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252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2:47
一种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包含一个壳座、一个蜗轮、一个第一轴座、一个衬垫、一个第二轴座及一支蜗杆。该蜗轮轴设于该壳座的一个空间中,该第一轴座安装于该壳座的一个第一轴孔,该衬垫安装于该第一轴座与该壳座之间,且具有一个能调整的厚度,该蜗杆能调整且安装于该壳座内部,并具有数个啮合于该蜗轮的啮合齿,所述啮合齿由一个第二端部朝一个第一端部逐渐增加齿厚。利用该衬垫的厚度能调整的特性,能适时消除齿隙,达到消除噪音、传动确实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加工机的减速装置,用于传递一个马达的动力的同时,能依续进行减速传送。一般的减速装置是由数个正齿轮所构成,当减速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部份正齿轮可能产生磨损而会产生噪音及影响加工的准确性。若要消除上述的问题可能需要更换所述正齿轮,相当浪费。再者,以正齿轮构成的减速装置,为了达到较佳的减速比,会需要较多数量的齿轮,不但元件数量多、制造组配麻烦,且减速箱的体积会较大。基于传递扭力的考量,部分的减速装置会选择蜗杆与蜗轮的组合。但是就具有蜗杆与蜗轮的减速装置而言,消除齿隙成了必须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除齿隙且操作容易的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本技术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包含一个壳座、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蜗轮、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第一轴座、一个安装于该壳座与该第一轴座之间的衬垫、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第二轴座及一支安装于该壳座内部的蜗杆,该壳座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空间的周壁、一个沿一条轴线开设于该周壁且能连通至该空间的第一轴孔及一个与该第一轴孔同轴设置且能连通至该空间的第二轴孔,该周壁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轴孔的第一侧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且对应该第二轴孔的第二侧面,该蜗轮轴设于该壳座的空间中,该第一轴座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一轴孔的第一管部、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管部一侧的第一凸缘及一个由该第一管部朝该第一凸缘延伸且对应于该轴线的第一内孔,该第一凸缘具有一个垂直衔接于该第一管部的第一肩部,该衬垫安装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一肩部之间,且具有一对应于该轴线且可调整的厚度,该第二轴座安装于该第二轴孔,且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二轴孔的第二管部、一个连接于该第二管部一侧的第二凸缘、一个由该第二管部朝该第二凸缘延伸且对应于该轴线的第二内孔及数个套设于该第二内孔中的第二轴承,该第二凸缘具有一个垂直衔接于该第二管部且能抵止于该第二侧面的第二肩部,该蜗杆能沿该轴线调整且安装于该壳座内部,并具有一个轴设于该第一内孔的第一端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且轴设于该第二内孔的第二端部及数个介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啮合齿,所述啮合齿啮合于该蜗轮,且由该第二端部朝该第一端部逐渐增加齿厚。本技术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该衬垫具有一个呈半圆弧块状的第一弧段及一个呈半圆弧块状的第二弧段,该第一弧段与该第二弧段朝该轴线相互对合成中空环圈状。本技术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还包含数支穿过该第一轴座的凸缘及该衬垫的螺丝,所述螺丝锁固于该壳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啮合齿由该第二端部朝该第一端部逐渐增加齿厚,以及该衬垫能对应于该轴线进行厚度的调整,能在该蜗轮与该蜗杆之间产生齿隙时,通过调整该衬垫的厚度而使该蜗杆沿该轴线产生位移,且达到消齿隙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平面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壳座10、一个蜗轮20、一个第一轴座30、一个衬垫40、一个第二轴座50、一支蜗杆60及数个螺丝70 ο该壳座10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空间11的周壁12、一个沿一条轴线L开设于该周壁12且能连通至该空间11的第一轴孔13及一个与该第一轴孔13同轴设置且能连通至该空间11的第二轴孔14,该周壁12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轴孔13的第一侧面12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121且对应该第二轴孔14的第二侧面122。该蜗轮20轴设于该壳座10的空间11中,并具有数个轮齿21。该第一轴座30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一轴孔13的第一管部31、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管部31 —侧的第一凸缘32、一个由该第一管部31朝该第一凸缘32延伸且对应于该轴线L的第一内孔33、数个套设于该第一内孔33中的第一轴承34及数个环设于该第一凸缘32的第一锁孔35,该第一凸缘32具有一个垂直衔接于该第一管部31的第一肩部321。该衬垫40安装于该第一侧面121与该第一肩部321之间,且具有一个对应于该轴线L且能调整的厚度t。另外,该衬垫40具有一个呈半圆弧块状的第一弧段41、一个呈半圆弧块状的第二弧段42及数个分设于该第一弧段41与该第二弧段42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锁孔35的穿孔43,该第一弧段41与该第二弧段42朝该轴线L相互对合成中空环圈状。该第二轴座50安装于该第二轴孔14,且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二轴孔14的第二管部51、一个连接于该第二管部51 —侧的第二凸缘52、一个由该第二管部51朝该第二凸缘52延伸且对应于该轴线L的第二内孔53、数个套设于该第二内孔53中的第二轴承54及数个环设于该第二凸缘52的第二锁孔55,该第二凸缘52具有一个垂直衔接于该第二管部51且能抵止于该第二侧面122的第二肩部521。该蜗杆60能沿该轴线L调整且安装于该壳座10内部,并具有一个轴设于该第一内孔33并受到所述第一轴承34所支撑的第一端部61、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61且轴设于该第二内孔53的第二端部62及数个介于该第一端部61与该第二端部62之间的啮合齿63,该第二端部62受到所述第二轴承54所支撑,所述啮合齿63啮合于该蜗轮20的轮齿21,且由该第二端部62朝该第一端部61逐渐增加齿厚。该蜗杆60的第一端部61与所述第一轴承34呈紧配合,该第二端部62与所述第二轴承54呈松配合。所述螺丝70分别穿过该第一轴座30与该第二轴座50且锁固于该壳座10,且将该第一轴座30与该第二轴座50锁固于该壳座10上,所述螺丝70并能分别穿过该第一凸缘32的第一锁孔35、该衬垫40的所述穿孔43,以及该第二凸缘52的第二锁孔55。再如图2所示,当整体组配完成后,该蜗杆60的第二端部62受一个马达(见图1)传动,且利用所述啮合齿63啮合于该蜗轮20的轮齿21的作用,能达到减速传动的目的。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该蜗轮20的轮齿21可能产生磨损,导致所述轮齿21与所述啮合齿63之间产生齿隙,则操作人员将锁设于该第一轴座30的所述螺丝70拆下,且将该衬垫40的第一弧段41与该第二弧段42自该壳座10的第一侧面121与该第一肩部321之间拆下,并利用磨削方式调整该衬垫40的厚度t,调整后再将该衬垫40的第一弧段41与该第二弧段42安装至该壳座10的第一侧面121与该第一肩部321之间。在旋紧所述螺丝70且将该第一凸缘32朝该第一侧面121推移时,利用该蜗杆60的第一端部61与所述第一轴承34呈紧配合,该第二端部62与所述第二轴承54呈松配合的作用,能使得该第一轴座30带动该蜗杆60由图2的右侧朝左侧沿该轴线L产生位移,且使逐渐增厚的啮合齿63也朝左侧移动,能达到消除齿隙的目的。因此,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齿隙的调整操作相当容易且快速,能适时地消除齿隙,达到消除噪音、传动确实的目的。【主权项】1.一种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包含一个壳座、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蜗轮、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第一轴座、一个安装于该壳座与该第一轴座之间的衬垫、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第二轴座及一支安装于该壳座内部的蜗杆;其特征在于: 该壳座,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空间的周壁、一个沿一条轴线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导程蜗轮减速装置,包含一个壳座、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蜗轮、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第一轴座、一个安装于该壳座与该第一轴座之间的衬垫、一个轴设于该壳座的第二轴座及一支安装于该壳座内部的蜗杆;其特征在于:该壳座,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空间的周壁、一个沿一条轴线开设于该周壁且能连通至该空间的第一轴孔及一个与该第一轴孔同轴设置且能连通至该空间的第二轴孔,该周壁具有一个对应该第一轴孔的第一侧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且对应该第二轴孔的第二侧面;该蜗轮,轴设于该壳座的空间中;该第一轴座,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一轴孔的第一管部、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管部一侧的第一凸缘及一个由该第一管部朝该第一凸缘延伸且对应于该轴线的第一内孔,该第一凸缘具有一个垂直衔接于该第一管部的第一肩部;该衬垫,安装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一肩部之间,且具有一对应于该轴线且可调整的厚度;该第二轴座,安装于该第二轴孔,且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二轴孔的第二管部、一个连接于该第二管部一侧的第二凸缘、一个由该第二管部朝该第二凸缘延伸且对应于该轴线的第二内孔及数个套设于该第二内孔中的第二轴承,该第二凸缘具有一个垂直衔接于该第二管部且能抵止于该第二侧面的第二肩部;该蜗杆,能沿该轴线调整且安装于该壳座内部,并具有一个轴设于该第一内孔的第一端部、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且轴设于该第二内孔的第二端部及数个介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啮合齿,所述啮合齿啮合于该蜗轮,且由该第二端部朝该第一端部逐渐增加齿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锺义学
申请(专利权)人:晶傑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