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江专利>正文

全驱动加力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99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车架8的垂直边下端是主动链轮4,主动链轮4的大链轮啮合链条3,链条3啮合后轮1轴上的飞轮2,主动链轮4的小链轮与穿过车架8的斜边管内的链条3啮合,该链条3并与车把7下安置的加力链轮6的小链轮啮合,加力链轮6的大链轮与链条3啮合,链条3啮合前轮5轴上的飞轮2。具有加速、省力、爬坡强、越障好,同时骑车人更符合人体工程运动学原理下蹬踏自行车时,更显得轻轮,省力,后悬架增长,减轻颠簸碰撞的影响等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表现在采用全驱动加力自行车。目前市场所售的普通型城市轻便车,或山地车,或赛车,均采用主动链轮带动链条,使后轮飞轮旋转,促成自行车向前行车,存在着单一后轮驱动,这样易影响车速,在道路有坡度、沟坎、高低不平时尤为显著。在专利申请号92229172.1专利公开了“一种越野自行车”仍然存在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能前、后轮驱动的加力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后轮、飞轮、链条、前轮、车把,其呈直角三角形的车架的垂直边下端是宝塔形主动链轮,主动链轮的大链轮啮合链条,链条啮合后轮轴上的飞轮,主动链轮的小链轮与穿过车架的斜边管内的链条啮合,该链条并与车把下安置的呈宝塔形加力链轮的小链轮啮合,加力链轮的大链轮与链条啮合,链条啮合前轮轴上的飞轮。本技术为了减轻颠簸碰撞的影响,在后悬架采用直角三角形,与车架的垂直边共用,后叉边为斜边。本技术,利用脚踏同时驱动前、后轮,使自行车具有加速、省力、爬坡强、越障好,同时骑车人更符合人体工程运动学原理下蹬踏自行车时更显得轻松,省力,后悬架增长,有利于减轻颠簸碰撞的影响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驱动加力自行车,包括有后轮(1)、飞轮(2)、链条(3)、前轮(5)、车把(7),其特征是呈直角三角形车架(8)的垂直边下端是宝塔形主动链轮(4),主动链轮(4)的大链轮啮合链条(3),链条(3)啮合后轮(1)轴上的飞轮(2),主动链轮(4)的小链轮与穿过车架(8)的斜边管内的链条(3)啮合,该链条(3)并与车把(7)下安置的呈宝塔形加力链轮(6)的小链轮啮合,加力链轮(6)的大链轮与链条(3)啮合,链条(3)啮合前轮(5)轴上的飞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江
申请(专利权)人:潘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