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注塑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795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及注塑制品,前者内设置有主流道(M21)和分流道,二者相贯形成内内相贯的相交面(M211),主流道(M21)的内壁(M213)上设置有加强筋流道(M212),加强筋流道(M212)贯穿相交面(M211)与主流道(M21)的内壁(M213)间的交线延伸至相交面(M211)上;后者的料柄(P2)包括对应主流道(M21)的柄部主流道(P21)、对应分流道的柄部分流道(P22)和对应加强筋流道(M212)的柄部加强筋(P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注塑成型模具生产出的注塑制品不会出现因缩短冷却时间和保压时间而导致料柄脱模困难的问题,而且可有效防止注塑制品本体出现缩水、缺胶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注塑成型模具的主流道结构及利用该种注塑成型模具制成的注塑制品。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母模(或者称定模)和公模(或者称动模),模具内设置有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和型腔,其中,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主流道M21'完全位于母模中,而分流道、冷料井及型腔则分模设置上母模和公模中,主流道M21'与母模的喷嘴安装口相通,冷料井位于主流道M2P的末端与主流道M2P和分流道相通,分流道的一端与主流道M2P相通,形成内内相贯的相交面M211',而分流道的另一端则与对应型腔相通。注塑时,注塑机的喷嘴安装在母模的喷嘴安装口上,注塑原料通过喷嘴被注入至主流道中,进而经过分流道到达注塑成型模具的各型腔中进行成型,因此,如图5所示,成型后的注塑制品包括连接在一起注塑制品本体P。和料柄P2,,其中注塑制品本体P。即为对应型腔的部分,而料柄P2丨则包括对应主流道的柄部主流道P21丨、对应分流道的柄部分流道P22丨和对应冷料井的柄部冷料井P23',之后将料柄P2'从注塑制品上去除,即可得到注塑制品本体Plr,也即得到注塑成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为缩短成型周期,提升产能,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内设置有主流道(M21)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M21)和分流道相贯形成内内相贯的相交面(M211),所述主流道(M21)的内壁(M213)上设置有加强筋流道(M212),所述加强筋流道(M212)贯穿所述相交面(M211)与所述主流道(M21)的内壁(M213)间的交线延伸至所述相交面(M2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