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5318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净化槽,在净化槽的槽盖上设有自吸桶,所述自吸桶上设有密封桶盖,在密封桶盖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自吸桶上部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伸到第一净化槽内的两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设有卧式离心泵,在所述卧式离心泵和自吸桶的出料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管道伸到其余净化槽内,所述出料管道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自吸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流程短,投资省,能耗低,开工率高,综合成本低,安全环保风险小,工作量小,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领域中通过有机相和无机相提取净化工艺中用于无机相输送的自吸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领域中,常常需要从水溶液中用有机相提取产物,一般情况下,有机相的密度较小,位于无机相的上层。少量情况下(有机溶剂密度较水大)无机相在上层。常常为了使得产品提取完全,需要进行多次提取。这就涉及到需要将净化槽中的无机相与有机相分离出来,进入下一个净化槽,继续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目前类似物料输送采用居多的一种是传统的立式泵输送,即在槽盖上安装立式泵,泵体没入液面下进行输送。因立式输送所需泵及配套电机功率都较大,设备整机较重,需在槽盖上设置机架,整体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同时立式泵故障率相对卧式泵高,出现故障后会涉及吊装拆卸等作业,工作量较大,劳动强度高,误产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另一种常规输送方式:需将无机相(如果无机相在上面,则可以选择直接抽出就行,不能从槽底放料,这里所说的方式适合无机相在下层。)通过管道引到槽底,再直接从槽底阀门将无机相放出。设置卧式泵再输送到另一槽内。由于净化槽多为锥形槽,在净化的过程中,除了有机相和无机相以外,在锥形槽的槽底往往还沉积有渣。这种方式渣容易引入第二净化槽,导致管道堵塞,渣也容易吸附有机相,导致收率降低。另一方面槽内引出管道结垢后清理困难,须将槽内所有物料排空后拆卸管道清理,同时管道流程较长,清理工作量也较大,劳动强度高,误产时间较长,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适合无机相在下层的净化分离提取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净化槽的槽盖上设有自吸桶,所述自吸桶上设有密封桶盖,在密封桶盖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自吸桶上部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伸到第一净化槽内的两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设有卧式离心泵,在所述卧式离心泵和自吸桶的出料口之间的出料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料管道伸到其余净化槽内,所述出料管道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自吸桶。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次运行自吸系统时,先连接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进料管道伸到第一净化槽的无机相内合适的位置,出料管道伸到其余净化槽内,打开第一阀门,连通进水管,将自吸桶内注满水后,关闭第一阀门,然后启动卧式离心泵,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实现连续自吸输送无机相。之后开停车就只需要将第二阀门打开和关闭,不再需要灌水。卧式离心泵随停随启均能实现输送过程。整个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为现有技术中管道长度的30%。卧式离心泵的功率可选择小功率离心泵,运行费用低。故障率低。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桶的体积为进料管道的体积的两倍及以上。采用两倍的话自吸桶的体积不大,安装方便,投资小。当然两倍以上能起到更好的自吸效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净化槽内两相分界处设置有界位计。将整个系统设计一个控制系统,界位计反馈信息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卧式离心泵启停及其流速。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桶和其密封桶盖通过法兰盘连接。这样便于打开清理自吸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净化槽上还设有补料管。在无机相被抽走后,补料管随时补充无机相或其它物料,使得生产连续化。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卧式离心泵为带变频调速器的卧式离心泵。实现连续稳定输送无机相。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净化槽为两个,两个净化槽并排设置,所述自吸桶装在两个净化槽相连的位置的槽盖上,所述卧式离心泵装在第二净化槽的槽盖上。便于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流程短,投资省,能耗低,开工率高,综合成本低,安全环保风险小,工作量小,劳动强度低,易于操作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仅代表图中的相对位置,不表示产品的绝对位置。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由至少两个净化槽、自吸桶2、灌水灌3、第一阀门4、进料管道5、出料管道6、卧式离心泵7、第二阀门8、补料管9、界位计10等部件组成。净化槽为两个以上,图1上为两个,两个净化槽可以并排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图1中选择两个净化槽并排设置。净化槽为锥形槽。在净化槽中静置有有机相和无机相,有机相位于上层,无机相位于下层,在槽底还有沉淀的渣。净化槽的上端设有槽盖。在净化槽的槽盖上设有自吸桶2,如图1,自吸桶2安装在两个净化槽相连接处的位置。自吸桶2 —半在第一净化槽1-1的槽盖上,另一半在另一个净化槽的槽盖上,自吸桶2上设有密封桶盖21,自吸桶2和其密封桶盖21通过法兰盘连接。这样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清洗自吸桶2。在密封桶盖21上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4,自吸桶2上部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管道5,进料管道5伸到第一净化槽1-1内的两相分界面的下方,即进料管道5伸到无机相的合适深度的位置。自吸桶2的体积为进料管道5的体积的两倍及以上。优选为两倍,这样自吸桶2体积小,投资小,且自吸效果好。自吸桶2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6,出料管道6上设有卧式离心泵7,卧式离心泵7为带变频调速器的离心泵,便于控制流速,实现连续稳定输送无机相。卧式离心泵7装在第二净化槽1-2的槽盖上。其它管道等都装在各自对应的净化槽的槽盖上。在卧式离心泵7和自吸桶2的出料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8,出料管道6伸到其余净化槽内,这里为第二净化槽1-2内。出料管道6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自吸桶2。出料管道6和进料管道5最好选择PPR塑料管材,不易结垢,易于清洗,并在管道上多处设置法兰连接,即管道采取多节通过法兰连接。便于定期检查清理。第一净化槽1-1内两相分界处设置有界位计10。界位计1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卧式离心泵7启停,这种控制程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第一净化槽1-1上还设有补料管9。方便及时补充物料。当第一净化槽1-1静置分层后,打开进水管3,打开第一阀门4向自吸桶2内灌水。注满水后,关闭第一阀门4,启动卧式离心泵管7,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能实现连续自吸输送无机相,之后开停则不需要灌水,卧式离心泵7随停随启,均能实现连续自吸输送无机相。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净化槽的槽盖上设有自吸桶(2),所述自吸桶(2)上设有密封桶盖(21),在密封桶盖(21)上设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自吸桶(2)上部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管道(5),所述进料管道(5)伸到第一净化槽(1-1)内的两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⑵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6),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工艺中使用的自吸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净化槽的槽盖上设有自吸桶(2),所述自吸桶(2)上设有密封桶盖(21),在密封桶盖(21)上设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自吸桶(2)上部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管道(5),所述进料管道(5)伸到第一净化槽(1‑1)内的两相分界面的下方,所述自吸桶(2)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设有出料管道(6),所述出料管道(6)上设有卧式离心泵(7),在所述卧式离心泵(7)和自吸桶(2)的出料口之间的出料管道(6)上设有第二阀门(8),所述出料管道(6)伸到其余净化槽内,所述出料管道(6)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自吸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义文姜贵华张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