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倒档锁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66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有包括旋转轴的倒档锁定装置,所述旋转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适于围绕其纵向轴线转动;以及锁定件,该锁定件连接至所述旋转轴并且对准从所述传动装置的换档鼓伸出的止动件安置。所述锁定件的初始位置防止所述换档鼓与所述倒档齿轮接合。所述旋转轴的转动使所述锁定件翻转从而偏离所述止动件并且允许所述换档鼓与所述倒档齿轮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机动车辆的倒档锁定 机构。
技术介绍
以全地形车辆(atv)举例,atv—般包括分别悬挂在车身框架的 前端上的前轮和后端上的后轮。手柄杆和座位安装在车架上。例如发动 机等动力单元也安装在车架上并且产生推动atv所需的动力。设置传动装置以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前轮、后轮或者同时传递给前轮和 后轮从而驱动atv。 一般,当未使用atv时,atv的驾驶员将传动装 置设为空档或传动位置,优选位于传动位置以固定atv。和许多机动车辆中的标准配置一样,atv的传动装置一般包括当需 要时使机动车辆倒车的倒档齿轮。像许多其它跨座式机动车辆一样,通 过将传动装置从空档位置减到第一前进档,然后再一次减档至倒档来接 合atv的传动装置的倒档齿轮。与atv的驾驶员相关联的换档操作一 般通过具有位于手柄杆的左手侧的离合器手柄的换档踏板来实施。在操作中,顾名思义,全地形车辆(atv)通常用于不平地形。在 不平地形中,当atv的驾驶员减档至第一档或空档位置时,驾驶员有 可能意外地减档至倒档而atv仍然在向前行进。这样会损坏传动装置。已经存在有倒档锁定机构并且将其安装在atv上用于防止在atv 仍然向前行进时意外地换档至倒档。现有技术的倒档锁定机构一般包括 致动锁定件轴,该致动锁定件轴平行安装于atv的传动装置的换档鼓, 通过向后或向前运动与换档鼓接合或分离。那些致动锁定件轴平行于换缺点是,在对准换档鼓以将致动器(杆或其它)安置在传动装置外部并 致动锁定件轴的区域中,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档位选择器一般与传动装 置一侧上的换档鼓以及传动装置另一侧上的链轮对准。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机构用以防止意外地换档至倒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改善一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 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倒档锁定机构的传动装置。 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输出齿轮的输出轴;位于壳 体内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输入齿轮的输入轴;安装在位于输出轴与输入 轴之间的轴上的倒档齿轮;至少一个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输出齿轮和至少 一个输入齿轮中的一个的换档拨叉;具有旋转轴线的旋转换档鼓,所述 换档鼓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换档拨叉,换档鼓与所述至少一个 换档拨叉配合,从而在换档鼓旋转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输出齿轮、所述 至少一个输入齿轮和所述倒档齿轮中的至少一个,换档鼓具有主体以及 从该换档鼓的主体伸出的止动件;包括旋转轴的倒档锁定装置,所述旋 转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适于围绕其纵向轴线转动;以及连接至旋转轴并 且对准换档鼓安置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初始位置和第二位置,该 初始位置是该锁定件与换档鼓的止动件对准并且防止换档鼓旋转至与 倒档齿轮接合,该第二位置是所述锁定件没有对准换档鼓的止动件并且 允许换档鼓旋转以至于与倒档齿轮接合,其中,锁定件通过旋转轴围绕 其纵向轴线的转动从初始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再一方面,倒档锁定装置的旋转轴的纵向轴线基本垂直于换档鼓的 旋转轴线。再一方面,倒档锁定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旋转轴的一端的杆,所 述杆包括连接件,所述杆延伸到传动装置壳体之外并且适于连接至由机 动车辆的驾驶员控制的致动器。再一方面,倒档锁定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旋转轴的一端的杆,所 述杆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适于连接至由机动车辆的驾驶员控制的致 动器。另一方面,所述杆设置在传动装置壳体的外部并且在传动装置壳体 的后部延伸。另一方面,换档鼓的主体大体呈圆柱状;锁定件邻近换档鼓安置并 且包括与换档鼓的大体呈圆柱状的主体一致的弯曲型面。又一方面,倒档锁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使锁定件朝其初始锁定位置偏 置的弹簧。另一方面,锁定件包括延伸部,该延伸部适于当锁定件处于其初始 锁定位置时防止锁定件在螺旋弹簧的力的作用下过度旋转。为了这些应用的目的,术语"基本垂直于"的意思是形成离90度 角偏差±15度,或者75度到125度之间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都具有至少一个上述的目的和/或方面,但不 必具有上述全部。应当理解,通过试图达到上述目的而得到的本专利技术的 一些方面可能不满足这些目的和/或满足这里不做详细描述的其它目 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的和/或可替换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将通 过下列说明、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而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和其它方面及其更多特性,参照以下结合附 图的描述,其中图1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传动装置的全地形车辆的左侧视图2是图1所示的全地形车辆的右侧视图3是拆除了传动装置壳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传动装置的内部部件的左前侧立体图4是图3所示的传动装置的内部部件的右后侧立体图5是图3所示的传动装置的内部部件的后右侧立体图,其中一些 内部部件处于第二位置;图6是图5所示的传动装置的内部部件的左前侧立体图;以及图7是图1所示的车辆的发动机/传动装置组件的局部左后侧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尽管本专利技术在此处描述为安装在ATV中,但是本专利技术还能够用于 其它类型的机动车辆中。图l和图2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防止意外换档 至倒车档的机构的ATV10。机动车辆10具有一对前轮组件12和一对后 轮组件13。 ATV10包括跨座17和转向系统,该跨座17位于发动机/传 动装置组件34上方,该转向系统包括向前轮组件12传递驾驶员的转向 指令的手柄杆20形式的转向构件。ATV10还具有车身22和前保险杠 14。ATV10包括车架16,用于支撑和容纳位于前轮组件12和后轮组件 13之间的发动机/传动装置组件34。在ATV10后部延伸的消音器39与 ATV10的排气系统连接。前轮组件12通过前悬架系统24与车架16的 前部连接,所述前悬架系统24包括设置在车架16两侧的减震器/螺旋 弹簧组件23。后轮组件13通过包括减震器/螺旋弹簧组件26的后悬架 系统25连接车架16的后部。发动机/传动装置组件34包括直接与传动 装置38连接的发动机36。传动装置38可整体或部分与发动机36的壳 体整合。传动装置38包括一系列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齿轮和换档机构, 以在特定情况下具有合适的传动比。传动装置38操作性地连接到发动 机36以传递发动机的转矩。发动机的转矩从发动机36传递到传动装置 38,然后通过链轮和驱动链条40从传动装置38传递到后轮组件13以 向ATV10提供动力。尽管所示的ATV10属于后轮驱动类型,但是ATV10也可以属于全轮驱动或前轮驱动的机动车辆。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还可以通过驱动轴将发动机的转矩从传动装置38传递到后轮组件13和/或 前轮组件12以向ATV10提供动力。参照分别从传动装置38的右前侧(图3 )和传动装置38的左后侧 (图4)示出传动装置38的内部部件(齿轮和换档机构)的图3和图4, 能够看到传动装置38的主要内部部件包括输出轴70,其具有一系列安 装在输出轴70上的输出齿轮75;输入轴68,其具有一系列安装在其上 的输入齿轮79(图3);换档鼓86和链轮57。输出轴70通过壳体轴承 74支撑,而输入轴68通过第二壳体轴承76支撑。链轮57连接至输出 轴70的一端以向机动车辆10的轮12或13传递动力。输入轴68的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壳体; 输出轴,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输出齿轮; 输入轴,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输入齿轮; 倒档齿轮,其安装在位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之间的轴上;  至少一个换档拨叉,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输出齿轮和至少一个输入齿轮中的一个; 具有旋转轴线的可旋转的换档鼓,所述换档鼓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换档拨叉,所述换档鼓与所述至少一个换档拨叉配合,从而在所述换档鼓旋转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 输出齿轮、所述至少一个输入齿轮和所述倒档齿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换档鼓具有主体以及从所述换档鼓的主体伸出的止动件; 包括旋转轴的倒档锁定装置,所述旋转轴具有纵向轴线并且适于绕其纵向轴线转动;以及 锁定件,其连接至所述旋转轴并且对准 所述换档鼓安置,所述锁定件具有初始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该锁定件对准所述换档鼓的所述止动件并且防止所述换档鼓旋转至与所述倒档齿轮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定件没有对准所述换档鼓的止动件并且允许所述换档鼓旋转以允许所述倒档齿轮接合,其中,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旋转轴绕其纵向轴线的转动从初始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兰恩斯曼
申请(专利权)人:BRP罗泰克斯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