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494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显示高的生物起源物质含有率,透明性和表面硬度良好,并且耐冲击性也良好,具有优异的成型加工性,作为工业材料有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含有30摩尔%以上由下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2~20重量份的耐冲击改良剂(B成分),该树脂组合物是耐冲击改良剂(B成分)的微区分散在聚碳酸酯(A成分)的基体中的聚集结构,耐冲击改良剂微区的平均尺寸为5~200nm,归一化分散为17%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成型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聚碳酸酯的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成型品。更详细而言,涉及含有由属于生物起源物质的糖质衍生的聚碳酸酯、维持透明性、耐热性、同时耐冲击性优异、并且优选在低温下的耐冲击性得到改善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形成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是将芳香族或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通过碳酸酯连接而得的聚合物,其中由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得到的聚碳酸酯(以下有时称为“PC-A”)因为具有透明性、耐热性优异且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优异的性质而被用于广泛的领域。一般聚碳酸酯使用由石油资源得到的原料来制造,但有石油资源枯竭的顾虑,研究了使用由生物起源物质的糖质制造的醚二醇的聚碳酸酯。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熔融酯交换法制造的具有203℃的熔点的均聚碳酸酯。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锡催化剂制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0℃以上的聚碳酸酯。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异山梨醇与直链脂肪族二醇的共聚聚碳酸酯。考虑这些由异山梨醇构成的聚碳酸酯在工业用途中展开时,需要改进耐冲击性。例如,比粘度为0.33的异山梨醇均聚碳酸酯的按照ISO179得到的夏比缺口冲击强度约为6kJ/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含有30摩尔%以上由下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即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2~20重量份的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该树脂组合物是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的微区分散在聚碳酸酯即A成分的基体中的聚集结构,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微区的平均尺寸为5~200nm,归一化分散为17%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31 JP 2012-169363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含有30摩尔%以上由下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即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2~20重量份的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聚碳酸酯即A成分含有选自脂肪族二醇残基、脂环式二醇残基、氧亚烷基二醇残基、具有环状醚结构的二醇残基和双酚残基中的至少1种单元作为其他重复单元,该树脂组合物是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的微区分散在聚碳酸酯即A成分的基体中的聚集结构,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微区的平均尺寸为5~200nm,归一化分散为17%以下,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是满足下述的(a)~(e)的条件的结构,(a)为核壳型聚合物,(b)核部是乙烯基系单体的橡胶状聚合物或者是二烯系单体与乙烯基系单体的橡胶状聚合物,乙烯基系单体为选自(甲基)丙烯酸单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至少1种,(c)壳部为至少一种乙烯基系单体的聚合物,(d)核壳型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0~200nm,(e)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的折射率为1.490~1.510,且与聚碳酸酯即A成分的折射率之差为0.01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耐冲击改良剂即B成分的核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广志藤本丰久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