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823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所述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控制板以及导电弹片,所述定子和转子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定子固定,所述控制板上具有防干扰电路,所述导电弹片设在所述控制板上,其中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防干扰电路相连,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刷直流电机,通过采用导电弹片来传导、消除无刷直流电机的谐波,从而可以有效地起到防呆作用,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降低了由于导线多而造成的接错导线的几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标准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指出,由于传统的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是直接通过桥堆整流后、直接供电到无刷直流电机,从而使得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同时存在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以及绕组线圈高频通断谐波,从而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电磁兼容性)问题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传统采用导线连接到无刷直流电机的机壳或者无刷直流电机本体的部位,然后再采用螺母和螺丝固定,以传导、消除谐波,然而,这不但增加了安装工序,而且浪费了安装时间,提高了材料成本,且由于导线较多,容易造成混乱,造成安全隐患,且接线处不可靠,容易造成连接松动的问题。另外,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销售区域不同可能引起导线的规格标准不同,使得导线与无刷直流电机的配合安装结构不同,造成导线长度不同,不利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所述无刷直流电机可以通过导电弹片传导、消除谐波,安装简便且可靠性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转子均设在所述壳体内;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定子固定,所述控制板上具有防干扰电路;以及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设在所述控制板上,其中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防干扰电路相连,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通过采用导电弹片来传导、消除无刷直流电机的谐波,从而可以有效地起到防呆作用,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降低了由于导线多而造成的接错导线的几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标准化程度。具体地,所述导电弹片的所述一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针脚,所述至少一个针脚焊接至所述防干扰电路。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针脚与所述连接部垂直。由此,可以保证连接部与控制板紧密配合。可选地,所述针脚为三个且所述三个针脚间隔开分布。由此,可以提高导电弹片与控制板的连接牢固性。具体地,所述导电弹片的所述另一端具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可选地,所述止抵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壁凸出的拱形结构。由此,止抵部可以与壳体紧密接触。或者可选地,所述止抵部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平面。具体地,所述转子包括本体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转子的另一端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导电弹片为弹性钢件。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导电弹片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导电弹片的右视图。附图标记:100:无刷直流电机;11:前端盖;12:后端盖;13:容纳腔;2:定子;3:转子;31:本体;32;转轴;4:控制板;41:导电弹片;         411:本体部;412:连接部;4121:针脚;413:止抵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100。其中,无刷直流电机100可以为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或者低压无刷直流电机,下面仅以高压无刷直流电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100,包括:壳体、定子2、转子3、控制板4以及导电弹片41。具体地,定子2和转子3均设在壳体内,控制板4与定子2固定。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壳体包括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后端盖12大体形成为前侧敞开的圆筒,前端盖11大体形成为圆板,前端盖11适于盖合在后端盖12的前端面上且与后端盖1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3,定子2、转子3以及控制板4均设在容纳腔13内,其中,转子3可转动地配合在定子2的内侧,且转子3与定子2的中心轴线与壳体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控制板4设在定子2与前端盖11之间且与定子2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控制板4上具有防干扰电路,导电弹片41设在控制板4上,其中导电弹片41的一端与防干扰电路相连,导电弹片41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止抵。如图1所示,防干扰电路(图未示出)包括串联的高阻抗电阻和隔离电容,导电弹片41设在前端盖11与控制板4之间,导电弹片41的一端串联在防干扰电路上,导电弹片41的另一端抵压在前端盖11的后表面上,从而控制板4上的干扰谐波可以通过防干扰电路、具体是通过高阻抗电阻和隔离电容传送到导电弹片41上,再通过导电弹片41与前端盖11的接触传导到前端盖11上,从而达到消除干扰谐波的目的。其中,防干扰电路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刷直流电机100,通过采用导电弹片41来传导、消除无刷直流电机的谐波,从而可以有效地起到防呆作用,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降低了由于导线多而造成的接错导线的几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100的标准化程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弹片41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后端)具有连接部412,导电弹片41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端)具有止抵部413。如图1所示,导电弹片41包括:本体部411、连接部412和止抵部413,其中,本体部411大体形成为板条状,本体部411沿着从控制板4的前表面朝向前端盖11的后表面的方向倾斜延伸,当控制板4的前表面与前端盖11的后表面平行时,本体部411与前端盖1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优选为50°,连接部412连接在本体部411的后端,止抵部413连接在本体部411的前端。优选地,导电弹片41为弹性钢件,且本体部411、连接部412和止抵部413一体成型。当然,本体部411还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曲面板等。具体地,连接部412上设有至少一个针脚4121,至少一个针脚4121焊接至防干扰电路。参照图1并结合图2和图3,连接部412可以形成为平板形,且平行于控制板4的前表面设置,连接部412与本体部411相连,且本体部411与连接部412的连接处光滑过渡,本体部411与连接部412之间的夹角α优选为140°,从而导电弹片41可以具有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转子均设在所述壳体内;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定子固定,所述控制板上具有防干扰电路;以及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设在所述控制板上,其中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防干扰电路相连,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转子均设在所述壳体内;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定子固定,所述控制板上具有防干扰电路;以及
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设在所述控制板上,其中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所述防干扰
电路相连,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止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的所述一端具有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针脚,所述至少一个针脚焊接至所述防干扰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针脚与所述连接
部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为三个且所述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河汪志刚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