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至少包括挡板、橡胶板、第一螺母、圆环板、翻板、销套、第二螺母、双头螺柱和垫圈;所述橡胶板设置在挡板与圆环板之间,并且其底端将挡板包围;所述垫圈设置在第二螺母与双头螺柱配合连接靠内侧;所述销套安装在翻板及设置在翻板上侧,并且与圆环板相接触的挡板之间;它采用挡板、橡胶板和圆环板通过双头螺柱及螺母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盾构机的进洞防水作用,而且在使用后可以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盾构机防水应用
,尤其是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盾构机,作为一种管道施工用机器,在盾构始发后,为了更好地掌握盾构的各类参数,将盾构始发后的前10m推进为试推进段。此段施工时应注意对推进参数的设定,对推进时的各项技术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摸索地面沉降与施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盾构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及盾构在本标段地质条件下推进的施工参数设定范围。然而在盾构机进洞时,一般在遇到水源等处需要一种防水结构才能达到施工方便以及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现有技术难以做到进洞防水的要求,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盾构机防水结构,进而满足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至少包括挡板、橡胶板、第一螺母、圆环板、翻板、销套、第二螺母、双头螺柱和垫圈;所述橡胶板设置在挡板与圆环板之间,并且其底端将挡板包围;所述垫圈设置在第二螺母与双头螺柱配合连接靠内侧;所述销套安装在翻板及设置在翻板上侧,并且与圆环板相接触的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与插入在挡板内的双头螺柱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挡板、橡胶板和圆环板通过双头螺柱及螺母连接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盾构进洞防水结构,采用挡板、橡胶板和圆环板通过双头螺柱及螺母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盾构机的进洞防水作用,而且在使用后可以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盾构机进洞推进过程示意图;其中:1、挡板,2、橡胶板,3、第一螺母,4、圆环板,5、翻板,6、销套,7、第二螺母,8、双头螺柱,9、垫圈。【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至少包括挡板1、橡胶板2、第一螺母3、圆环板4、翻板5、销套6、第二螺母7、双头螺柱8和垫圈9 ;所述橡胶板2设置在挡板I与圆环板4之间,并且其底端将挡板I包围;所述垫圈9设置在第二螺母7与双头螺柱8配合连接靠内侧;所述销套6安装在翻板5及设置在翻板5上侧,并且与圆环板4相接触的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3与插入在挡板I内的双头螺柱8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挡板1、橡胶板2和圆环板4通过双头螺柱8及螺母连接为一体。本技术在使用时:由于洞口与盾构(或衬砌)存在建筑空隙,易造成泥水流失,从而引起地表沉降,因此,须在洞口拼装进洞装置,进洞装置包括帘布橡胶板、圆环板、扇形板及相应的连接螺栓和垫圈。拼装前须对帘布橡胶板上所开螺孔位置、尺寸进行复核,确保其与洞圈上预留螺孔位置一致,并用螺丝攻清理螺孔内螺纹。拼装顺序为帘布橡胶板—圆形板一扇形板,自上而下进行。拼装时圆形板的压板螺栓应可靠拧紧,使帘布橡胶板紧贴洞门,防止盾构进洞后同步注浆浆液泄漏,同时将扇形板向洞内翻入。当盾构刀盘进入洞口时,调整扇形板至盾构外壳的距离为1mm左右,盾构的壳体将橡胶帘布及扇型钢板顶入并向内弯曲,当盾尾钢丝刷刚进入洞口露出管片时,再调整扇型板,使其落在管片上。待初始掘进完成后拆除橡胶帘布。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至少包括挡板(1)、橡胶板(2)、第一螺母(3)、圆环板(4)、翻板(5)、销套(6)、第二螺母(7)、双头螺柱(8)和垫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2)设置在挡板(I)与圆环板(4)之间,并且其底端将挡板(I)包围;所述垫圈(9)设置在第二螺母(7)与双头螺柱(8)配合连接靠内侧;所述销套(6)安装在翻板(5)及设置在翻板(5)上侧,并且与圆环板(4)相接触的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3)与插入在挡板(I)内的双头螺柱(8)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I)、橡胶板(2)和圆环板⑷通过双头螺柱⑶及螺母连接为一体。【专利摘要】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至少包括挡板、橡胶板、第一螺母、圆环板、翻板、销套、第二螺母、双头螺柱和垫圈;所述橡胶板设置在挡板与圆环板之间,并且其底端将挡板包围;所述垫圈设置在第二螺母与双头螺柱配合连接靠内侧;所述销套安装在翻板及设置在翻板上侧,并且与圆环板相接触的挡板之间;它采用挡板、橡胶板和圆环板通过双头螺柱及螺母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盾构机的进洞防水作用,而且在使用后可以方便进行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方便,易于推广使用。【IPC分类】E21D11-38【公开号】CN204591313【申请号】CN201520272175【专利技术人】魏纲, 陈怀伟, 明刚, 冉龙, 宣海力, 林王剑, 陈春来, 徐嘉明, 丁玉琴, 余剑英 【申请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构进洞防水结构,至少包括挡板(1)、橡胶板(2)、第一螺母(3)、圆环板(4)、翻板(5)、销套(6)、第二螺母(7)、双头螺柱(8)和垫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2)设置在挡板(1)与圆环板(4)之间,并且其底端将挡板(1)包围;所述垫圈(9)设置在第二螺母(7)与双头螺柱(8)配合连接靠内侧;所述销套(6)安装在翻板(5)及设置在翻板(5)上侧,并且与圆环板(4)相接触的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母(3)与插入在挡板(1)内的双头螺柱(8)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纲,陈怀伟,明刚,冉龙,宣海力,林王剑,陈春来,徐嘉明,丁玉琴,余剑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