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020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坚果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该煮锅包括锅底,所述锅底设置为U字形,沿所述锅底的边沿设置有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管,所述锅侧壁上设置有料液入管,所述料液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液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该煮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坚果连续蒸煮,U型结构可以减少料液浪费;而且能够解决生产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坚果食品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
技术介绍
煮锅可用于食品的煮、蒸、熬等工序操作,是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蒸煮工具。煮锅的材质通常为铁质,也可以选用铝制、不锈钢以及合金材质,其主要组成部分为锅体和锅底。在坚果食品加工中,通常有蒸煮工序;如瓜子的加工,将浸泡后的瓜子放入料液中进行蒸煮,使用普通的食品煮锅,采用一锅一篓子的蒸煮方式,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并且很多热量从周边散失,不但浪费了热能而且污染了环境,因此需要对煮锅进行改进,适合于多篓子(或者吊蓝)连续自动蒸煮的煮锅。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专利“一种煮锅”(公告号:CN204047890U)对煮锅的加热装置和提手进行改进;“一种新型煮锅”(公告号:CN103340563A)对煮锅增加了隔热手柄;这两种煮锅都不能够解决生产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特别是不能解决坚果连续蒸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该煮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自动连续蒸煮;而且能够解决生产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等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底,所述锅底设置为U字形,沿所述锅底的边沿设置有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管,所述锅侧壁上设置有料液入管,所述料液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液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锅侧壁设置为锅内侧壁和锅外侧壁,所述锅内侧壁和锅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料液入管设置在锅侧壁的上部。所述料液入管和料液出管的外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所述锅底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本技术的蒸煮坚果用煮锅,整体设置为U字形,节约料液、减少占地面积并且料液升温较快;锅内侧壁和锅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可有效减少热量散失并且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烫伤事故发生;料液入管和料液出管的外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方便煮锅与外部设备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锅底的纵截面呈现为两边比中间高的“凹”字型,防止锅底有平面位移,利于锅底固定,且能够容纳部分沉淀物,提高料液的清洁度;煮锅料液容积可变,可根据坚果生产产量确定煮锅内料液的容积大小;该煮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坚果连续蒸煮,U型结构可以减少料液浪费;而且能够解决生产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等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锅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中:1、锅底;2、锅内侧壁;3、锅外侧壁;4、料液入管;5、料液出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煮锅包括锅底I,锅底I设置为U字形,沿锅底I的边沿设置有锅侧壁,整体设置为U字形,节约料液、减少占地面积并且料液升温较快;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管5,锅侧壁上设置有料液入管4,料液出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料液入管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7,方便料液的流入和流出。其中,锅侧壁设置为锅内侧壁2和锅外侧壁3,锅内侧壁2和锅外侧壁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可有效减少热量散失并且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烫伤事故发生。其中,料液入管4设置在锅侧壁的上部,方便料液的流入。其中,料液入管4和料液出管5的外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方便煮锅与外部设备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其中,锅底的纵截面呈凹字形,防止锅底有平面位移,利于锅底固定,且能够容纳部分沉淀物,提高料液的清洁度。煮锅内通有热蒸汽管道,采用热蒸汽的加热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加热等多种加热方式。本技术的蒸煮坚果用煮锅,整体设置为U字形,节约料液、减少占地面积并且料液升温较快;锅内侧壁2和锅外侧壁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可有效减少热量散失并且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烫伤事故发生;料液入管4和料液出管5的外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方便煮锅与外部设备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锅底的纵截面呈现为两边比中间高的“凹”字型,防止锅底有平面位移,利于锅底固定,且能够容纳部分沉淀物,提高料液的清洁度;煮锅料液容积可变,可根据坚果生产产量确定煮锅内料液的容积大小;该煮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作为坚果连续蒸煮时,可在U型煮锅两端,一端作为装坚果的篓子(或吊篮)的入口,另一端作为出口,实现自动坚果的自动连续蒸煮;而且能够解决生产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等问题。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保护之列。【主权项】1.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底,所述锅底设置为U字形,沿所述锅底的边沿设置有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管,所述锅侧壁上设置有料液入管,所述料液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液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侧壁设置为锅内侧壁和锅外侧壁,所述锅内侧壁和锅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入管设置在锅侧壁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入管和料液出管的外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的纵截面呈凹字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坚果食品生产设备
,公开了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该煮锅包括锅底,所述锅底设置为U字形,沿所述锅底的边沿设置有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管,所述锅侧壁上设置有料液入管,所述料液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液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该煮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坚果连续蒸煮,U型结构可以减少料液浪费;而且能够解决生产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等问题。【IPC分类】A23L1-01【公开号】CN204560839【申请号】CN201520201605【专利技术人】张军, 张启龙, 司癸卯, 赵双革, 刘培, 侯国强, 董忠红 【申请人】长安大学, 邢台市天元星食品设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4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煮坚果用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底,所述锅底设置为U字形,沿所述锅底的边沿设置有锅侧壁,所述锅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料液出管,所述锅侧壁上设置有料液入管,所述料液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液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张启龙司癸卯赵双革刘培侯国强董忠红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邢台市天元星食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