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11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燃烧彻底、燃烧效率高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包括外部壳体、内部燃烧室、设于外部壳体与内部燃烧室之间的储水室、设于内部燃烧室下部的燃烧器以及设于外部壳体侧面的料箱,燃烧器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内层为上端为圆锥形敞口、下端倾斜的圆筒体,底部中间有点火装置,外层为与风机连通的封闭体,封闭体将内层圆筒体除圆锥形敞口之外都封闭在内;圆锥形敞口内设有与小型电机连接的除渣助燃杆,除渣助燃杆包括呈M形的旋转件及用于连接旋转件与小型电机的连接杆,旋转件的两端与圆锥形敞口的内壁接触,连接杆弹性可伸缩且其上设有绞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除渣助燃杆,在除渣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燃烧效果,适于工业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
,特别是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质燃料已经逐渐成为燃料界的新宠。生物质燃料主要是指采用生物质比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等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各种成型的、可以直接燃烧的清洁能源。现有的生物质燃烧锅炉中燃烧器内没有设置特殊的出渣与排灰结构,生物质燃料在燃烧中会结焦并产生较大的灰渣,长期使用后燃烧器内的颗粒燃料与灰渣混合在一起,占据燃烧器内的空间,导致空气进入困难,燃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包括外部壳体、内部燃烧室、设于外部壳体与内部燃烧室之间的储水室、设于内部燃烧室下部的燃烧器以及设于外部壳体侧面的料箱,燃烧器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内层为上端为圆锥形敞口、下端倾斜的圆筒体,底部中间有点火装置,外层为与风机连通的封闭体,封闭体将内层圆筒体除圆锥形敞口之外都封闭在内;圆锥形敞口内设有与小型电机连接的除渣助燃杆,除渣助燃杆包括呈M形的旋转件及用于连接旋转件与小型电机的连接杆,旋转件的两端与圆锥形敞口的内壁接触,连接杆弹性可伸缩且其上设有绞龙。优选的,圆筒体的底部设有排灰管道。优选的,圆锥形敞口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入风口,圆筒体上部设有第二入风口,圆筒体中部设有狭长入风口,圆筒体底部设有第三入风口。优选的,料箱内设有第一进料装置,料箱通过第二进料装置与燃烧器连接。优选的,第一进料装置为立绞龙,第二进料装置为卧绞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具有燃烧彻底、燃烧效率高等优点,通过设置除渣助燃杆,在除渣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燃烧效果,适于工业应用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道;2、储水室;3、外部壳体;4、排水管;5、内部燃烧室;6、燃烧器;7、第一进料装置;8、燃气管;9、风机;10、控制装置;11、水温探头;12、进料电机;13、第二进料装置;14、料箱;15、圆锥形敞口 ;151、第一入风口 ;152、第二入风口 ;16、外层封闭体;17、第三入风口 ;18、狭长入风口 ;19、除渣助燃杆;20、排灰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包括外部壳体3 (其顶部设有烟道I)、内部燃烧室5、设于外部壳体3与内部燃烧室5之间的储水室2、设于内部燃烧室5下部的燃烧器6以及设于外部壳体3侧面的料箱14,燃烧器6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内层为上端为圆锥形敞口 15、下端倾斜的圆筒体,底部中间有点火装置(未示出),外层为与风机9连通的封闭体16,封闭体16将内层圆筒体除圆锥形敞口 15之外都封闭在内;圆锥形敞口 15内设有与小型电机连接的除渣助燃杆19,除渣助燃杆19包括呈M形的旋转件及用于连接旋转件与小型电机的连接杆,旋转件的两端与圆锥形敞口 15的内壁接触,连接杆弹性可伸缩且其上设有绞龙。此外,本技术还包括排水管4、燃气管8、控制装置10及水温探头11,燃气管8的入口连接在燃烧器6的下部,水温探头11设于储水室2内。工作原理:控制装置10控制燃气管8的开启,燃气通过燃气管8进入燃烧器6并由点火装置点燃,此时风机9开始供风,生物质颗粒从料箱14进入燃烧器6内,锅炉开始燃烧工作。当燃烧一段时间后,出现结焦现象时,通过控制装置10启动小型电机,进而开启除渣助燃杆19,对圆锥形敞口 15的内壁进行除渣。由于旋转件呈M形、弹性可伸缩且下端连接有带绞龙的连接杆,在起到除渣作用的同时,起到疏松生物质颗粒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燃料内部的通风效果,使燃烧更彻底、燃烧效率更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具有燃烧彻底、燃烧效率高等优点,通过设置除渣助燃杆,在除渣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燃烧效果,适于工业应用推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圆筒体的底部设有排灰管道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圆锥形敞口 15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入风口 151,圆筒体上部设有第二入风口 152,圆筒体中部设有狭长入风口 18,圆筒体底部设有第三入风口 17。多个入风口有助于产生多种形式的助燃风,从而使得燃烧更为彻底、燃烧效率更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料箱14内设有第一进料装置7,料箱14通过第二进料装置13与燃烧器6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第一进料装置7为立绞龙,第二进料装置13为卧绞龙。立绞龙与卧绞龙均由进料电机12提供动力,具体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现有技术中只是通过一个进料装置将料箱14内的生物质颗粒输送到燃烧器6内,但不具有将料箱14内的物料由底部输送到顶部的作用,导致当料箱14内物料较少时出现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进料装置,一组为第一进料装置7,另一组为第二进料装置13,既可以实现料箱14内物料的输送,又可以实现料箱14与燃烧器6之间的物料输送,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壳体(3)、内部燃烧室(5)、设于外部壳体(3)与内部燃烧室(5)之间的储水室(2)、设于内部燃烧室(5)下部的燃烧器(6)以及设于外部壳体(3)侧面的料箱(14),燃烧器(6)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内层为上端为圆锥形敞口(15)、下端倾斜的圆筒体,底部中间有点火装置,外层为与风机(9)连通的封闭体(16),封闭体(16)将内层圆筒体除圆锥形敞口(15)之外都封闭在内; 圆锥形敞口(15)内设有与小型电机连接的除渣助燃杆(19),除渣助燃杆(19)包括呈M形的旋转件及用于连接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小型电机的连接杆,所述旋转件的两端与圆锥形敞口(15)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杆弹性可伸缩且其上设有绞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的底部设有排灰管道(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敞口(15)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入风口(151),所述圆筒体上部设有第二入风口(152),所述圆筒体中部设有狭长入风口(18),所述圆筒体底部设有第三入风口(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壳体(3)、内部燃烧室(5)、设于外部壳体(3)与内部燃烧室(5)之间的储水室(2)、设于内部燃烧室(5)下部的燃烧器(6)以及设于外部壳体(3)侧面的料箱(14),燃烧器(6)为双层套筒结构,其内层为上端为圆锥形敞口(15)、下端倾斜的圆筒体,底部中间有点火装置,外层为与风机(9)连通的封闭体(16),封闭体(16)将内层圆筒体除圆锥形敞口(15)之外都封闭在内;圆锥形敞口(15)内设有与小型电机连接的除渣助燃杆(19),除渣助燃杆(19)包括呈M形的旋转件及用于连接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小型电机的连接杆,所述旋转件的两端与圆锥形敞口(15)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杆弹性可伸缩且其上设有绞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美鑫玉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