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仲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9557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由以下重量的药材制备而成:黄芪10-20g,川芎10-15g,防风8-15g,肉桂10-20g,细辛5-10g,三七6-8g,当归10-20g,牛大力8-10g,路路通10-18g,红花5-10g,桃仁2-8g,甘草15-20g,白芍15-25g,小茴香10-15g,干姜10-18g,沉香10-18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标本兼治、治疗和保健两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I)非淄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2)慢作用抗风湿药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药材制备而成:黄芪10‑20g,川芎10‑15g,防风8‑15g,肉桂10‑20g,细辛5‑10g,三七6‑8g,当归10‑20g,牛大力8‑10g,路路通10‑18g,红花5‑10g,桃仁2‑8g,甘草15‑20g,白芍15‑25g,小茴香10‑15g,干姜10‑18g,沉香10‑18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仲新
申请(专利权)人:陆仲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