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专利>正文

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83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和该驱动装置的用途。通过车轮安装在飞轮的外套上;或车轮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或飞轮内套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端连接,或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或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或链条的节距小于12.6毫米;或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等来实现增大链轮与链轮或飞轮或齿轮与齿轮或齿轮飞轮之间的传动比,以减小车轮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电池、燃力助动车等多种车形。(*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号称脚踏车王国,但我国的人均物质资源在世界上是排在后面的,我国目前年产脚踏车约几千万辆,如果每辆脚踏车节省2/3的物质资源,那对于资源紧缺的我国来说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已有的脚踏车车轮直径都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大链轮与飞轮之间的传动比不高,使得车轮直径不能减小,因而造成轮胎、钢圈的直径都很大,脚踏车的整车体积大,重量重,浪费了宝贵的钢材、橡胶等资源,还使脚踏车的存放空间加大。根据这种情况,近年来人们研究开发了一些脚踏车新产品,有的是将脚踏车做成折叠式,有的选用塑料做车轮,但这些结构的脚踏车并不能使轮子的直径和车架外形的空间缩小。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改进结构使其减小尺寸和重量的脚踏车,如中国专利00117468,公开了一种大车轮的等效小轮组合装置,它是给小车轮附加一个或多个飞轮在同一车架上(平行异轴轮),并使飞轮旋转来增加小车轮的陀螺效应。中国专利90214402是将M18*1的螺纹取代M35*1连接后轴飞轮等,使飞轮结构紧凑,尺寸减小,齿数减少。但上述的公开文献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整车体积大,重量重的状况,因而还未见在生产上应用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人经过研究和探索,设计了通过车轮安装在飞轮外套上;或车轮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或飞轮内套(芯子)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或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或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或链条的节距小于12.6毫米;或至少一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设置在一套筒的一端,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中心轮设置在一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该固定套筒的中心点被后轴辊穿过并定位连接,后轴辊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后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或一固定套筒的外壁连接固定在脚踏车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穿过该固定套筒,曲柄设置在中轴辊的两端,中心轮设置在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转臂的一端与中轴辊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上,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中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等来实现增大链轮与链轮或飞轮或齿轮与齿轮或齿轮飞轮之间的传动比,以减小车轮直径。本技术还可应用在两轮或两轮以上的脚踏车或电池、燃力助动车等多种车形上。本技术目的之一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车轮安装在飞轮外套上,这样至少一链轮就可安装在飞轮内套(芯子)或丝挡(内套锁盖)或后轴辊上,可使链轮做得更小齿数更少,增大与中轴辊或中间轴辊上的链轮的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二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车轮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可使链轮做得更小齿数更少,增大与中轴辊或中间轴辊上的链轮或飞轮的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三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飞轮内套(芯子)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这样后轴辊就不用安装飞轮而安装小链轮,增大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四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该套管设计为喇叭状,小链轮安装在小头的一端,这样就可增大与中轴辊或中间轴辊上的链轮的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五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通过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问轴辊,至少一链轮与一单级或多级飞轮或齿数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轮设置在同一中间轴辊上,通过二级传动增大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六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在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通过张紧轮可使链条对小链轮的包角增大,增加链条与小链轮啮合的齿数和使链条随时处于松紧适合的工作状态,使工作更可靠稳定。本技术目的之七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链条的节距小于12.6毫米或在9.526毫米至6毫米之间和与之配合的链轮;通过缩小链条的节距,同样直径的链轮可获得的齿数更多,或同样的链轮齿数,链条节距越小,链轮的直径也小。本技术目的之八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中轴辊上设置一大齿轮,后轴辊上也设置一小齿轮,在它们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该中间轴辊上也设置一齿轮或一大一小两齿轮;通过一级或二级齿轮传动增大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九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由至少一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设置在一套筒的一端,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臂的一端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中心轮设置在一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该固定套筒的中心点被后轴辊穿过并定位连接,后轴辊的两端被后叉嘴固定,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后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车轮或轮辋、轮辐、轮毂,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通过设置在后轴辊上的行星轮系增速器增加传动比。本技术目的之十的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是由一固定套筒的外壁连接固定在脚踏车中接头的位置上,中轴辊穿过该固定套筒,曲柄设置在中轴辊的两端,中心轮设置在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转臂的一端与中轴辊定位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星轮,太阳轮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上,该套管通过至少一个轴承固定在中轴辊上,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或飞轮或多级飞轮或一齿轮,行星轮与中心轮、太阳轮啮合;通过设置在中轴辊上的行星轮系增速器增加传动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一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毂安装在飞轮外套上,或所述的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毂与飞轮外套做成整体。本技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二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毂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本技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三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飞轮内套(芯子)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链轮。本技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四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飞轮外套与一套管的一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链轮。本技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五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在中轴辊与后轴辊之间还设置有一中间轴辊,至少一链轮与一单级或多级飞轮或齿数大小不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链轮设置在同一中间轴辊上。本技术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六技术方案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链条的松边处设置有一张紧轮,所述的松边处为连接设置在中轴辊与后轴辊或中轴辊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轮脚踏车的驱动装置,包括中轴辊、大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辊,大链轮安装在中轴辊上,飞轮安装在右花盘的轴皮上,其特征在于,车轮或轮辋或轮辐或轮毂与至少一个链轮设置在同一后轴辊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