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个钢索导向辊的后拔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06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后拨链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底座件,一个用于支承链条导板的可动件,以及一个将该底座件与该可动件相连接使得该可动件能相对于该底座件运动的连接机构。一个连接在该底座件上用于围绕一条转动轴线转动的导向辊,其包括一个用来导引操纵索的内钢索的钢索导引表面。一个用来支承操纵索的外套管的套管支架,以及一个用于把套管支架可枢转地支承在底座件上使得套管支架可围绕与转动轴线隔开一定距离的枢转轴线转动的枢轴连接部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拨链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用来控制操纵索的走向的钢索导向辊的自行车后拨链器。附图说明图1是在美国专利4,610,644中公开的现有技术的后拨链器的侧视图。如图1中所示,该拨链器包括一个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行车的固定件1上的底座件2,一个可动件5以及两个连接件3和4,该连接件把底座件2和可动件5连接在一起,使得可动件5能够相对于底座件2运动。具有导向轮61和张紧轮62的链条导板6可转动地连接在可动件5上,用来沿着链轮部件S的多个链轮导引链条17。用来偏压链条导板6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第一弹簧13设置在可动件5与链条导板6之间,而用来偏压底座件2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第二弹簧14设置在底座件2与固定件1之间。该拨链器的操纵通过一种具有一根在外套管O内滑动的内钢索W的操纵索进行。外套管O通过套管支架16支承在底座件2上,而内钢索W则通过接线器15连接在可动件5上。拉紧内钢索W将使可动件5沿轴向移动向链轮部件S的最大链轮S2,而放松内钢索W则将使可动件5沿轴向移向链轮部件S的最小链轮S1。同时,第一和第二弹簧13和14互相平衡以调整底座件2和可动件5的位置,从而设定导向轮61相对于后链轮部件S的径向位置。因此,底座件2通常呈现沿Z方向的往复运动。由于操纵索C刚性地固定在底座件2上,以及由于操纵索C在它连接在该拨链器上以前通常弯曲成近似180°,所以当操纵拨链器时,操纵索C将反抗底座件2的往复运动。这种情况将对导向轮61的正确定位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底座件2沿顺时针方向的运动往往会使操纵索C的弯曲部分拉直,这样由于在内钢索W与外套管O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增加而使钢索的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用来控制操纵索的走向并且减少在操纵拨链器时对钢索取向的影响的钢索导向辊的后拨链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自行车拨链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底座件,一个用于支承链条导板的可动件,以及一个将该底座件与该可动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该机构使得该可动件能相对于该底座件运动。一个连接在该底座件上用于围绕一条转动轴线转动的导向辊,其中该导向辊包括一个用来导引操纵索的内钢索的钢索导引表面。一个设置用来支承该操纵索的外套管的套管支架,以及一个用于把该套管支架可枢转地支承在该底座件上的枢轴连接部分,该部分使得该套管支架可以围绕与该转动轴线隔开一定距离的枢转轴线转动。更准确地说,该套管支架的枢转轴线设置在很靠近该导向辊的外圆表面处。该可枢转的套管支架使得套管能适应底座件的往复运动。图1是现有技术的拨链器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拨链器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载取的一个视图;图4和图5是示出在图2中所示的钢索套管支架的操作的详图;图6是示出围绕钢索导向辊的转动轴线旋转的钢索套管支架的操作的详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后拨链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A-8B分别是示于图7的导向辊和钢索支承件的俯视和后视图;以及图9A-9B是示出图7的钢索导向辊的侧视图和后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拨链器的一个特定实施例的侧视图。除了下面要特别说明的以外,该拨链器的结构和操作基本上与美国专利4,610,644中所公开的拨链器相同。因此,该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如在图2中所示,该拨链器包括一个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行车的固定件1上的底座件2′,一个可动件5和两个把底座件2′和可动件5连接在一起使得可动件5可相对于底座件2′运动的连接件3和4。具有一个导向轮61和一个张紧轮62的链条导板6可转动地连接在可动件5上,用来沿着链轮部件S中的多个链轮导引链条17。第一弹簧13配置在可动件5与链条导板6之间,用来偏压链条导板6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第二弹簧14配置在底座件2′与固定件1之间,用来偏压底座件2′顺时针方向转动。该拨链器的操纵通过一种具有一根在外套管O内滑动的内钢索W的操纵索C来进行。外套管O通过套管支架100支承在底座件2′上,内钢索W通过接线器15连接在可动件5上。拉紧内钢索W将使可动件5沿轴向向链轮部件S的最大链轮S2移动,而放松内钢索W则使可动件5沿轴向向链轮部件S的最小链轮S1移动。同时,第一和第二弹簧互相平衡以调整底座件2′和可动件5的位置,从而把导向轮61相对于后链轮部件的径向位置进行设定。因此,底座件2′通常呈现沿Z方向的往复运动。与在图1中描述的拨链器不同,套管支架100不是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底座件2′上。而是,套管支架100包括一个连接在支杆104和108上的套管支承件102(图3),该两支杆以互相平行的关系连接在枢轴112上,使得套管支架100可围绕枢转轴线P转动。此外,内钢索W也不是沿一条直线直接从套管支承件102延伸到接线器15上。而是,内钢索W沿着导向辊120的表面116受到导向,该导向辊通过轴124(图2)支承在底座件2′上,以便围绕转动轴线R转动。在该实施例中,表面116被制成为一个用于夹带内钢索W的凹槽。为了避免导向辊120和内钢索W的弄脏,底座件2′包括一个用于导向辊120和套管支架100的安装件,该安装件采取以侧面130和134,底面138和顶面142的形式,从而这些面形成了一个基本上包围住导向辊120的壳体。套管支架100的支杆104和108分别沿着侧面130和134延伸。顶面142上限定了一个用来容纳内钢索W从其中穿过的孔口150,使得内钢索W可以沿图2中所示的Y方向往复运动。为保持内钢索W的露出部分恒定并且达到最小,顶面142制成为具有以枢转轴线P为起点的一个恒定曲率半径的曲面。限制器160设置在顶面142的一端,以便限制套管支架100的运动范围并且防止内钢索W与孔口150的边缘发生摩擦。套管支架100的这种枢轴结构使操纵索C可采取较小的弯曲取向以减少内钢索W和外套管O之间的摩擦。并且,当拨链器沿轴向相对于链轮部件S移动和底座件2′沿Z方向往复运动时,套管支架100将发生枢转,以便使底座件2′的往复运动的阻力最小。如图4和5中所更准确地示出的,套管支架100的枢转轴线P是与导向辊120的转动轴线R相隔一定距离的,在该实施例中,枢转轴线P是位于很接近导向辊120的外圆表面154的位置或者直接与该外圆表面对准。这种位置关系有助于保证内钢索W以平稳的方向离开外套管。实际上,当枢转轴线P与导向辊120的外圆表面154相对准时,内钢索W完全无需弯曲即可离开外套管O,并且这种位置关系将在套管支架100的全部运动范围内保持。把套管支架100的枢转轴线P设置在与导向辊120的转动轴线R相隔一定距离,特别是当把枢转轴线P根据上述方式定位时,其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优点通过参看图6就可以理解。图6是示出当套管支架以一个恒定半径r围绕钢索导向辊的转动轴线R枢转时操纵索C的取向的示意图。为图形清晰起见,真实的套管支架被省略了。假定链条17与链轮部件S内的多个链轮中的一个链轮,例如链轮S1相啮合。此时,弹簧13和14互相平衡使导向轮61相对于链轮S1正确定位,并且套管支架把操纵索C定向在位置1。在这个位置上,内钢索W从操纵索C的出口位置E延伸一个距离l(1)到达钢索导向辊上的接触位置A。假定该骑车者保持链条绕在S1链轮上,但决定把链条转换到一个较小的前链轮(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后拨链器,包括: 一个用于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的底座件; 一个用于支承链条导板的可动件; 一个将该底座件与该可动件相连接的连接机构,该机构使得该可动件能相对于底座件运动; 一个连接在该底座件上用于围绕一条转动轴线转动的导向辊,其中该导向辊包括一个用来导引操纵索的内钢索的钢索导引表面; 一个用于支承该操纵索的外套管的套管支架;以及 一个用于把该套管支架可枢转地连接在该底座件上的枢轴连接部分,该部分使得该套管支架可以围绕与该转动轴线隔开一定距离的枢转轴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三津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