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5212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两种材料准备; 2)工具磨磨合金的一端尖呈120°;3)车床粗车刀体;4)刀体淬火;5)外圆磨粗精磨刀体的柄部和刃部外圆;6)加工中心开刀体排屑槽;7)用线切割在硬质合金一端按要求割V型面;8)高频焊接;9)车床粗车莫氏锥柄、铣扁尾;10)用工具磨夹持刀具颈部修正合金呈120°尖角;11)加工中心测刀体前刀面开排屑槽;12)完成剩余其它工序。优点:两种材料即硬质合金棒料和9SiCr材料;将V型焊接位置前移到刀具排屑槽内,最大幅度节约整体硬质合金材料的用量,在保证硬质合金刀具原有整体性能基础上最大幅度降低高速数控加工硬质合金刀具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属于硬质合金刀具焊接加工

技术介绍
已有的V型焊接技术焊接位置放在刀具后面的实体部位,其目的是节约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使用量,在不影响硬质合金刀具整体性能的基础上降低刀具成本。倘若将焊接位置前移,在刀具排屑槽中实施V型焊接,那么只需根据实际加工深度来确定硬质合金长度,其他非直接参与加工部分全部采用9SiCr合金钢材料,该硬质合金刀具成本将最大幅度得到下降,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数控刀具成本。关键是要解决刀组成刀具的两种材料排屑槽内连接,两个V型面的实际接触面较小(约刀具该处直径的1/2),采用何种方法焊接才能保证刀具焊接强度和足够大的扭矩来适应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其目的是要解决刀具两种材料在排屑槽内连接时,在两个V型面的实际接触面较小(约刀具该处直径的1/2)的情况下可确保其刀具的强度,适应刀具加工时的切削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两种材料准备:刀具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两种材料准备:刀具工作部分(1),采用硬质合金棒料;刀体的导向部分(2)、刀体连接部分(3)和刀体柄部(4)采用9SiCr材料;2)工具磨磨合金棒料的一端尖呈120°;3)车床粗车刀体,锥柄先车成直柄;4)刀体淬火,硬度HRC58~62,回火,喷砂;5)外圆磨粗精磨刀体柄部和导向及连接部分外圆;6)加工中心开刀体排屑槽;7)线切割按要求在硬质合金棒料的一端割120°V型面;8)线切割按要求在刀体有排屑槽的一端割V型槽,槽底R1过渡、V面与刀体轴线对称度0.1mm、V型槽底线的延长线与割出V型后刀体前刀面夹角允许向排屑槽内偏离0~...

【技术特征摘要】
1.在刀具排屑槽内实施V型焊接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两种材料准备:刀具工作部分(1),采用硬质合金棒料;刀体的导向部分(2)、刀体连接部分(3)和刀体柄部(4)采用9SiCr材料;2)工具磨磨合金棒料的一端尖呈120°;3)车床粗车刀体,锥柄先车成直柄;4)刀体淬火,硬度HRC58~62,回火,喷砂;5)外圆磨粗精磨刀体柄部和导向及连接部分外圆;6)加工中心开刀体排屑槽;7)线切割按要求在硬质合金棒料的一端割120°V型面;8)线切割按要求在刀体有排屑槽的一端割V型槽,槽底R1过渡、V面与刀体轴线对称度0.1mm、V型槽底线的延长线与割出V型后刀体前刀面夹角允许向排屑槽内偏离0~5°,V型槽底与刀体末端保证长度要求;9)高频焊接,利用工装夹具,硬质合金棒料在上,V型面朝下,刀体在下,V型槽朝上,两个V型面重合,高频加温焊接,300°保温5~6小时,喷砂;10)非直柄刀具,车床粗车莫氏锥柄,铣扁尾;11)用工具磨夹持刀具颈部修正合金呈120°尖角,外圆磨磨硬质合金,刀体外圆,莫氏锥度,达到图纸规定尺寸要求;12)加工中心测刀体前刀面开槽确保前角、槽型与刀体设定的参数一致,芯厚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贾凤军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信达克工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