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以及采用该开关单元的开关,其中具体涉及一种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100),包括壳体(1)以及依次串联的第一接线端(51)、电触头装置(3)、熔断装置(4)和第二接线端(52),其中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熔断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接线端(51)与所述第二接线端(52)分别穿过所述壳体(1)向外伸出,其中所述壳体(1)在一侧设有开口(11),使得通过该开口(11)能够直接观察到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所述熔断装置(4);以及所述开关单元(100)还设有一个能够封闭所述开口(11)的盖部(2)。(*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以及采用该开关单元的开关,其中具体涉及一种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100),包括壳体(1)以及依次串联的第一接线端(51)、电触头装置(3)、熔断装置(4)和第二接线端(52),其中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熔断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接线端(51)与所述第二接线端(52)分别穿过所述壳体(1)向外伸出,其中所述壳体(1)在一侧设有开口(11),使得通过该开口(11)能够直接观察到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所述熔断装置(4);以及所述开关单元(100)还设有一个能够封闭所述开口(11)的盖部(2)。【专利说明】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以及采用该开关单元的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开关功能的开关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熔断式开关的开关单元。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该开关单元的熔断式开关。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熔断式开关中,每个开关单元设有熔断装置和电触头装置。图1示出了一种根据现有技术的开关单元的布置。如图1所示,第一接线端51、电触头装置3’、熔断装置4以及第二接线端52串联,其中电触头装置3’、熔断装置4布置在壳体1’中。壳体1’在一侧(在图1中示出为上侧)设有开口 11’,用于观察和更换熔断装置4。该开口 11’可以通过盖部2’封闭。更换熔断装置4中的熔断器43时需取下盖部2’。但是在这种布置中,电触头装置3’相对于开口 11’被熔断装置4遮蔽。那么在更换熔断装置时,虽然已将开关断开,但是仍无法观察到电触头装置3’是否已实际断开。因此在断开失效时存在被电击的风险。此外,如图1所示的开关单元,实际上难以设置手柄,因此当设置手柄单元时,手柄处于OFF的时候刚好挡住盖部2’,使得盖部2’无法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包括:壳体和串联的第一接线端、电触头装置、熔断装置和第二接线端,其中所述电触头装置和熔断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向外伸出,其中所述壳体在一侧设有开口,使得通过该开口能够直接观察并更换所述电触头装置和所述熔断装置;以及所述开关单元还设有一个能够封闭所述开口的盖部。 相对于现有设计,通过这样的开口能够直接观察和接触到电触头装置,由此能够直观的观察电触头装置的实际连接或断开状态,由此避免在手柄失效时被电击的风险。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盖部包括:一第一盖件,该第一盖件能够遮盖开口的靠近所述电触头装置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盖件;以及一第二盖件,所述第二盖件能够遮盖所述开口的靠近所述熔断装置的第二开口部。更为有利的是,第一盖件与第二盖件是相互独立的。通过第一盖件与第二盖件的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开启遮蔽电触头装置或熔断装置的盖,而不对相邻的部件造成影响。而且这也为安装直接手柄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盖件能够以转动的方式打开和闭合。由此能够方便的打开第二盖件。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盖件上设有以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一观察窗,以及在所述第二盖件上设有以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二观察窗。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使操作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到电触头装置和熔断装置的实际状态,而无需打开或者取下盖件。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壳体中设有分隔壁,其将所述壳体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其中所述电触头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室中,以及所述熔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室中,以及其中第一开口部为所述第一室的开口,第二开口部为第二室的开口。通过设置分隔壁能够优化开关单元的组装和保护,并为相应的部件提供可能的支撑。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盖件能够绕一枢转连接部转动,所述枢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分隔壁上。通过将枢转连接部设置在分隔壁上能够节省第二盖件所需的安装空间,有利的利用分隔壁将第一室与第二室隔开。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分隔壁上设有通孔,其中,将所述电触头装置与所述熔断装置导电连接的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由此可以借助于分隔壁对连接件进行支承,而无须专门设计支承结构。 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所述开关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单元。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还包括:一手柄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和手柄,其中所述手柄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单元并排设置,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单元的设置电触头单元的一端,使得所述手柄旋转时不会经过所述开口的靠近所述熔断装置的区域。由此,可以在开关中使用直接手柄,而该手柄的运动不会影响熔断装置的第二盖件的开闭。这样的设计使得当手动将开关置于断开状态后,能够安全地、无障碍地打开遮盖熔断装置的第二盖件,方便地对熔断器进行更换。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依据现有技术的开关单元;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开关单元;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开关; 图4以立体图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开关。 附图标记列表 1 ;1’ 壳体 2 ;2’ 盖部 3;3’电触头装置 4 ;4’熔断装置 8分隔壁 9手柄装置 11 开口 12 第一室 13 第二室 21 第一盖件 22 第二盖件 23 第一观察窗 24 第二观察窗 31驱动轴 32第一活动触头 33第二活动触头 34第一固定触头 35第二固定触头 41第一连接端 42第二连接端 43熔断器 44第一连接头 45第二连接头 51第一接线端 52第二接线端 53导电连接部 81通孔 91本体 92手柄 100、101、102 开关单元 111第一开口 112第二开口 200开关 221枢转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开关单元100,该开关单元包括壳体1以及串联的第一接线端51、电触头装置3、熔断装置4和第二接线端52,其中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熔断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在依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壳体1上设有一个开口 11,使得通过该开口 11能够直接观察或者能够直接触及并更换电触头装置3和熔断装置4。 图2所示的依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开关单元100的电触头装置3包括一驱动轴31、从所述驱动轴31伸出并相对于所述驱动轴31位置固定连接的一第一活动触头32和一第二活动触头33以及一第一固定触头34和第二固定触头35。其中,所述驱动轴31能够在一个断开位置和一个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图2所示的位置为断开位置。其中,当所述驱动轴31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触头32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34接触,且所述第二活动触头33与所述第二固定触头35接触;以及其中,当所述驱动轴处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触头32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34断开,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熔断装置的开关单元(100),包括:一壳体(1)、串联的第一接线端(51)、电触头装置(3)、熔断装置(4)和第二接线端(52),其中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熔断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接线端(51)与所述第二接线端(52)分别穿过所述壳体(1)向外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在一侧设有开口(11),使得通过该开口(11)能够直接观察到所述电触头装置(3)和所述熔断装置(4);以及所述开关单元(100)还设有一个能够封闭所述开口(11)的盖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叶显胜,叶夷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