯水继续反复漂洗皮片3~5次,沥水备用;
(2)碱膨胀:向不锈钢转鼓中投入按皮片重2.0%~7.0%的氢氧化钠,超纯水调节液比至3.0~5.0,待氢氧化钠充分溶解后,加入皮片,碱膨胀作用2~4h,检测医用纯化猪真皮的膨胀情况,倾去碱液。
3.之后,按上述碱膨胀工艺重复3~6次,便得到碱膨胀纯化猪真皮;
(3)水洗:加超纯水调节液比为3.0~5.0,常温下水洗10~30min,反复水洗3~5次,倾去废液,沥水;
(4)酸膨胀:将液比为3.0~5.0、pH值为2.0~4.0的醋酸溶液投入不锈钢转鼓对皮片进行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卫华刘科但年华刘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