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631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主要包括控制模块、左侧压力传感模块、右侧压力传感模块、左侧声音提示模块、右侧声音提示模块、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左侧压力传感模块、右侧压力传感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不仅能够自动为行人提供通过路口的通行信号,还能够通过提示音指导盲人通过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信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
技术介绍
:交通信号灯是在道路交叉口上无法实现交通分离的地方,用来在时间上给交通流分配通行权的交通指挥措施。交通信号的作用是科学分配道路上车辆、行人的通行权,使之有秩序地顺利通行。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红绿灯(交通信号灯)是以规定时间交互更迭的光色讯号,设置于交岔路口或其它特殊地点,用以将道路通行权指定给车辆驾驶人与行人,管制其行止及转向的交通管制设施。以红、黄、绿三色灯号或辅以音响,指示车辆及行人停止、注意与行进。普通的交通信号灯设置在交叉路口,保证行人能够安全及时通过马路。但是在一条较长的道路上往往不会增设行人通行信号灯,行人想通过马路时不得不绕行至最近的交叉口,影响了行人的正常通过。有些行人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直接横穿马路,妨碍了道路交通安全。目前,在一些学校、工厂门口布置的行人临时通行信号灯部分解决了行人通过路口的问题,但通行按钮的按压次数过于频繁,一方面影响了按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频繁截断车流容易引起道路交通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行人及时、安全通过路口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不仅能够自动为行人提供通过路口的通行信号,还能够通过提示音指导盲人通过路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主要包括控制模块、左侧压力传感模块、右侧压力传感模块、左侧声音提示模块、右侧声音提示模块、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左侧压力传感模块、右侧压力传感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左侧声音提示模块、右侧声音提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的电路由滑动变阻器 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电容 C1、C2、C3、C4、C5、C6,晶振Y1、Y2,二极管D1,开关KEY1,三极管Q1、Q2,蜂鸣器SP1、SP2,处理器U1、压力传感器P1、P2、P3、P4、P5、P6、P7、P8,LED 显示屏 LE1、LE2、LE3、LE4 组成,处理器 Ul 的型号为 ATMEGA128,压力传感器?1、?2、?314、?5、?6、?7、?8的型号为薄膜压力传感器FSR406,LED显示屏LEl、LE2的型号为400mmX800mm LED红绿双色PlO显示屏,滑动变阻器Rl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61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l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61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60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60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3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9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3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9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4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8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4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8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5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7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5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7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6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6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6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6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7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5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7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5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8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4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8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54引脚和电源负极,LED显示屏LEl与处理器Ul的第2、3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l进行串口通信,LED显示屏LE2与处理器Ul的第4、5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l进行串口通信,LED显示屏LE3与处理器Ul的第6、7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l进行串口通信,LED显示屏LEl与处理器Ul的第8、9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l进行串口通信,电阻R9—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10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蜂鸣器SPl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lO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11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蜂鸣器SP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电容C2、C3 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24、23引脚,晶振Yl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24、23引脚,电容C4、C5 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19、18引脚,晶振Y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l的第19、18引脚,电阻R12与二极管Dl并联后,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0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电容C6与开关KEYl并联后一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0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处理器Ul的第21、64引脚连接电源正极,第22、53、63引脚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ll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I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通过左侧或右侧压力传感模块判断等待过马路行人数目,并以20秒为基准,每I人多加I秒的时间作为倒计时时间;控制模块控制左侧和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显示通行信号,控制左侧和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显示停止信号,并控制左侧和右侧声音提示模块发出提示音,提示行人在临时信号灯下快速通过路口 ;倒计时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左侧和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显示停止信号,控制左侧和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显示通行信号,并控制左侧和右侧声音提示模块不发声,提示行人禁止通过马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能够自动为行人提供通过路口的通行信号;2.能够通过提示音指导盲人通过路口。【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控制模块2-左侧压力传感模块3-右侧压力传感模块4-左侧声音提示模块5-右侧声音提示模块6-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7-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8-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9-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主要包括控制模块1、左侧压力传感模块2、右侧压力传感模块3、左侧声音提示模块4、右侧声音提示模块5、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6、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7、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8、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9,左侧压力传感模块2、右侧压力传感模块3与控制模块I电信号连接,左侧声音提示模块4、右侧声音提示模块5与控制模块I电信号连接,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6、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7与控制模块I电信号连接,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主要包括控制模块(1)、左侧压力传感模块(2)、右侧压力传感模块(3)、左侧声音提示模块(4)、右侧声音提示模块(5)、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6)、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7)、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8)、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9),左侧压力传感模块(2)、右侧压力传感模块(3)与控制模块(1)电信号连接,左侧声音提示模块(4)、右侧声音提示模块(5)与控制模块(1)电信号连接,左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6)、右侧车辆通行信号灯模块(7)与控制模块(1)电信号连接,左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8)、右侧行人通行信号灯模块(9)与控制模块(1)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自动调节通行时间的行人通行信号灯的电路由滑动变阻器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电容C1、C2、C3、C4、C5、C6,晶振Y1、Y2,二极管D1,开关KEY1,三极管Q1、Q2,蜂鸣器SP1、SP2,处理器U1、压力传感器P1、P2、P3、P4、P5、P6、P7、P8,LED显示屏LE1、LE2、LE3、LE4组成,处理器U1的型号为ATMEGA128,压力传感器P1、P2、P3、P4、P5、P6、P7、P8的型号为薄膜压力传感器FSR406,LED显示屏LE1、LE2的型号为400mm×800mm LED红绿双色P10显示屏,滑动变阻器R1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61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1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61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60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60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3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9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3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9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4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8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4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8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5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7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5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7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6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6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6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6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7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5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7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5引脚和电源负极,滑动变阻器R8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4引脚和电源正极,压力传感器P8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54引脚和电源负极,LED显示屏LE1与处理器U1的第2、3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1进行串口通信,LED显示屏LE2与处理器U1的第4、5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1进行串口通信,LED显示屏LE3与处理器U1的第6、7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1进行串口通信,LED显示屏LE1与处理器U1的第8、9引脚连接,与处理器U1进行串口通信,电阻R9一端连接处理器U1的第10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蜂鸣器SP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10一端连接处理器U1的第11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蜂鸣器SP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电容C2、C3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24、23引脚,晶振Y1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24、23引脚,电容C4、C5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19、18引脚,晶振Y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1的第19、18引脚,电阻R12与二极管D1并联后,一端连接处理器U1的第20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电容C6与开关KEY1并联后一端连接处理器U1的第20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处理器U1的第21、64引脚连接电源正极,第22、53、63引脚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11一端连接处理器U1的第1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