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脚蹬式足下垂矫正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因脑外伤、脊髓损伤引起的足下垂病人,临床上通常采用足底木板和弹力绷带将患足固定,运动时①改换体位,保持良肢位2 3h施行一遍,为保持体位要准备坐垫、软垫、浴巾、枕头等,侧卧位时背部要有依靠,偏瘫侧的膝下垫起,以保持下肢处于良肢位,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卧床时调整下肢保持轻度屈曲位;②四肢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瘫痪侧的上、下肢各关节作被动的屈伸运动,对足关节行背屈运动,这样I套15·次,I天做2次,午前午后各作I回,为促进瘫痪侧的被动运动,健侧自动运动也作同样的运作,当把足底木板和弹力绷带除去后,由于使用脚底木板和弹力绷带,压迫皮肤而出现皮肤异常,也有引起局部循环障碍,如此强行保持过度的肢体位置容易诱发和增强肌肉的痉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主动和被动运动的脚蹬式足下垂矫正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蹬式足下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脚跟座、下肢定位板、脚蹬垫和滑动杆,脚跟座呈与人体脚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蹬式足下垂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脚跟座、下肢定位板、脚蹬垫和滑动杆,脚跟座呈与人体脚跟相吻合的弧形,脚跟座上端与下肢定位板固定连接,下端与脚蹬垫相铰接,下肢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和固定带,脚蹬垫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杆和固定带,滑动杆一端与脚蹬垫相铰接,另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