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489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由涤纶变形丝、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在经编机上形成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延展线连接,经编机上的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所述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成底面,所述涤纶变形丝形成绒毛圈。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使形成的延展线适中,既不会过长,也不会太短,当切断延展线后,形成的绒毛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效果。氨纶长丝的含量为5%-10%,氨纶长丝具有弹性,能使整块面料的线圈紧密不漏底,并且氨纶长丝的规格为50D,粗细适中,避免起毛起球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经编绒面料。
技术介绍
在不带毛圈梳的普通高速经编机上,利用前梳作较长的针背垫纱运动,使织物表面产生较长的延展线,利用氨纶原料的弹性回复力,使其表面形成毛圈,在整理时将延展线割断,以形成丝绒表面,这种绒毛织物类似立绒织物,织物光泽极好,富有弹性,手感柔软,是制作高级时装、紧身服装和装饰用品的上乘面料。现有的经编绒面料通常用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及涤棉混纺。由于涤纶长丝成分手感较差,涤纶短纤手感较好,但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差,并且其印软的手感难以保证,使面料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有优良的抗起毛球性能,并且色牢度也非常好。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由涤纶变形丝、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在经编机上形成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延展线连接,经编机上的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所述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成底面,所述涤纶变形丝形成绒毛圈。优选地,所述绒毛圈的高度为1.5mm-3mm。优选地,所述涤纶变形丝的规格为75D/72F,所述氨纶长丝的规格为50D。优选地,所述经编机的针号为E32/25.4cm,机幅为4.7m。优选地,所述氨纶长丝的含量为5% -10%。优选地,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20克/码。优选地,所述面料横向密度为15纵行/cm,面料纵向密度为12横列/cm。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使形成的延展线适中,既不会过长,也不会太短,当切断延展线后,形成的绒毛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效果。氨纶长丝的含量为5% -10%,氨纶长丝具有弹性,能使整块面料的线圈紧密不漏底,并且氨纶长丝的规格为50D,粗细适中,避免起毛起球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的面料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_底面,2-域毛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由涤纶变形丝、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在经编机上形成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延展线连接,经编机上的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所述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成底面1,所述涤纶变形丝形成绒毛圈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绒毛圈2的高度为1.5mm-3mm。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涤纶变形丝的规格为75D/72F,所述氨纶长丝的规格为50D。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经编机的针号为E32/25.4cm,机幅为4.7m。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氨纟仑长丝的含量为5% -10%。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面料的克重为320克/码。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面料横向密度为15纵行/cm,面料纵向密度为12横列/cm。织造的设备书高速经编机HKS3-M,送经系统EBA恒速送经系统。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底布,它与涤纶变形丝同向横移,形成较长延展线在氨纶长丝的作用下回缩成类似毛圈,由于氨纶长丝采用的是经平组织,使形成的延展线毛圈直立效果好,剪毛时损耗率低;线圈高度控制在2_左右,线圈太高,织物会出现露底现象,线圈太低会使织物克重太小,不够丰满。将线圈剪断,剪毛的高低程度以全面减断延展线为准,减太少可能漏剪,剪太多可能绒毛损耗率过大,绒毛太短,剪毛的高低程度是严格控制的,直接影响面料的质量。织成的面料纹路歪斜< 6%,局部性疵点< 0.09只/米,水洗尺寸变化率:纵向:-1.5-0.5 ;横向:-1.0-0.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使形成的延展线适中,既不会过长,也不会太短,当切断延展线后,形成的绒毛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效果。氨纶长丝的含量为5% _10%,氨纶长丝具有弹性,能使整块面料的线圈紧密不漏底,并且氨纶长丝的规格为50D,粗细适中,避免起毛起球的形成。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涤纶变形丝、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在经编机上形成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延展线连接,经编机上的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所述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成底面,所述涤纶变形丝形成绒毛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圈的高度为 1.5mm-3mm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变形丝的规格为75D/72F,所述氨纶长丝的规格为50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机的针号为 E32/25.4cm,机幅为 4.7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长丝的含量为5% -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20克/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横向密度为15纵行/cm,面料纵向密度为12横列/c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由涤纶变形丝、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在经编机上形成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延展线连接,经编机上的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所述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成底面,所述涤纶变形丝形成绒毛圈。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使形成的延展线适中,既不会过长,也不会太短,当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起毛起球经编绒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涤纶变形丝、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在经编机上形成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延展线连接,经编机上的涤纶变形丝组织结构为1‑0/5‑6//,涤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0/1‑2//,氨纶长丝组织结构为1‑2/1‑0//,所述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编织成底面,所述涤纶变形丝形成绒毛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定勇管云青张静吴勇蔡亚飞殷翔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