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岩溶地区延性抗塌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5391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溶地区延性抗塌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使用网状石笼结构大大提高了路基结构的延性抗塌能力。当地面出现直径小于1m的小型塌陷坑时,对网状石笼结构不产生影响;当地面出现直径1~3m的小型塌陷坑时,石笼结构能够填充阻塞岩溶通道,使得塌陷慢慢停止。当地面出现稍大的塌陷坑时,石笼结构出现小部分坍落,但由于网状石笼结构相互之间由钢筋绑扎,从而不会出现大面积坍落,再加上连续拱结构又有较好的适应不良地质的能力,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支撑路面结构不致倒塌。因此,本装置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施工方法为依次铺设水泥土封闭层、网状石笼结构、土垫层和连续拱结构,最终得到岩溶地区延性抗塌路基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基,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工程活动的迅速发展,岩溶地面塌陷随即大量发生,且发生的频率、强度以及危害性也越来越大。这些塌陷的产生,无一不与工程活动破坏了岩溶地区原有的平衡状态有关。岩溶地面塌陷已经成为当前岩溶地区路基建设所面临极为普遍,但又难以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岩溶地区普遍缺土而多石,多数采用挖方路堑石渣和隧道出渣填筑路堤。通常认为,相对土质填料,岩质填料较高的强度、较小的变形和良好的透水性,是填筑路堤的好材料。如果是土质路基,容易阻隔地面水流通,造成积水,积水向下渗透,很容易造成岩溶地面塌陷。虽然设置有间隔数百米一个的涵洞,仍然难免会有一些地方积水。而涵洞又有刚度过大的缺点,容易加剧振动荷载的影响,导致岩溶地区地面塌陷。虽然石质路基较之土质路基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缺点。石质路基虽然不会导致路侧积水,但是存在这样大的孔隙,很容易导致路基下方的土基浸水,抗剪能力随之下降,进而失去平衡发生塌陷。岩溶地面塌陷危害巨大,必须采取主动预防的措施。而原有土质路基、石质路基等松散类型的路基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岩溶地区路基建设的需要,提出一种延性抗塌路基结构十分必要,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溶地区延性抗塌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土封闭层(4),水泥土封闭层(4)上依次覆盖有网状石笼结构(3)、土垫层(2)和连续拱结构(1);且网状石笼结构(3)内部设有水泥土;所述的网状石笼结构(3)包括:钢筋石笼框架(5)和设置于钢筋石笼框架(5)中将其分隔成若干区域的钢筋(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赵华陈忠达常艳婷李小东朱凤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