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夹。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用管路管夹如图1所示为一个固定内径单侧开口的卡扣式管夹;目前宽体轻型客车上布置由多种不同管径的管路,因此采用现有这种结构的管夹就需要配套多种内径型号的零件,这样导致零件种类繁多,且物料成本和主机厂物流管理成本较高;另夕卜,由于管夹是通过模具来生产的,而制作模具的费用较高,为节约成本生产商会选择常用的几种管径值来生产管夹。这就造成很多管径与管夹孔径差异较大的管子无法找到匹配的管夹来固定的情况。在汽车行业内,冷却系统、空调系统等系统都需要使用软管,而这些软管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管夹固定来避免零件间相对运动带来的磨损。由于管夹管径的不匹配,经常会出现软管与管夹相对运动发生磨损的问题,导致系统功能丧失的情况,影响了车辆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孔径可调节软管管夹,该管夹设置一对可以包覆住管夹的搭接臂,搭接臂的搭接位置能够根据管径的大小自由选择使本管夹在一定管径范围内能够始终紧紧的夹持住管路,解决了软管与管夹相对运动造成的磨损问题,提高了车辆管路的可靠。本技术是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孔径可调节软管管夹,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一对柔性搭接臂(2),其中一个所述柔性搭接臂(2)上沿轴向开设有一排定位孔(21),另一个所述柔性搭接臂(2)的前端设置有与定位孔(21)相配合的定位柱(22),一对所述柔性搭接臂(2)相互搭接后形成圆柱形管夹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天成,张弛,戴晓晶,杨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