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6424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属于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技术。它由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两侧床温偏低、中间床温偏高的运行缺陷,通过左、中、右侧床层区域温度对对应区域的给煤量和下二次风量进行反馈调节,改善床温偏差,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烧技术,相对于其他燃烧技术而言具有众多优势,包括燃烧效率高、燃料适用性好、炉内直接脱硫脱硝等优点。该燃烧技术也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好、应用前景最广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国内现已建成多个重要的循环流化床机组实验基地,如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云南循环流化床机组实验基地、江西分宜电厂循环流化床机组实验基地等。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时,床温必须保持在其设计范围内,一般约为8500C -950°C之间,选用这一温度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在该温度下灰不会被融化,从而减少结渣的危险性;②该床温是常用的石灰石脱硫剂的最佳反应温度,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有效除去SO2,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③在该温度下燃烧,燃烧气体中氮化物气体较少在该温度下煤中的碱金属不会升华,可以降低受热面结渣。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稳定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床温过低将导致锅炉出力下降、脱硫效率降低、飞灰和排渣中可燃物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甚至引起锅炉灭火。床温过高,不仅使排烟温度升高,热效率降低,引起燃烧室和分离器内耐火材料脱落,还会使返料系统产生二次燃烧,燃烧系统和床内结焦,导致出力下降,甚至被迫停炉。国内自主研发的300丽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型采用了大宽深比单体炉膛、单侧不对称布置三个分离器设计,放弃了分叉炉膛和外置式换热器设计。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这种大宽深比的单炉膛布置对床温特性有显著影响,沿炉膛宽向床温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最大偏差超过100 °c,两侧偏差也很大,偏差超过50 °C。相关研宄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床温差是可以接受的,但过大将影响炉内热流分布,如炉膛内的屏式过热器以及屏式再热器受床温影响很大,床温的偏差也会引起壁温偏差和汽温偏差,从而影响锅炉性能;其次床温随锅炉负荷增加而上升,如果温差过大,中部的高床温就会限制锅炉的带负荷能力,也增加了局部高温结焦的危险性。而且床温偏差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炉内的脱硫效率,因此改善床温均匀性对指导优化运行改善脱硫效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两侧床温偏低、中间床温偏高的运行缺陷,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通过左、中、右侧床层区域温度对对应区域的给煤量和下二次风量进行反馈调节,改善床温偏差,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它由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组成;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通过信号导线与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及DCS系统相连接;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通过信号导线与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相连接;给煤量控制子站通过信号导线与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相连接;炉膛床温测点为32个DCS系统床温测点,由左向右依次分为左侧床温测点区域,中部床温测点区域以及右侧床温测点区域;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后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前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前墙给煤口及开度调节阀。该系统根据炉膛床温测点反馈至控制主站的床温信号,分析锅炉床层左、中、右侧三个区域的床温偏差情况,并对应地将调节信号传送至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与给煤量控制子站,从而逐个调节二次风风量调节阀与给煤量调节阀,改变床层左、中、右侧三个区域的风煤比,最终实现降低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温度,改善床温偏差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所述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通过信号导线与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给煤量控制子站,炉膛床温测点及DCS系统相连接;所述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通过信号导线与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相连接;所述给煤量控制子站通过信号导线与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相连接;所述炉膛床温测点为32个DCS系统床温测点,由左向右依次分为左侧床温测点区±或,中部床温测点区域以及右侧床温测点区域;所述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后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前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包括8个前墙给煤口及开度调节阀。本技术针对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两端温度偏低,中间温度偏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该系统采用反馈调节的方式,对左、中、右侧三个区域的给煤量和下二次风量进行调节,达到改善床温偏差的目的。将该技术应用于我国在役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后,该系统根据炉膛床温测点反馈至控制主站的床温信号,分析锅炉床层左、中、右侧三个区域的床温偏差情况,并对应地将调节信号传送至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与给煤量控制子站,从而逐个调节二次风风量调节阀与给煤量调节阀,改变床层左、中、右侧三个区域的风煤比,最终实现降低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温度,改善床温偏差的目的。【主权项】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I),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 ),给煤量控制子站(3 ),炉膛床温测点(4),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5),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6),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7)构成; 所述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I)通过信号导线与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给煤量控制子站(3),炉膛床温测点(4)及DCS系统相连接; 所述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通过信号导线与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5),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6)相连接; 所述给煤量控制子站(3 )通过信号导线与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7 )相连接;所述炉膛床温测点(4)为布置在布风板上的32个DCS系统床温测点,由左向右依次分为左侧床温测点区域,中部床温测点区域以及右侧床温测点区域; 所述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5)包括8个后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6)包括8个前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7)包括8个前墙给煤口及开度调节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将锅炉床层温度测点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将温度测点上方的给煤口和下二次风口对应分为三个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控制对象为前、后墙下二次风风口开度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煤量控制子站(3)控制对象为前、后墙给煤口开度调节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1),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给煤量控制子站(3),炉膛床温测点(4),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5),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6),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7)构成;所述锅炉床温信号集成控制主站(1)通过信号导线与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给煤量控制子站(3),炉膛床温测点(4)及DCS系统相连接;所述下二次风风量控制子站(2)通过信号导线与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5),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6)相连接;所述给煤量控制子站(3)通过信号导线与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7)相连接;所述炉膛床温测点(4)为布置在布风板上的32个DCS系统床温测点,由左向右依次分为左侧床温测点区域,中部床温测点区域以及右侧床温测点区域;所述后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5)包括8个后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风量调节阀及入口群(6)包括8个前墙下二次风风口及开度调节阀,前墙给煤量调节阀及入口群(7)包括8个前墙给煤口及开度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钢宋晓童侯勇李永毅刘文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