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套环的轴承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791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7:40
用于支承一轴的轴承衬套,其具有管形的衬套,该衬套在纵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该衬套的内部布置第一径向轴承,其中,在所述衬套内部以及以在纵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径向轴承隔开间距的方式布置第二径向轴承,并且,所述衬套在径向上布置在套环之内,其中,在所述衬套和所述套环之间构造环形间隙并且所述套环在纵方向上与两个所述径向轴承隔开间距地与所述衬套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轴承衬套。轴承衬套使用于轴、例如驱动轴的径向的以及可转动的支承。为此,常规的轴承衬套具有在纵方向上延伸的、管形的衬套。为了轴可以在纵方向上插入到轴承衬套中,衬套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敞开地构成。从现有技术已知,第一径向轴承布置在衬套内部,该第一径向轴承稍后与轴处于接触中。特别是滑动轴承、球轴承、滚动轴承和滚针轴承适合作为径向轴承。在轴和衬套之间大多构造有环形间隙。在这里,成问题的是,通过这样的轴承衬套对轴的支承受到不同的外部影响。因此,热经常从轴承壳体通过轴承衬套引入径向轴承中。这导致热形变,该热形变引起轴承摩擦的提高,由此经常降低装置的效率。轴承座在壳体中的制造公差也可能通过轴承衬套导致径向轴承上的机械力作用,从而该径向轴承变形。附加地,轴承壳体和/或轴的振动和固有频率导致径向轴承的不均匀负载。这导致轴承衬套、径向轴承和轴的动态变形。后果是提高的轴承摩擦和低效率。此外,壳体的扭曲和/或轴的弯曲引起摩擦现象的增加。各种轴承摩擦伴随着提高的轴承磨损,从而轴承衬套和/或轴的使用寿命短以及维修成本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改进轴承衬套的任务为基础,所述轴承衬套在支承轴时具有持久地小的摩擦、可在大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耐用并且少维修以及具有小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针对轴承衬套的多个使用地点,也力求简单的结构类型。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由从属权利要求获知有利的拓展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承一轴的轴承衬套,其具有管形的衬套,该衬套在纵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所述衬套的内部布置第一径向轴承,其中,在衬套内部以及以在纵方向上与第一径向轴承隔开间距的方式布置第二径向轴承,并且,衬套在径向上布置在套环之内,其中,在衬套和套环之间构造环形间隙并且套环在纵方向上与两个径向轴承隔开间距地与衬套连接。在这样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衬套上有利的是,所述轴承衬套能够通过套环固定在轴承座上或者中。因此,轴承座的制造公差作用到套环上。衬套不变形。此外,衬套仅仅间接地通过套环与轴承座热耦合。由此,来自壳体的温度影响仅造成衬套进而径向轴承的小的热学方面的尺寸变化。此外,衬套通过套环在轴承座中/上的间接支承允许轴承衬套的弹性变形,所述弹性的变形抑制振动、尤其谐振和碰撞在轴承座和衬套之间传递。如果例如轴振动,则衬套可以在套环之内与轴相应地随着运动。在此,衬套尤其可以进行相对于套环的纵轴线的角度改变,从而径向轴承始终可轻微运动(leichtlaeufig)。在所述连接的过渡部上应设置角半径(Kehlradien),以避免由于应力尖引起的可能的疲劳断裂。此外,静态有利的是,衬套和套环之间的连接区域比衬套的其余部分和/或套环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大的壁厚度。所有这些导致轴的具有较小摩擦的支承,由此轴承衬套是耐用并且少维修的。此外,用于轴的支承的制造成本便宜,因为虽然套环可附加地制造,但是轴承座的配合不必为此那么精准。本专利技术的拓展方案设置,套环在纵方向上在两个径向轴承之间与衬套连接。这具有优点:衬套和套环之间的力传导均匀分布地进行。此外,两个径向轴承可以吸收基本上同样大的力。在这里,衬套在没有转矩的情况下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在轴线位置中,由此轴承摩擦和磨损小。特别优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拓展方案,在该拓展方案中,衬套和套环之间的连接在纵方向上最大10%偏心地、优选最大百分之5偏离中心并且特别优选在中心处地布置在两个径向轴承之间。由此,由套环作用到衬套上的力仅仅作为非常小的转矩作用到衬套上。因此,轴承摩擦和磨损最小。一种优选的方式支持这样平衡的力流,其中,环形间隙在纵方向上单侧敞开地构造。然后,套环的从与衬套的连接指离的第一端部构造为自由边,所述侧边在径向上限界环形间隙。固定在敞开的端部或者说自由边上,衬套保持小的自由度以实施补偿运动。在此,两个径向轴承的支承力和套环的支承力尤其通过所述连接作用到衬套上。通过在径向轴承之间将所述连接基本上布置在中间处,衬套在轴线位置中平衡。在振动或碰撞时,衬套的轴线位置和套环的轴线位置在最大程度上平行地移动。此外,在轴弯曲振动时,衬套可以绕径向轴承之间的中点顶多仅微不足道地摆动。在这里,尽管如此,套环可以无相对转动和/或轴向固定地与衬套连接,这是成本便宜、耐用并且少维修的。根据轴承衬套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衬套和套环一件式地构造。这在制造技术上可以简单地付诸实施并且造成小的制造成本。适合用于轴承衬套的材料为塑料和金属。尤其在温度高以及径向轴承大的情况下优选金属。浇铸、喷射、烧结和切屑方法适合用于制造轴承衬套。在此,特别优选,衬套和套环由整料的(monolithischen)构件构造。因此,接合方法不是必要的并且能够实现所述连接的非常高的耐磨强度。因此,轴承衬套的重量可以降低到最小。在轴承衬套的进一步改进中,套环在纵方向上比衬套短。因此,套环局限于在功能上必要的长度。实现小的材料成本和低的制造复杂度。对于最优的力流来说,轴承套管的一种拓展方案是有利的,在该拓展方案中,套环钟形地构造。由此,套环和衬套之间的力平缓地转向并且避免由于应力尖而引起的损害。这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套环钟形地向着与衬套的连接的方向径向地缩窄。因此,套环可以在连接的区域中延伸直到衬套,并且套环和衬套之间的力平缓地转向。为了将轴承衬套固定在轴承座上或者中,在进一步的构型中设置,套环在纵方向上相对于与衬套的连接隔开间距地具有用于将轴承衬套固定在轴承座中的轴承接收部。借此确保,套环不在所述连接的区域中固定在轴承座中。更确切地说,预先给定并且遵循所述接收部到所述连接的间距,从而轴承衬套可以简单和直观地安装。因此,环形间隙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轴承接收部和衬套之间。轴承衬套的发展阶段提出:轴承接收部布置在套环的与衬套和套环之间的连接隔开间距的第一端部上。因此,套环在该端部上没有超出部(Ueberstand)。因此节省材料并且达到套环的最大的固有频率。然后,优选套环的第二端部与衬套连接。然后,该第二端部也没有自由的超出部,这伴随着小的材料使用和高的固有频率。也可以通过衬套勉强超出径向轴承来实现小的固有频率。在此,衬套的两个纵端部应最大10%地超出两个径向轴承不同远。虽然套环的第二端部也可以与所述连接相对置地布置并且在这里具有用于轴承座的第二轴承接收部。轴承衬套可以因此较刚性和对称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支承一轴(100)的轴承衬套(1),其具有管形的衬套(10),所述衬套在纵方向(L)上延伸,并且在所述衬套的内部(I)布置有第一径向轴承(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套(10)的内部(I)以及以在纵方向(L)上与所述第一径向轴承(11)隔开间距的方式布置有第二径向轴承(12),并且,所述衬套(10)在径向(R)上布置在套环(20)的内部,其中,在所述衬套(10)和所述套环(20)之间构造有环形间隙(30),并且所述套环(20)在纵方向(L)上与两个所述径向轴承(11,12)都隔开间距地与所述衬套(10)连接(V)。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18 DE 102012024703.61.用于支承一轴(100)的轴承衬套(1),其具有管形的衬套(10),
所述衬套在纵方向(L)上延伸,并且在所述衬套的内部(I)布置有第一
径向轴承(11),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套(10)的内部(I)以及以在纵方向(L)上
与所述第一径向轴承(11)隔开间距的方式布置有第二径向轴承(12),并
且,所述衬套(10)在径向(R)上布置在套环(20)的内部,其中,在所
述衬套(10)和所述套环(20)之间构造有环形间隙(30),并且所述套环
(20)在纵方向(L)上与两个所述径向轴承(11,12)都隔开间距地与所
述衬套(10)连接(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衬套(1),
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0)在纵方向(L)上在两个所述径向轴承(11,
12)之间与所述衬套(10)连接(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衬套(1),
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10)和所述套环(20)之间的所述连接(V)
布置成在纵方向(L)上在两个所述径向轴承(11,12)之间最大偏心10%。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衬套(1),
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10)和所述套环(20)一件式地构成。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衬套(1),
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0)在纵方向(L)上比所述衬套(10)短。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衬套(1),
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博勒尔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