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之光专利>正文

套式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25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机动车用的套式脚蹬,其特征是在脚蹬的两端各有一突出的细长孔,孔中分别连接有长条形的带子。套式脚蹬解决了现有脚蹬只能单向受力的缺陷,并且实现了均匀传力,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消耗。(*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各种非机动车脚蹬的改进。经过长期发展,现有的以自行车和三轮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脚蹬上的改进不大,仍存在如下种种不足之处1、脚蹬的受力方向单一,既脚蹬只能承受向下的作用力;2、脚蹬受力传力不均,在脚蹬的旋转运动中,人只能在半圈用力,另外半圈用不上力;总之,由于现有脚蹬在受力传力上存在着缺陷,人在骑车行驶中,尤其是在顶风、上坡、负重、长距离和快速行驶中感到费力和疲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套式脚蹬,使脚蹬能在上下两个方向受力,并做到比较均匀的受力和传力,减少人在骑车行驶中的体力消耗。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脚蹬的两端,各加一个突起的细长孔,孔的突起方向相同,孔中能穿系各种长条形的带子。以下接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套式脚蹬的内端端片图。图2是套式脚蹬的外端端片图。图1中,螺杆孔(1)、(4)和端盖孔(3)为现有技术的已有特征,在端片的上部为细长孔(2)。图2中,(1)、(4)螺杆孔和端盖孔(2)为已有特征,细长孔(3)为本技术的特征。实施例使用时,通过将内端片、外端片和现有的脚蹬通用配件装配成套式脚蹬,在内、外端片的细长孔中分别穿接上条形状的两条带子,燃后将两根带子连接起来。人骑车时将脚放在带子和脚蹬之间,使脚蹬在上下两个方向受力,并且能较均匀的传力。与现有脚蹬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可以在上下两个方向上受力,改变了现有脚蹬受力方向单一的缺陷。2、人在骑车时可以均匀用力,整圈用力,改变了现有脚蹬只能半圈用力的缺陷。经估算使用套式脚蹬,比现有脚蹬省力约40%。从而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消耗,并使车速更快。权利要求1.一种非机动车用的套式脚蹬,其特征是在现有脚蹬的两端各有一细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式脚蹬,其特征是两端的细长孔,是在同一方向突起的细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套式脚蹬,其特征是在细长孔中分别连接有长条形状的带子。专利摘要一种非机动车用的套式脚蹬,其特征是在脚蹬的两端各有一突出的细长孔,孔中分别连接有长条形的带子。套式脚蹬解决了现有脚蹬只能单向受力的缺陷,并且实现了均匀传力,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消耗。文档编号B62M3/00GK2162425SQ9323076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赵之光 申请人:赵之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机动车用的套式脚蹬,其特征是在现有脚蹬的两端各有一细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之光
申请(专利权)人:赵之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