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明贞专利>正文

击力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66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击力自行车,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脚踏、大牙轮、后轮牙轮、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横梁为并列的双梁,有一飞轮垂直设置在两横梁之间,并由穿过飞轮圆心并固定连接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横梁上,在飞轮一侧的转轴上装有一小牙轮,有一根链条挂在小牙轮和后轮牙轮上,在飞轮另一侧的转轴上还活套一击轮和与其相连的牙轮,还有一根链条挂在与击轮连接的牙轮和与脚踏连接的大牙轮上,有一弯折状杠杆的支点铰链连接在靠击轮一侧的横梁上,杠杆一端连接一拉线,拉线另一端从车横梁穿出连接到车把的离和器上,杠杆的另一端可在离合器及拉线作用下拨动击轮与飞轮接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的技术改进,属于自行车制造
,具体说是一种击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虽轻便,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人们骑自行车时,还是比较费力,尤其是上坡或载重时,有踏不动的感觉,其牙盘和链条受力很大,很容易磨损。另外,因车把不能前后拉动,无法根据身高或速度或路况的不同需要,随时调节车把高度或前后位置。为节省人力,各种助力车、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但是,在给人们提供省力的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造价较高,维修、使用费用较高,使很多人望而却步。在许多城市已经限制或禁止助力车及摩托车上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省力、速度又快、且造价较低的自行车,使其成为便宜、省力、快捷、而又无环境污染的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击力自行车,其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既驾驶方便、省力、快捷、舒适,而又不会污染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击力自行车,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脚踏、大牙轮、后轮牙轮、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横梁为并列的双梁,有一飞轮垂直设置在两横梁之间,并由穿过飞轮圆心并固定连接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横梁上,在飞轮一侧的转轴上装有一小牙轮,有一根链条挂在小牙轮和后轮牙轮上,在飞轮另一侧的转轴上还活套一击轮和与其相连的牙轮,还有一根链条挂在与击轮连接的牙轮和与脚踏连接的大牙轮上,有一弯折状杠杆的支点铰链连接在靠击轮一侧的横梁上,杠杆一端连接一拉线,拉线另一端从车横梁穿出连接到车把的离和器上,杠杆的另一端可在离合器及拉线作用下拨动击轮与飞轮接触。所述的飞轮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横梁上,所述的击轮套在飞轮转轴上的一轴承外圈上,轴承内圈只可轴向移动,套在飞轮转轴上一弹簧一端顶在轴承内圈靠飞轮一侧,弹簧另一端顶在飞轮转轴上靠近飞轮凸环上,还有一弹簧一端与横梁内侧相连,另一端与杠杆接有拉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击轮及飞轮的接触面上设有环状摩擦片。所述的飞轮上方设置一防护罩,并固定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的车把中部固定连接的为一弯折管,弯折管下端与车前叉直管上部铰链连接,车把能前后拉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击力自行车在车架并列的双横梁之间设置的飞轮及击轮,通过脚踏、牙轮及链条传动机构,带动击轮在飞轮转上空转,在离合器拉线及杠杆的作用下,将空转的击轮与飞轮接触,使飞轮通过牙轮及链条带动后车轮转动。飞轮和击轮可储存能量,人们可以间歇用力,当下坡时仍然可以用力蹬,使击轮快速旋转储存能量,到上坡时再通过离合器的作用将击轮储存的能量传递给飞轮,给人们骑车提供快捷、省力、方便的方式。而现有的自行车下坡时,为了安全期间,不敢在用力蹬车,甚至还要刹车,浪费能量。因车把中部固定连接的为一弯折管,弯折管下端与车前叉直管上部铰链连接,所以,车把能前后拉动。想快速行驶时,可以将车把向前推卡在车前叉直管上端;慢骑和顺风、下坡时,车把可向后拉,使人感到舒适、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牢固,适应于厂家生产和各种自行车附加安装,而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击力自行车的主视图;图2为击力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本技术击力自行车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一种击力自行车,主要包括车架9、车轮12、车把1、脚踏17、大牙轮16、后轮牙轮11、链条10。所述的车架横梁6为左右并列的双梁,有一飞轮27垂直设置在两之间空隙内,并由穿过飞轮27圆心并与其固定连接的飞轮转轴21两端通过轴承20、25分别安装在两横梁6上。在飞轮转轴21伸出横梁6的一端上装有一小牙轮24,有一根链条10挂在小牙轮24和后轮牙轮11上。在飞轮27另一侧有一击轮8套在飞轮转轴21上的一轴承22外圈上,轴承22内圈只可轴向移动,套在飞轮转轴21上的弹簧23一端顶在轴承22内圈靠飞轮27的一侧,弹簧23另一端顶在飞轮转轴21上靠近飞轮27的凸环26上,使平常飞轮27与击轮8保持一定间隙。击轮8和一牙轮18相连,还有一根链条15挂在与击轮8相连的牙轮18和与脚踏17相连的大牙轮16上。有一弯折状杠杆14的支点铰链连接在靠击轮8一侧的横梁6上,杠杆14一端连接一拉线5,拉线5另一端从车横梁6穿出连接到车把1的离和器3上,杠杆14的另一端可在离合器3及拉线5作用下拨动击轮8与飞轮接27触,有一弹簧19一端与横梁6内侧相连,另一端与杠杆14接有拉线5的一端相连。击轮8及飞轮27的接触面上设有环状摩擦片28、29。在飞轮27上方设置一防护罩7,并固定安装在横梁6上。后轮牙轮11与普通自行车一样,牙轮11只能带动后轮12向前转动,不能带动后轮12倒转。与击轮8相连的牙轮18也是只能带动击轮8向前转动,不会带动击轮8倒转。所述的车把1中部固定连接的为一弯折管4,弯折管4下端与车前叉直管2上部设置的螺丝销铰链连接。车把1能向后拉动,使骑车者方便、自如、舒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不仅可用在各种自行车上,甚至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也都可以安装使用。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击力自行车,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脚踏、大牙轮、后轮牙轮、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横梁为并列的双梁,有一飞轮垂直设置在两横梁之间,并由穿过飞轮圆心并固定连接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横梁上,在飞轮一侧的转轴上装有一小牙轮,有一根链条挂在小牙轮和后轮牙轮上,在飞轮另一侧的转轴上还活套一击轮和与其相连的牙轮,还有一根链条挂在与击轮连接的牙轮和与脚踏连接的大牙轮上,有一弯折状杠杆的支点铰链连接在靠击轮一侧的横梁上,杠杆一端连接一拉线,拉线另一端从车横梁穿出连接到车把的离和器上,杠杆的另一端可在离合器及拉线作用下拨动击轮与飞轮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轮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横梁上,所述的击轮套在飞轮转轴上的一轴承外圈上,轴承内圈只可轴向移动,套在飞轮转轴上一弹簧一端顶在轴承内圈靠飞轮一侧,弹簧另一端顶在飞轮转轴上靠近飞轮凸环上,还有一弹簧一端与横梁内侧相连,另一端与杠杆接有拉线的一端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击轮及飞轮的接触面上设有环状摩擦片。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击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轮上方设置一防护罩,并固定安装在横梁上。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击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中部固定连接的为一弯折管,弯折管下端与车前叉直管上部铰链连接,车把能前后拉动。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击力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中部固定连接的为一弯折管,弯折管下端与车前叉直管上部铰链连接,车把能前后拉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击力自行车,其特点是所述的车架横梁为并列的双梁,有一飞轮垂直设置在两横梁之间,并由穿过飞轮圆心并固定连接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横梁上,在飞轮一侧的转轴上装有一小牙轮,有一根链条挂在小牙轮和后轮牙轮上,在飞轮另一侧的转轴上还活套一击轮和与其相连的牙轮,还有一根链条挂在与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贞
申请(专利权)人:韩明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