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793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涂装线上设置有输送轨和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输送轨上的用于悬挂工件的吊具,该烘道包括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上部腔室包括沿吊具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两个侧腔壁,两个侧腔壁的下端相向弯折延伸并在二者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供部分吊具穿行的通道,输送轨及部分吊具位于上部腔室内,而工件位于下部腔室内,还包括补风系统、回风系统和送风系统。采用上下双层式的结构,上部低温腔室,下部高温腔室,补风系统向上部腔室中吹低温气流,并采用回风系统将下部腔室的较冷气流进行回收再加热,并将通过燃烧室加热的气流从下部腔室的下部送入,避免输送轨和吊具接触高温环境,同时提高工件的烘干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
技术介绍
工件的烘干处理是涂装线上的重要步骤之一,传统技术中,主要是采用烘干室的结构,即在涂装线上对应烘干处理的位置设置一个烘干室,使对应的工件输送轨位于烘干室内,这样,用于悬挂工件的吊具也要从该烘干室内经过,而由于烘干温度很高,吊具的耐热强度却很低,就会造成吊具的损坏,导致维护成本上升,若要更换耐热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的吊具,又会导致涂装线的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其包括相分离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上部腔室温度远低于下部腔室,输送轨位于上部腔室,吊具也从上部腔室走,而工件从高温的下部腔室走,这样,有效避免吊具的损坏,还能够提高对工件的烘干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涂装线上设置有输送轨和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输送轨上的用于悬挂工件的吊具,该烘道包括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的上部腔室包括沿所述的吊具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两个侧腔壁,两个所述的侧腔壁的下端相向弯折延伸并在二者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供部分所述的吊具穿行的通道,所述的输送轨及部分所述的吊具位于两个所述的侧腔壁之间;所述的下部腔室包括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两个侧墙体和下部墙体,所述的工件位于两个所述的侧墙体和所述的下部墙体之间;该烘道还包括补风系统、回风系统和送风系统,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向所述的上部腔室内吹低温气流的补风风机、与所述的补风风机相贯通的补风管、开设在所述的补风管上的若干个补风口,所述的补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上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补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回风系统包括回风机、与所述的回风机相贯通的回风管、设置在所述的回风管上的若干个回风口,所述的回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下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回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与所述的送风机相贯通的送风管、设置在所述的送风管上的若干个送风口,所述的送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下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送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回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的送风口的位置;该烘道还包括一个燃烧室,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的回风机的出风口贯通至所述的燃烧室,所述的送风机的进风口贯通至所述的燃烧室。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上部腔室的上部设置有一个上框架,所述的补风风机、所述的回风机、所述的送风机、所述的燃烧室均设置在所述的上框架上。上述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部腔室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下框架,所述的上部腔室和所述的下部腔室位于所述的上框架与所述的下框架之间。上述方案中,优选地,该烘道还包括与所述的回风管相贯通的强排风机。上述方案中,优选地,该烘道包括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补风系统,分别为第一补风系统和第二部分系统,所述的第一补风系统比所述的第二补风系统靠近所述的工件进入该烘道的位置。上述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补风系统中的补风管的远离所述的第一补风系统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半圆形的端头,所述的第一补风系统中的补风管、所述的第二补风系统中的补风管及所述的端头上均有部分侧壁被U型切割并翻折30°形成所述的补风口。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回风口包括第一组回风口和第二组回风口,所述的第一组回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的通道的位置,所述的第一组回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的第二组回风口的位置,所述的第一组回风口中的回风口的大小为200mm×50mm,所述的第二组回风口中的回风口的大小为200mm×200mm,所述的第二组回风口中的回风口处设置有能够调节开口大小的插板。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送风口的大小为200mm×200mm,所述的送风口处设置有能够调节开口大小的插板。上述方案中,优选地,该烘道上对应所述的工件的进入位置设置有风幕装置。上述方案中,优选地,该烘道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的上部腔室和横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的下部腔室,所述的补风管设置在两个所述的上部腔室之间,所述的回风管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的下部腔室的相对外侧的两侧的两个管体,所述的送风管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的下部腔室的相对外侧的两侧的两个管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采用上下双层式的结构,上部为收纳输送轨和供吊具移动的低温腔室,下部为供工件移动而进行烘干的高温腔室,并采用补风系统向上部腔室中吹低温气流,在降低上部腔室温度的同时,也能够避免下部腔室中的高温气流向上部腔室中移动,同时,采用回风系统将下部腔室的较冷气流进行回收再加热,并将通过燃烧室加热的气流从下部腔室的下部送入,依此循环,维持上部腔室的低温和下部腔室的高温,避免输送轨和吊具接触高温环境,同时提高工件的烘干功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烘道的结构示意图一(箭头方向表示工件移动的方向,部分透视);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烘道的结构示意图二(箭头方向表示工件移动的方向,部分透视);附图3为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2中E-E向剖视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2中F-F向剖视示意图;附图8为附图7中D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11、输送轨;12、吊具;13、工件;21、上部腔室;22、下部腔室;23、侧腔壁;24、通道;25、侧墙体;26、下部墙体;31、补风风机;32、补风管;33、补风口;41、回风机;42、回风管;43、回风口;51、送风机;52、送风管;53、送风口;61、燃烧室;71、上框架;72、下框架;81、强排风机;82、端头;83、插板;91、风幕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该涂装线上设置有输送轨11和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输送轨11上的用于悬挂工件13的吊具12,该烘道包括上下双层式结构的上部腔室21和下部腔室22,上部腔室21包括沿吊具12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两个侧腔壁23,两个侧腔壁23的下端相向弯折延伸并在二者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供部分吊具12穿行的通道24(附图6、附图7及附图8所示),大致呈喉部的形状,输送轨11及部分吊具12位于两个侧腔壁23之间;下部腔室22包括沿工件13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两个侧墙体25和下部墙体26,工件13位于两个侧墙体25和下部墙体26之间;该烘道还包括补风系统、回风系统和送风系统,补风系统包括向上部腔室21内吹低温气流的补风风机31、与补风风机31相贯通的补风管32、开设在补风管32上的若干个补风口33,如附图3所示,补风口33贯通至上部腔室21内,这些补风口33沿工件13的移动路径排布;回风系统包括回风机41、与回风机41相贯通的回风管42、设置在回风管42上的若干个回风口43,如附图4所示,回风口43贯通至下部腔室22内,这些回风口43沿工件13的移动路径排布;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51、与送风机51相贯通的送风管52、设置在送风管52上的若干个送风口53,如附图5所示,送风口53贯通至下部腔室22内,这些送风口53沿工件13的移动路径排布;回风口43的位置高于送风口53的位置,由于热气流有向上移动的特性,故从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涂装线上设置有输送轨和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输送轨上的用于悬挂工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该烘道包括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的上部腔室包括沿所述的吊具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两个侧腔壁,两个所述的侧腔壁的下端相向弯折延伸并在二者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供部分所述的吊具穿行的通道,所述的输送轨及部分所述的吊具位于两个所述的侧腔壁之间;所述的下部腔室包括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两个侧墙体和下部墙体,所述的工件位于两个所述的侧墙体和所述的下部墙体之间;该烘道还包括补风系统、回风系统和送风系统,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向所述的上部腔室内吹低温气流的补风风机、与所述的补风风机相贯通的补风管、开设在所述的补风管上的若干个补风口,所述的补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上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补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回风系统包括回风机、与所述的回风机相贯通的回风管、设置在所述的回风管上的若干个回风口,所述的回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下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回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与所述的送风机相贯通的送风管、设置在所述的送风管上的若干个送风口,所述的送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下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送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回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的送风口的位置;该烘道还包括一个燃烧室,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的回风机的出风口贯通至所述的燃烧室,所述的送风机的进风口贯通至所述的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涂装线上设置有输送轨和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输送轨上的用于悬挂工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该烘道包括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的上部腔室包括沿所述的吊具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两个侧腔壁,两个所述的侧腔壁的下端相向弯折延伸并在二者的端部之间形成一个供部分所述的吊具穿行的通道,所述的输送轨及部分所述的吊具位于两个所述的侧腔壁之间;所述的下部腔室包括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设置的由保温材料制成的两个侧墙体和下部墙体,所述的工件位于两个所述的侧墙体和所述的下部墙体之间;该烘道还包括补风系统、回风系统和送风系统,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向所述的上部腔室内吹低温气流的补风风机、与所述的补风风机相贯通的补风管、开设在所述的补风管上的若干个补风口,所述的补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上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补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回风系统包括回风机、与所述的回风机相贯通的回风管、设置在所述的回风管上的若干个回风口,所述的回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下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回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与所述的送风机相贯通的送风管、设置在所述的送风管上的若干个送风口,所述的送风口贯通至所述的下部腔室内,这些所述的送风口沿所述的工件的移动路径排布;所述的回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的送风口的位置;该烘道还包括一个燃烧室,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的回风机的出风口贯通至所述的燃烧室,所述的送风机的进风口贯通至所述的燃烧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腔室的上部设置有一个上框架,所述的补风风机、所述的回风机、所述的送风机、所述的燃烧室均设置在所述的上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腔室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下框架,所述的上部腔室和所述的下部腔室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柳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