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发电装置及开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791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发电装置及开关,其中自复位发电装置包括磁发电模块、弹性复位结构,磁发电模块和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且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一压缩状态;弹性复位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带动磁发电模块从上限位置运动到下限位置,改变了磁发电模块内的磁通量,使磁发电模块产生电能;在外力消失时,弹性复位结构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克服磁发电模块的磁力并带动磁发电模块从下限位置回到上限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复位发电装置用于开关中时,对开关的结构设计的限制较小,可灵活调节参数,大大的方便了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复位发电装置及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线开关中有使用电池来实现电源功能的,也有在开关内部设置发电装置来实现电源功能。在具有复位功能的自发电开关中,通过一次按压开关来同时实现自复位发电装置发电和信号传输的目的,但目前市面上的自复位发电开关均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开关内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的各部件装配复杂、且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用户操作自复位发电装置需要较大的力度这就会使得发电装置的合格率很难达到要求,且给开关的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限制,对用户的体验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降低自复位发电装置的装配复杂度,减小自复位发电装置对开关结构的限制,同时也为了降低用户操作开关的力度、提高用户的体验度,亟需一种设计简单、可灵活调节操作力度、对开关结构设计限制较小的自复位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可灵活调节操作力度、对开关结构设计限制较小的自复位发电装置及开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复位发电装置,包括磁发电模块、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磁发电模块和所述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且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带动所述磁发电模块从上限位置运动到下限位置,改变了所述磁发电模块内的磁通量,使所述磁发电模块产生电能;在外力消失时,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磁发电模块的磁力并带动所述磁发电模块从下限位置回到上限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弹性复位结构为扭簧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扭簧结构为双扭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双扭簧包括第一簧体、第二簧体和连接两个簧体的U型连杆,所述U型连杆与所述磁发电模块连接,双扭簧还包括与第一簧体连接的第一安装杆及与第二簧体连接的第二安装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磁发电模块包括具有线圈的磁路和磁铁,所述弹性复位结构与所述具有线圈的磁路或者磁铁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具有线圈的磁路或所述磁铁上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蓄能模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蓄能模块为金属弹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具有线圈的磁路为E型磁路,所述磁铁为C型磁铁,C型磁铁与E型磁路交错咬合,该C型磁铁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复位发电装置中,所述具有线圈的磁路为E型磁路,所述磁铁为条状磁铁,条状磁铁与E型磁路的中间臂固定连接,形成跷跷板式,该条状磁铁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壳体、按键和自复位发电装置,所述自复位发电装置为上述方案中的自复位发电装置,该自复位发电装置固定在壳体内,且该自复位发电装置的弹性复位结构与按键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壳体、按键和自复位发电装置,所述自复位发电装置为上述方案中的自复位发电装置,该自复位发电装置固定在壳体内,且该自复位发电装置的U型连杆与按键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开关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U型连杆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第一支部位于第一限位柱之下,第二支部位于第二限位柱之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开关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簧体套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所述第二簧体套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上,所述第一安装杆卡在所述第--^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杆卡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复位结构降低了自复位发电装置的装配复杂度,减小自复位发电装置对开关结构的限制,同时也降低了用户操作开关的力度、提高用户的体验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自复位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复位的原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交错咬合式自复位发电装置中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一压缩状态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交错咬合式自复位发电装置中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二压缩状态的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跷跷板式自复位发电装置中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一压缩状态的示意图;和图4b是本专利技术跷跷板式自复位发电装置中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二压缩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复位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磁发电模块10和弹性复位结构30,磁发电模块10和弹性复位结构30连接,且弹性复位结构30处于第一压缩状态。具体的,弹性复位结构30可被压制在磁发电模块10之下与磁发电模块10连接。弹性复位结构30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带动磁发电模块10运动,即带动磁发电模块10从上限位置(即处于第一压缩状态的初始位置)运动到下限位置,改变磁发电模块10内的磁通量,产生电能;在外力消失时,弹性复位结构30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克服磁发电模块10的磁力并带动磁发电模块10从下限位置回到上限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结构30可选用扭簧结构,优选地可选择双扭簧(双扭簧的具体结构详见下文具体实施例)。采用双扭簧设计,不仅节省了发电时用户按压在发电模块上的力度,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发电装置对安装空间要求高的问题。磁发电模块10包括具有线圈的磁路11和磁铁12,通过磁路11和磁铁12之间发生运动,改变线圈内的磁通量,进而产生电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结构30可与具有线圈的磁路11连接,也可与磁铁12连接,只要能够带动磁路11和磁铁12相对运动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磁路11为E型磁路,磁铁12为C型磁铁,C型磁铁与E型磁路交错咬合,即该C型磁铁与弹性复位结构30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磁路为E型磁路,磁铁为条状磁铁,条状磁铁与E型磁路的中间臂固定连接,形成跷跷板式,该条状磁铁的一端与弹性复位结构30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磁发电模块10不限于图3a和图3b及图4a和图4b所示的两种发电结构,只要其包含具有线圈的磁路和磁铁,通过磁路和磁铁之间发生瞬时运动,改变线圈内的磁通量,进而产生电能的发电模块都可以。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线圈的磁路11或磁铁12上与弹性复位结构30连接的一端还可设置有蓄能模块20,即磁发电模块10通过蓄能模块20与弹性复位结构30连接。蓄能模块20可选用金属弹片。设置蓄能模块20可以使得磁发电模块10的磁路11和磁铁12之间发生瞬时运动,增强发电效果。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时,蓄能模块20压制弹性复位结构30处于上限位置(磁铁12处于实线处),即弹性复位结构30从自由状态压缩Θ i处于第一压缩状态;在需要发电时,向蓄能模块20施加压力F,直至按压蓄能模块20至下限位置(磁铁12处于虚线处),即弹性复位结构30从第一压缩状态压缩Θ 2处于第二压缩状态,磁发电模块10被驱动实现发电效果,且因为弹性复位结构30处于第二压缩状态,即在解除按压后,弹性复位结构30在自身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复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发电模块、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磁发电模块和所述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且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带动所述磁发电模块从上限位置运动到下限位置,改变了所述磁发电模块内的磁通量,使所述磁发电模块产生电能;在外力消失时,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磁发电模块的磁力并带动所述磁发电模块从下限位置回到上限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科邹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