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可收放式降阻扰流板结构,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在时速超过80公里时,很大一大部分能量都消耗在了风阻上。通常,在汽车造型和布局设计中,我们通过减小迎风面积和减小尾部湍流来降低空气阻力。例如加大挡风玻璃后掠角、压低引擎盖前缘、后轮后方车身横截面积逐渐缩小,来减小车尾湍流等方法来降低风阻。汽车尾部湍流的低压作用,不但会拖慢车速还会降低车身稳定性。因为后轮是导向轮一但打滑车辆就会失控自转。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些高性能车辆尾门上方会加装导流板,以提供下压力。保持后轮胎可以有足够的附着力(抓地力),这样做优点提供下压力。但是车尾湍流及低压区域问题并未有效解决也不美观。而且因为导流板引导空气向上才能获得下压力。这样尾流就更复杂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放式收起时不影响美观且使得车身阻力降低的收放式降阻扰流板结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车用可收放式降阻扰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电机、连杆、连接板、蜗轮、蜗杆,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扰流板连接,另一端与蜗轮连接;所述的电机、连接板固定在车体上,电机主轴与蜗杆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可收放式降阻扰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电机、连杆、连接板、蜗轮、蜗杆,所述的连杆一端与扰流板连接,另一端与蜗轮连接;所述的电机、连接板固定在车体上,电机主轴与蜗杆连接;所述的蜗轮通过销轴活动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的蜗轮与蜗杆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